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公告

黃劍輝:民生銀行打造網絡金融生態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9-18 15:33


和訊網訊息 9月18日,民新指數周年財經峰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主辦,和訊網全程網絡直播。

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副秘書長、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在《新時代、新民生、新供給、新指數》的演講中指出,民生銀行核心目標是要鳳凰涅盤,浴火重生,用3到5年時間打造新版民生銀行,5--10年時間進入國內外銀行業第一梯隊。


未來民生銀行將打造民生網絡金融生態圈,運用平臺戰略,把傳統的公司條線、金融市場條線、零售業務加互聯網,對垂直化的傳統業務進行互聯網的改造。通過利用“互聯網+”構建水平化的多對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構建一個新型的金融生態圈,為公眾客戶提供更加滿意的服務,改善客戶的體驗。

以下為演講實錄:

黃劍輝:尊敬的洪崎董事長,賈康院長,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在這樣的秋收季節,我們迎來了民新指數周年財經峰會暨app產品發布會的喜慶日子。一年以來,民新指數的團隊傾注的心血,揮灑汗水,收獲了成果,贏得了尊重,必將在未來以全新的姿態來更好的服務公眾、服務企業,服務中國經濟有更好的發展。作為今天參與這項工作的一員,回顧民新指數創建及發布的歷程,我們也感覺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新時代、新民生、新供給、新指數》。

第一、新時代,我概括的主要特點就是改革開放、創新創造、生態民生。新民生,我們在洪崎董事長的領導下,必將鳳凰涅盤、浴火重生,用3至5年時間打造新版民生銀行,用5到10年進入國內銀行業的第一梯隊。新供給,構建平臺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弘揚梅花與牡丹精神,從供給端入手,推動中國經濟學創新和發展。新指數,是在新型銀行基礎上的拓展,未來的民生銀行是一家新型銀行與新型智庫結合,構建民生風向標、經濟晴雨表。

黨的十八大確立了兩個100年的目標,為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來實現中國夢指明了明確的方向。習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樣一個目標就是說,要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這些都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黨領導全國人民奮斗的終極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及民族振興的新進程。習總書記也指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洪董事長不斷強調,民生銀行要打造法制民生,以四個全面來引領推動全行未來的健康發展。未來的5到15年,中國的主要目標就是在2016-2020,在“十三五”期間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更遠一點,要架設改革創新之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使中國這樣一個13億人的國家,成為全球的發達國家。因為目前全球發達國家的總人口還到不了13億,只有8億左右。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主要矛盾還是在供給端,應該著力從供給端發力,以新的制度供給,通過改革開放推動新一輪的制度變革和體制機制的創新,應對現實的挑戰,不斷拓展體制機制的瓶頸制約。這是在政府和市場中間,市場就是由供給和需求來組成。未來的宏觀政策也是要中西醫結合,中醫就是通過改革開放實現強身健體,需求管理通過財政貨幣政策進行短期的調控。

展望未來,中國新供給經濟學組織論壇,推出新三架馬車。改革開放,改革制度、開放市場;創新創造,創新模式、創造新品;生態民生,改善生態、提升民生。生態要改善,民生不斷的提升,我們用新的三大動力作用於經濟,包括國際國內、城鄉、個人企業等多個領域。以這個為引領,就是要改革、開放、創新,習總書記、克強總理反復強調,用改革開放推動中國新一輪的發展。我們認為,從理論上是以高質量的新的制度供給,促進改革創新型的國家,以改革激發市場的活力,以開放拓展市場空間,以創新驅動替代要素驅動。未來,更多的要創新驅動替代要素驅動。

從中長期的目標來看,應該著眼於長跑,保持中高速的增長,更加關注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提升國際競爭力。因為多年來,西方經濟學都比較強調經濟的增長,比較關注總量和增速。對質量、競爭力關注並不是很多,未來尤其要把提升國際競爭力作為參與全球的競爭,實現強國富民的關鍵。

此外從歐美的很多學者的反思來看,比如著作《對我們生活的誤測--為什么gdp增長不等於社會進步》,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大家在2008、2009年前后進行了反思,其中既分析了傳統gdp的問題,也強調要關注生活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及環境問題。

第二、新民生。新的民生銀行,核心的目標就是要鳳凰涅盤,浴火重生,用3--5年時間打造新版民生銀行,5--10年時間進入國內外銀行業第一梯隊。在前天,洪董事長召開了全行4000人參加了大公司事業部,整個民生銀行大事業部的改革及零售金融市場總部改革的會議。啟動了民生銀行要流程再造,以產品流程導向的銀行,進行全面流程再造以后,來發展成為一個新版的事業部,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的新版銀行。我們民生研究院在洪董事長的領導下,制定未來的十年發展戰略,描繪著眼於成為百年老店的新藍圖。初步考慮要成為持續創新的銀行、追求卓越的銀行,聰惠共贏的銀行。聰是聰明的聰,就是要全面引入互聯網金融,成為科技理念的銀行。惠,是要惠及各方,與客戶、社會公眾,大家要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就是聰惠供應的銀行。

洪董事長提出要跨越中等銀行線,要往大型化、國際化、集團化的國內外一流銀行邁進。我們也建議,要構建融資、融智、融商、網融的四輪驅動、跨界互聯的模式。融智就是集中智力方面的服務,融商就是提供商業樂觀機會,網融就是互聯網金融。未來除了向客戶提供一般的金融產品以外,應該是提供一籃子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再加上跨界增值服務,全面提升客戶的體驗,這樣一個新版的民生銀行。

我們也建議,經過初步的研究,要打造一個民生網絡的金融生態圈,就是要運用平臺戰略,把傳統的公司條線,金融市場條線,零售業務加互聯網,構建一個加垂直化的傳統業務進行互聯網的改造。通過利用“互聯網+”構建一個按滴滴打車、快的原理,構建水平化的多對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由傳統的垂直化的金融業務的互聯網改造,加上水平化的新型的互聯網平臺相結合,構建一個新型的金融生態圈,為公眾客戶提供更加滿意的服務,改善客戶的體驗。

利用這個機會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在洪董事長領導下新成立的民生研究院的情況。 姚司長強調梅花和牡丹精神,我們把這個精神引入到民生銀行研究院,我們辦公室掛了這四幅畫,也是引用了四句詩來表達我們的追求:梅花自香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很強調勤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個比較高遠的追求。芝蘭生於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就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未出土時先有節,至凌云處仍虛心。就是竹子的特點,還沒有出土的時候就有自己的氣節。有了一定的影響力的時候,仍然要保持謙虛謹慎。我們這個院是由董事會及洪董事長領導,有四個中心構成:宏觀中心、金融發展中心、產業中心和區域中心。發揮對上、對外、對內的三方面的作用,未來要構建民營智庫的50人論壇,把行內外、國內外支援民生銀行發展的各方面的專家學者,要通過這個平臺來更好的支援民生銀行的發展。

民新指數也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支撐,未來會推出四個產品:一是現在每周一上午都推動一個每周要聞分析,對全球的要聞、國內的要聞,金融同業數據在每周一上午逐條進行點評分析。二是服務公眾的,就是民營智庫研究,這個我們做了一定的工作,每個月、每個季度都會推出宏觀金融的季報、月報。三是專題報告,服務我們行內的發展,包括產業區域。四是要報,要報告給中央和國務院的有關部門和領導。

第三、新供給。構建平臺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弘揚梅花與牡丹精神,從供給端入手推動經濟學創新與發展。從時代的需要看,2008年以后,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傳統的西方經濟學已經難以全面指導全球經濟健康發展,因為西方經濟學發展300年來,基本上都是需求導向,70年代以來,貨幣學派成為國際主流,但其實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思想根源。 另外一方面看,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是中國夢未來得實現需要更多的理論支撐。三年來我們在洪董事長、賈院長的領導下,發揮平臺的力量,志同道合,共同推動中國新供給的發展。在2013年12月8日正式成立的新供給50人論壇,來推動中國經濟學方面的改革和創新。

此外,今年我們致力於完成的一個課題,就是著眼於中央的目標,服務中國夢的發展,服務中央的決策、參考,構建的《中國2049戰略》。我們在5月17日的上海經貿大廈發布了報告框架成果,我們把未來中國35年的發展放在一個500年的框架,從中國漢唐以來,近500年來大國崛起的基本框架里面,來思考中國未來發展的基本思路。

我們建議是將未來35年分為三個階段。2016--2020,乘改革東風揚帆啟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021--2030,核心的目標是架設改革開放之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31--2049,要更多著眼於軟實力,持續強化軟硬實力,重返世界之巔。作為一個目標建議。形成了一個11章的總報告,還有15個專題的報告。

第四、新指數。新型銀行與新型智庫合作,構建新型“民生風向標,經濟晴雨表”。民生銀行、新供給合作團隊,構建一個新型指數。這個指數的特點,前面的大家進行了很多的解讀。主要核心的特點就是樣本大,基於一線客戶的反饋,覆蓋面廣,然后不只是中小微,大企業也占了一定的比例,目標比較的高遠,要更好的服務中國的企業、中國的經濟,乃至全球的發展,它不是簡單的pmi,而是一個宏觀指數。姚司長等都對指數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對宏觀數據的研究,整個形勢的研判,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展望未來。讓我們攜手並肩,在新的時代,把握新的機遇,持續推動打造新版民生銀行,加快構建以改革為核心的中國新供給經濟學,不斷完善以“民生風向標、經濟晴雨表”為核心的民新指數,更好服務社會公眾,促進中國和全球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進步,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