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短期經濟增速低于6.5%可接受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10 09:15
5月9日,人民日報刊登權威人士專訪,針對經濟形勢、宏觀調控、供給側改革和預期管理等問題深入解讀。權威人士表示,我國經濟運行不是U型,不是V型,而是L型走勢。談及供給側改革,此次權威人士則明确了“三去一降一補”的具體任務目?。此外,還明确了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與此前不同的是,此次權威人士否定了“房地?加杠杆去庫存”的做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前不久部分經濟數據有好轉,是加快投資、增加庫存以及加杠杆的結果,與去?能、去庫存、去杠杆等五大任務目?相悖。改革肯定要壯士斷腕,肯定是要有犧牲的。改革要是什?都不犧牲,那改革很難進行。
李迅雷認為,一季度經濟是通過投資加杠杆和補庫存的形式來實現的。這個跟權威人士判斷一緻的。這就是經濟數據的“漂亮”,有部分人為因素,造成了經濟的表面繁華,但實質上經濟并未恢複快速增長。比如房地?投資加快,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居民購房需求大增有關。但是整個投資下行趨勢仍很明顯,比如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下滑。所以從總體來看,經濟下行壓力還是存在的,這與四月份政治局會議的判斷是一緻的。權威人士也指出,中國經濟增長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
李迅雷認為,股市最根本的是要有融資功能,同時也有投資價值,但是現在股市融資增長慢,企業上市排隊越來越長,融資功能難發揮,而且投資?的分紅率也是很低的,這使得價值投資功能也很難發揮。但是這隻是對股市、債市提出完善功能要求,改革很難一蹴而就。房地?也是類似。房地?本身有投資屬性和消費屬性,隻是哪個為輔哪個為主的問題。以自住為主的,就是一個正常的市場。如果是一個投資為主的市場那就不大正常了。上海、北京、深圳2016年一季度的房地?銷售價格迅猛增長,很大程度上是金融杠杆加大的結果,有超前消費?象,也不排除帶有投機炒作特性。這些城市過去第一套住房還貸完畢,第二套房按照第一套住房貸款優惠來執行,另外契稅也有優惠。上述城市下一步是不是要進一步收緊政策還需觀察。不應該把刺激房地?作為穩增長的主要手段,這樣會助長泡沫。
李迅雷認為,應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首位,第二位是改革,第三位才是穩增長。改革的長期目?和短期穩增長目?是有沖突的,但與長期穩定發展目?是一緻的。在有沖突的情況下還是要改革先行,這樣短期經濟增速難免有所放緩。但是即便經濟低于6.5%的底線,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GDP處于6.5%-7%是一個預期性目?,實際我們都把它變成了一個約束性的指?。既然是預期指?的話,那沒有實現也很正常。因此不隻是今年個?季度經濟增速低于6.5%可以接受,即便今年的GDP低于6.5%,政府工作報告裡面也是可以解釋的。例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的,關于2015年出口7%左右的預期目?未實現,實際是負數,并未強制要求完成。“十三五”的底線是6.5%,日子還長,短期經濟低于6.5%,并不意味說“十三五”低于6.5%。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