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一年間陷入冰窟 宏觀政策面臨僵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5-06 12:45
和訊網消息 一年之隔的時間,中國宏觀經濟的預期冰火兩重天。均衡博弈公共研究院認為,本輪戰略受困的最初端倪來自於向外戰略的受阻,而這本身跟危機後的全球形勢密切相關。或許過於樂觀的估計了國際局勢,同時在整個戰略中並未留下外部受阻的回旋空間。到去年的五六月份,民間對新戰略的期許到達頂點,但是,以股災的發生為折點,近一年來經濟領域風險不斷,宏觀環境日益嚴峻,市場預期急轉直下,而內外側戰略受阻時滯,甚至某些重大的宏觀政策已經出現反復回歸的事實,政策的權威和信任持續流失。宏觀政策的重回老路與改善中國經濟長期問題的目標背道而馳。整個宏觀經濟已經陷入一種短期維持的危險僵局,前後反差令人扼腕。
5月6日, 均衡博弈公共研究院推出「危險的僵局---宏觀急轉的一周年 」系列報告,嘗試對過去一年來中國經濟困局的起始、進程和未來的趨勢作一次基本的梳理。
以滬市成交量為例,一年之前的五月,中國滬市成交量突破萬億,向5178的高點沖刺;一年之後的五月,中國滬市的成交量不足兩千億,指數跌破3000點。
「中國本輪經濟風險的突然爆發,嚴格意義上是從去年五六月份的股災開始。」均衡博弈公共研究院稱。當然,從08年開始隨着全球危機的展開,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長期結構問題也累積成疾。用官方一三、一四年的判斷,這是一個「三期疊加」的「新常態」。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新執政團隊「頂層設計」的新戰略也恰恰是為了應對和破解這個「新常態」。今日回看,一三年以來本輪新戰略的核心根本上是:對外的需求側、對內的供給側。
所謂對外的需求側指的是:首先,將中國日益龐大的過剩產能,匹配長期累積的資本冗余,開發新興市場的需求,同時實現資源的互換以及地緣的拓展。其次,尋求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和擴權,在積極推動和參與原有治理體系的改革的同時,利用多邊金融、區域合作、多邊組織形成新的治理體系。同時,着手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開放,推動中國從制造大國向金融大國的升級。
所謂對內的供給側指的是:除了當下耳熟能詳的「三去一降一補」之外,在過去三年的策略里,沿着全面深化市場化改革的初衷,我們應該看到的還有:簡政放權的行政改革、破除壟斷的國企改革、涵蓋全局的金融深化、重構格局的財政稅改、意圖升級的雙創戰略等等,當然,還有震懾人心的反腐進程。這一系列的國內新政,如疾風驟雨般推來,大有將中國當下經濟社會領域的積疾成疴一掃而凈的決心。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