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央出3招解決債務重擔 促經濟軟着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28 11:25

專欄作家曾仲榮撰文指出,近來國際著名投資者索羅斯接連唱淡中國,劍指中國債務沉重問題,中央至少有3招可以解決債務重擔,實現經濟軟着陸。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企業債成金融市場最大罩門

若中國金融市場一如練得金鍾罩防身、刀槍不入,那債務尤其企業債就是最大罩門。據《金融時報》計算,中國債務總額在今年首季已急升至GDP的237%,達16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擔心中國隨時出現「雷曼時刻」,爆發金融災難。《金融時報》的計算與中外不少知名機構類近,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簡稱BIS)去年第三季的數據估算,中國債務達GDP的249%,中國社科院亦指中國整體債務在2014年達GDP的235.7%。

因此若指中國債務接近GDP的250%,應是一個合理估計,這個水平在國際並不算高,與歐美國家相若,按BIS數據歐元區是257%、美國是244%。話雖如此,中國的債務卻有兩大問題:

其一,中國近250%債務中,政府債約為GDP的50%、家庭負債約為40%,占GDP的比例在全球水平屬偏低,但企業負債卻特高,約為GDP的160%,遠高於歐美及新興國家的水平;

其二,中國債務上升速度急遽,按《金融時報》估算,在2007年只有GDP的148%,現卻急升至237%。

中國目前仍十分依賴增加債務以撐經濟,今年首季內地GDP企穩在6.7%,而新增人民幣貸款額亦達4.61萬億元,按年暴增25%,即9,301億元,索羅斯便批評這種大幅擴張難以持續,金融體系的高投入而低效率,只是將金融問題的爆發延後,最終危機規模將變得更大。

中央出3招解決債務重擔

本周初一度傳出中央將壓縮4月信貸至月初計劃的70%,引起市場驚懼,後來內地傳媒加以辟謠,但卻正好反映中央難以貿然收緊信貸。

中國債務沉重,未來走向有3個可能。一是如索羅斯等所猜測的,中國企業債務大量違約,由於企業主要向銀行舉債,將導致內地銀行呆壞帳急升,爆發如2008年雷曼銀行倒閉般,導致銀行信貸緊縮、金融制度幾陷崩潰的危機,亦是沽空中國的國際炒家可以贏取暴利之時。

二是,中國企業債台高築、殭屍企業遍布,經濟效率低下,而銀行呆壞帳持續上升,不敢再向外放貸,形成日本式的經濟一潭死水、迷失十年又十年。

三是,中國找到方法,落實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去產能、關閉殭屍企業措施,令企業重債下降,其間卻沒引發內銀呆壞帳急升,銀行成功去槓杆。

要達到第三種走向,即中國債務問題成功軟着陸,當然是知易行難,但卻不能不做,因無論國際炒家攻陷內地金融市場,還是中國經濟陷入長期低迷或只有低增長,都是中國承擔不起的困境。要解決債務尤其企業負債的重擔,中央已透露的口風,至少有3招。

第一招是增加企業在股市直接融資,如此將可大減借債。這招無疑是最徹底,中國股市發展落後,占GDP比例遠低於國際水平,因此導致企業籌措資金時,嚴重依賴銀行貸款或債市,令中國企業債占GDP比例顯得特別高。故雖然中國股市經歷去年暴力救市、今年初熔斷機制一推出就要叫停等大亂象,中央仍堅持股市改革要再啟步,不能停下來,皆因只有股改成功,將居民龐大儲蓄引向股市,才能解決企業高負債的難題。

第二招是債轉股,將企業欠債轉為銀行所持股份。市場早前已傳出,中央短期內將推出首批規模1萬億元的債轉股計劃,以減低企業債務違約及債務重擔問題。這招雖然中國在90年代曾試用,成績亦理想,但外界質疑之聲甚大,因中國再難有21世紀初的高增長,可使債轉股後的股票產生高利潤,現在銀行將不良貸款轉為股票,只是延後問題,並且由銀行承擔不良資產的高風險,或為未來種下更大的金融危機。

第三招是擴大債務市場資金來源,減低內銀要背負的企業債務,分散金融體系的風險。如2月時放開境外機構投資銀行參與內地債市,藉更多資金願買債,吸引企業多直接發債而少向銀行借貸,此舉雖令銀行占企業債的比例降低,金融市場發展較健康,但目前銀行的呆壞帳壓力始終沒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推算,內地銀行有問題的企業貸款可能高達1.3萬億美元(約8.45萬億人民幣),中央上述3招未必能快速遏抑或化解債務重壓,中央既要加招,亦要與時間賽跑,必須走在債務危機爆發或國際炒家借此向中國發難之前,才可避過金融危機爆發的一劫。(本文來源:hket)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