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央行推動銀行間債市對外開放 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加強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01 16:00


和訊網消息 為進一步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3號(以下簡稱《公告》),引入更多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取消投資額度限制,簡化管理流程。人民幣跨境使用逐步擴大,自2010年以來,人民銀行先後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主權財富基金、國際金融組織、人民幣境外清算行和參加行、境外保險機構、RQFII和QFII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其中,近日首批人民幣購售業務境外參加行今日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完成備案,正式進入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間外匯市場。首批入市的人民幣購售業務境外參加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亞洲)有限公司、招商銀行(600036,股吧)香港分行、中國信托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和花旗銀行香港分行。參加行入市後將通過交易中心交易系統參與人民幣外匯即期及衍生品交易。

此舉有利於進一步推動中國外匯市場對外開放,增強離岸、在岸市場的匯率互動,收窄兩地匯差,增加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主體的多元化,提高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意味着中國境內外匯交易進一步對外開放至境外商業銀行,從而進一步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同樣標志着人民幣國際化的,是今年塔斯社3月5日的報道,鑒於人民幣被認定為國際儲備貨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董事會決定,與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澳元加元一樣,人民幣應在IMF成員國「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季度報告中單獨列出。IMF解釋說,把人民幣列入報告意味着「成員國可將其持有並隨時能夠用於滿足國際收支需求的人民幣外匯資產列為官方儲備」。報道稱,上述決定將於今年10月1日生效,人民幣還將同時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與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並列。


香港匯豐銀行曾經預測,人民幣將會成為全球第三大儲備貨幣。只要人民幣能夠自由兌換,這一預言其實不難實現。主要原因是美元和歐元狀態不穩,日元關系錯綜復雜,導致全球缺乏可以信賴的儲備貨幣。當下關鍵點是人民幣欠缺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流通性,但這一狀況正在逐漸改善,人民幣境外參加行的啟動,銀行間債市對外開放,都會加速人民幣邁入國際儲備貨幣前列的進程。

美國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周一(5月9日)表示,人民幣或其他貨幣取代美元成為儲備貨幣是不現實的。「正如我們在金融危機或其他危機中所看到的那樣,當市場有疑慮的時候,它的本能是轉向美元。至於中國,只要他們在資金自由流動方面仍有控制措施的話,美元仍將是『避難所』,不是人民幣。」然而嘉盛集團全球CEO格蘭·史蒂文斯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開始了,對貿易合作伙伴來講如果當一個國家貿易伙伴或者是不同國家開始持有美元之外的貨幣,整個市場都會跟風,都意識到可能需要持有一點人民幣。這個良性循環或者說這種需求會滋生出或者刺激出其他需求,中國肯定希望看到這樣情況發生,因為這可以抑制資本外流。從現在階段來看,在這一點問題上沒有很大的確定性,但是中國正慢慢朝着這個方向走,因為我們看到中國開始使用人民幣在海外項目投資,不管建橋、建鐵路,這些基建項目需要花10-20年,從這個意義上也開始讓人們習慣人民幣成為國際化貨幣的現象,這個問題並不是人民幣會不會變成儲備貨幣或者更加國際化的問題,而是時間問題,就是什麼時候人民幣能夠成為儲備貨幣。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