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證券策略周報:風險6月集中,思考左側布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展望:6月風險較為集中,謹慎但不必過於悲觀,風險釋放後可以積極些
——市場近期關心的主要問題及我們的看法:(1)人民幣中間價再次大幅下調。5月25日人民幣中間價下調225個基點至6.5693,成為自2011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近期美聯儲態度「由鴿轉鷹」的變化致使6月加息概率大幅反彈,美元指數出現回升,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一系列貨幣均承壓。未來隨着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和脫歐公投等風險事件臨近,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波動擔憂加劇。(2)IPO審核要求趨緊,節奏有所放緩。上周4家上會的IPO中,證監會連續否決了3家企業的首發申請,致使今年以來的首發過會率從95.5%降至92.63%,此外每周上會企業數量從6家縮減至4家。我們認為,近期的IPO審核趨緊以及對跨界定增的限制都表明了「防風險和維護市場穩定」是監管層當前首要目標。(3)央行發布《2015年以來穩健貨幣政策主要特點回顧》。後期央行將繼續維持穩健和中性適度的貨幣政策,未來幾個月內在基數效應擾動逐步消失下,M2同比將繼續出現明顯回落。貨幣政策邊際變緊已經在近一個月以來為市場所逐步反映。(4)上交所和深交所發布上市公司停復牌業務指引,或是監管層為6月中上旬A股第三次加入MSCI系列指數的大考再次清掃障礙。我們認為加入MSCI給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短期有限,對情緒修復有積極作用。
——對市場的判斷:6月是風險集中釋放期,謹慎但不悲觀,風險釋放後則可適當積極些,以「左側」思維來布局下一階段。4月中旬起我們基於對貨幣寬松邊際變化、信用風險暴露以及定增解禁等因素的考慮,明確提出要提防短期內風險偏好下行。近期市場表現(上證綜指自3033至2821)使我們的觀點得到印證。6月是市場風險集中釋放期。(1)信用風險,影響風險偏好及流動性預期,年中是信用評級調整和信用對付的主要時段。(2)定增解禁及減持問題可能構成制約市場的壓力。年中是「小高潮」。(3)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重新帶來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擔憂。(4)歐洲杯(6月10日開幕)、英國脫歐公投(6月23日)、年中流動性節點(宏觀審慎管理實施第一年)等影響風險偏好的事件性因素均集中在6月。
★投資策略:更側重基本面,從景氣和成長兩個角度思考左側機會
——行業配置:(1)高性價比。盈利、成長和估值三個維度梳理出四類公司——「漂亮50」公司、成長和估值匹配較好的板塊、基本面邊際改善的行業以及業績超預期的公司,如小家電、機場、環保等。(2)核心資產。指處於先導性行業、成長早期、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公司,多屬智能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中的成長股,股票中的「京滬學區房」,市場蓄勢時的好品種。(3)景氣向上。如化工(脂肪醇、粘膠短纖)、造紙、建材(玻纖、PCCP)、小金屬(鎢、稀土)、建築、航空(美元加息落定之後業績彈性釋放)。
——主題推薦:新能源和智能汽車(三元電池、電機電控、ADAS)、體育(體育大年,催化劑集中)、智慧物流及供應鏈、OLED(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放量期)。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