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美國底特律破產申請獲批 大陸“底特律”大猜想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底特律破產申請正式獲批,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一宗公共破產案。報導稱,底特律現有180億美元公共負債。底特律曾經被譽為美國“汽車之城”,三大汽車公司總部聚集於此,昔日如此繁華,今朝卻要破產,原因何在?

  有分析稱,底特律破產在於過度依賴汽車工業,債臺高筑是破產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地方債務問題嚴重,美國底特律破產引發人們對於中國“底特律”的猜測。


  美國底特律破產申請獲批

  據中新網報導,美國聯邦法官3日批準了底特律的破產保護申請,底特律有資格削減其數十億美元的債務,經歷數十年衰退的底特律,由此也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保護城市。

  法官裁定認為,由於底特律的債權人數量超過10萬,無法合理預期可以與這些債權人達成一個具有現實性的庭外和解協議,因此裁定底特律有資格commit破產申請。

  該裁定為底特律削減拖欠城市雇員、養老金基金、投資人和債權人數十億美元欠款打開了大門。

  聯邦法官史蒂文·洛茲裁定,破產保護意味著底特律市政員工的退休金等負債可能會受到損害。然而,底特律破產早已經是既成事實。

  根據聯邦破產法,裁定破產的底特律有資格進行重組。“這個曾經驕傲和繁榮的城市不能償還債務”,法官說,“這是資不抵債,但它也有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工會和養老基金代表曾認為,這座城市不應該獲得破產法庭保護的資格。他們說,無論底特律的金融問題如何,城市和州政府官員不應該與履職的債權人在債務問題上談判。

  今年7月,密西根州州政府指定的底特律緊急狀態管理人凱文·奧爾根據美國《破產法》第9章,向聯邦法院申請將底特律市置於破產保護之下。

  今年3月,密歇根州州長施耐德宣布底特律進入財政緊急狀態。報告顯示,密歇根州最大城市底特律的長期債務已經超過180億美元,僅是今年底特律的財政赤字就已經超過3億美元。

  作為美國大城市之一,底特律曾是美國制造業的象征和驕傲。但由於人口的急劇下降和汽車工業的衰退,昔日輝煌的“汽車之城”底特律,已經成為暴力犯罪頻發、失業率高企,以及深陷財務危機的美國“最悲慘的城市”。

  凱文·奧爾今年3月提出,為解決底特律的財務問題,將削減無擔保的115億美元債券中的90多億美元。但奧爾的計劃可能意味著將大幅削減城市員工的養老金和退休人的醫療保險。這也意味著持有底特律發行債券的投資者或將一無所獲。

  與此同時,奧爾說,該市將繼續與它的眾多債權人就其破產計劃進行談判,盡力與工會和債權人達成一致的協議。

  隨著底特律破產資格得到確認,底特律將準備一個如何削減其債務的計劃。市政廳表示,底特律希望能在2014年年底之前擺脫破產保護,逐步恢復正常財政運作。

[NT:PAGE=$]

  解析底特律破產的八大原因

  據鳳凰財經,昔日如此繁華的一個城市,如今卻要破產。底特律是如何從工業中心變今日的“破產之城”?綜合國內外媒體報導,主要有八大原因:

  一是債臺高筑。“規模大、欠債額度高、城市認可度高,這是底特律破產重要原因。過去作為‘汽車之城’存在的底特律,破產金額接近200億美元,與年初奧巴馬政府宣布的850億美元的開支削減計劃相比,這個數字確實不小。”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刁大明分析說。

  據底特律市破產申請文書顯示,底特律有超過10萬名債主,包括退休個人、公務員、銀行和企業、財產持有者。其中,最大的債主為兩大公共雇員養老基金——底特律公務員退休管理系統持有20億美元,警察與火警局退休管理系統持有14億美元。“

  二是人口急劇下降,導致稅收大幅下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0年的統計數據,底特律以713,777的人口位列全美第18大城市,但這個數目已不及1950年代人口頂峰時期的一半。鼎盛時期的底特律人口達到了約185萬,曾是美國最大的城市之一。因此,底特律成為美國過去60多年中城市人口削減最多的城市之一。

  三是市政項目支出依然龐大,政府財政收入過於單一。底特律財政收入過於單一。城市80%的經濟依靠汽車產業,產業單一造成財政收入來源單一,風險極大。當所倚重的產業興旺蓬勃時,財政收入直線上升,而產業一旦遇到困難,財政受到的打擊也會格外巨大。

  四是難以得到政府資金救助。根據美國法律的規定,除非面臨自然災害,否則禁止聯邦政府對州和地方政府實施直接救援。

  五是美國汽車業競爭力的下降。底特律曾是全球知名的汽車城。不過隨著日系、歐系汽車的崛起,美國汽車業的競爭力不斷下降,在全球的份額也在下滑,和當年的風光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底特律的下滑也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

  對此,美國《福布斯》雜志7月23日文章認為,現今美國汽車質量的臻於完善也許可以用來解釋底特律申請破產的原因。汽車制造已經變成易事一樁,底特律死守著一個早已成為“明日黃花”的產業。

  六是未能應對新技術的沖擊。底特律曾經是美國汽車業的誕生地,但由於工廠自動化程度提高,或者被外包出去,再加上亞洲競爭者搶走了市場份額,大雇主們不得不一波又一波地裁員。

  七是種族矛盾衝突。自1943年底特律發生種族騷亂后,1967年7月23日,底特律再次爆發種族騷亂,黑人燒毀了屬於白人的許多房屋和商店以及數處警察所。大火過后,底特律城區幾乎成為廢墟。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刁大明分析認為,1967年的第二場騷亂導致大量中產階級白人開始遷出底特律則具有決定性影響。受此影響,底特律市中心變成了一個“福利坑”。

  八是高犯罪率進而導致房價下跌。雖然底特律從1970年開始犯罪率已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據2007年的調查,底特律在25個美國大型城市中犯罪率排名第六,依然是美國犯罪率最高的幾座城市之一。據Neighborhoodscout 的調查顯示,平均1000居民中,62.18人涉及財產相關犯罪,16.73人涉及暴力相關犯罪。

  高犯罪率又讓更多的居民離開底特律,從而促使房價下跌。房價下跌又意味著許多居民停止支付房產稅,這讓城市的財政受到進一步打擊。

[NT:PAGE=$]

  底特律破產對中國的啟示

  據證券時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教授、院長喬新生此前曾發表評論文章稱,底特律之所以出現經濟問題,根本原因就在於其過度依賴汽車工業。面對日本、韓國等國家咄咄逼人的競爭態勢,美國汽車生產企業沒有革新挖潛,結果導致美國的汽車工業一蹶不振,大量的產業工人失去工作崗位。在美國這樣一個流動性很大的國家,那些失去工作崗位的工人不得不到其他城市謀生。在汽車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底特律大興土木,修建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級的基礎設施。近些年來由於財政收入不斷下降,而維護基礎設施的費用卻不斷增多,結果導致底特律入不敷出,整個城市的發展陷入困境。

  可以這樣說,單一的汽車工業經濟,造就了底特律,但恰恰是單一的汽車工業經濟,讓底特律陷入了滅頂之災。現在我國許多城市正面臨同樣的窘境,一方面通過房地產開發增加財政收入;另一方面通過發展汽車工業,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這種過分依賴單一產業的做法,很可能讓中國的城市面臨和底特律同樣的困境。如果不盡快改弦更張,那么,中國的許多城市將會面臨資不抵債的問題。

  當然,在中國不存在城市破產的問題,我國《破產法》根本沒有地方政府破產的規則。我國《預演算法》更是直截了當,禁止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目前僅有少數地方政府試點發行地方債)。所以,在我國不可能出現底特律這樣的問題。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美國的各個州是美國聯邦的組成部分,而不是美國的“地方政府”。美國實行高度的社區自治原則,因此,美國底特律的破產不會對其他城市的發展構成影響。中國的行政體制與美國完全不同,因此,底特律的悲劇不可能在中國上演。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可以高枕無憂,事實上,中國特有的財政結構以及監管機制,可能會讓中國地方政府面臨更大的風險。

  首先,中國地方政府都是典型的“無限責任”政府,雖然從法律上來說,中國的各個城市都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都以自己的財產對外承擔責任,但是,由於我國《破產法》不承認地方政府破產的問題,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即使面臨非常嚴重的財政危機,也不會進入破產程式,更不會被宣布破產。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債務被掩蓋起來,從而成為隱性債務。

  其次,由於地方政府負責人意識到不存在破產的問題,因而在自己的任期內大興土木,從而使得法律所規定的地方財政預算約束制度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部分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之所以敢於“大手筆”,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充分意識到,當地方財政出現問題的時候,中央政府一定會出手相助。就是這種特殊的依賴心理,使得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根本沒有預算的概念。少數地方政府甚至把50年之后的財政收入都用於當前的基礎設施建設,這種寅吃卯糧的做法,使得地方政府面臨更大的財政風險。

  第三,實行分稅制改革之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博弈始終沒有間斷,地方政府不僅吸引國有特大型企業投資間接地獲得中央政府的支援,而且通過國有商業銀行貸款直接從中央企業獲得資金。近些年來,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轉移財政風險,設立了一個又一個“影子公司”,借助於企業破產制度,把地方政府財政風險變成企業的商業風險。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一些地方企業的破產案件實際上是地方政府金蟬脫殼逃避債務的法律案件。如果不認真研究我國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堅決徹底地解決我國地方財政中存在的問題,那么,我國雖然不會出現底特律那樣的破產案件,但是,將會出現比底特律破產更令人震撼的經濟危機。

  現在,我國已經著手研究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財權與事權分配問題,在財權與事權相平衡的原則基礎上,逐步解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下降的問題。這充分說明中央政府已經意識到我國地方政府所面臨的財政危機,已經看到一些地方政府“饑不擇食”,通過引進大項目發展經濟所隱含的深層次問題,試圖通過協調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分配關係,為地方政府解決債務危機提供必要的條件。但是,如果地方政府執迷不悟,過度依賴大型工業項目支撐財政收入體系,而沒有把中小企業特別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微型企業作為城市發展的著力點,那么,當大型工業項目或者單一的產業發展出現問題的時候,整個城市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城市的管理者一定不要貪大求洋,而應該實事求是,從解決就業出發,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城市的發展具有雄厚的基礎,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城市避免大起大落。

  中國下一個“底特律”是誰?

  據鳳凰財經,2012年江蘇GDP增幅由5年前的15%下降到了10%,政府財政收入增幅由2007年的42%大幅下降至14%。

  截至2012年7月,蘇州市城投債余額為428億元,為江蘇省最高,其次為南京,達到418億,常州和無錫分別為354億和340億元,而揚州城投債余額為126億。

  據浙江省公布的數據,2009年底,浙江省市縣負債率、債務率、償債率三個指標均超過警戒線的市縣有29個。另據媒體報導,2011年杭州個別區縣的償債率已經達到62%。

  內蒙古鄂爾多斯(行情,問診)(7.35, 0.04, 0.55%)市

  鄂爾多斯市地方債總量的估算有多個版本,外界高的估計為3000億至4000億元。一位接近政府的人士透露是2400億元。煤都神話的破滅。這個曾經名不經傳的內蒙古三線城市,創造了一系列的經濟神話--GDP一度趕超香港,房價直逼"北上廣"。鄂爾多斯的煤炭產業占經濟總量近70%,占財政總收入近50%。擁有"黑金資源"的鄂爾多斯,在煤炭產業的黃金十年里,風頭一時無兩。可惜,煤炭帶來的巨額財富,被這座城市揮霍在房地產市場里。據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鄂爾多斯的樓市均價大約為1200元,三年后,住房均價飆升到7000元左右。神話的破滅始於2011年底,煤炭量價狂跌,樓市出現低迷,鄂爾多斯這個富裕煤都陷進債務危機。顯然,單一依靠煤炭資源,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短,粗放生產,導致環境惡化,產能落后,同時熱衷房地產的投機買賣,這讓鄂爾多斯的發展之路越走越窄,泡沫隱患重重,終於一夜之間,神話破碎。近年來,城市產業謀求轉型,將裝備制造基地作為強力引擎,引進500強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目前全市非煤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0%。預計到2017年,非煤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將提高到50%左右,有望形成一批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和大型企業。"完成由粗放型到集約型生產的轉變。

[NT:PAGE=$]

  陜北神木

  煤炭王國風光不再。“因煤而興,因煤而富”,神木構建了一個讓人艷羨的優質煤炭王國,擁有免費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該縣煤炭探明儲量500多億噸,幾年時間,神木先后成為陜西十強縣、中國百強縣。同樣患有煤炭資源"依賴症"的神木,在煤炭市場低迷,資金鏈短缺背景下,出現大額非法集資案件。而且,多年對煤炭的過度開發使用,也導致當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盡管當地官員一再否認政府財政危機,但根據《榆林市2013年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今年一季度神木縣99處地方煤礦停產了42處,另外尚有50處在做基建,實際也未開工,真正正常生產的只有7處,煤炭行業無法支撐當地經濟。而依附煤炭行業的物流、商業、煤炭機械等大規模下降,導致地方財政吃緊。面對資源的枯竭,結構單一的產業無法支撐當地經濟發展,神木縣也開始尋求產業轉型和升級。當地政府籌備慈善公益基金,卻飽受種種質疑;資源相應的產業得不到帶動;上下游的技術創新與農業創新說多做少,實業艱難,未能帶來相應的收益。轉型之路困難重重。

  甘肅玉門

  聚散皆因油。1939年玉門老君廟第一口油井出油,解放前十年間,石油產量占同期全國總量的90%以上,奠定中國石油(行情,問診)(8.20, 0.03, 0.37%)工業的基礎。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為玉門輸送大量人才和技術。這里繁華興盛,擁有近11萬人口,經濟發達。然而,過度的開采,石油產量開始下滑,環境破壞嚴重。由1959年最高的140.62萬噸降至1998年的38萬噸,這個國內最早開發的油田,如今成了企業規模最小、發展困難最多的石油企業。2009年3月,玉門市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此時,這里人口已不足三萬,經濟蕭條。隨著企業的接連破產與個體戶的銳減,產業經濟的蕭條最終影響到了地方稅源的縮水,企業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大量外流。而油田企業部分搬遷和生活基地的搬遷,造成了大量人口遷徙。高收入高消費群體和高勞動素質人才流出,遷入的卻是貧困群體和低素質農業人口,消費能力和生產動力嚴重缺乏。新玉門轉向開發風電資源,成為全國第五大風電基地和甘肅第一大風電基地,建設新能源產業城。但其石化產業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該市主導產業,"一油獨大"的畸形產業結構還將難以改變。

  湖北黃石

  礦竭城衰。另一個擁有豐富礦源,卻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名單的是湖北黃石。據公開資料顯示,黃石的金礦保有儲量占全省的88%,鐵礦石保有儲量雖只占全省儲量的23.7%,但產量居全省第一,還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江南聚寶盆"黃石市里,企業大多有"戀礦情結"--"反正我們有礦,我們的經濟總量在全省依然排在前列。"這座資源城市,試圖依靠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減少資源開發產值,提高制造業和農業的比重,完成經濟轉型。可是,第三產業的落后,技術生產能力不足,對資源的依賴性,城市未來的發展仍然充滿隱患。

  景德鎮

  千年瓷都的失落。景德鎮曾以自己“千年瓷都”的身份為傲,作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種產業維系生存十個世紀而沒有中斷的城市,景德鎮的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人從事著和陶瓷相關的工作。作為歷代官窯所在,景德鎮陶瓷在解放后曾一度占據全國產量的20%,並且成為好質量的代名詞。直到現在,一提到中國陶瓷,不少人腦子里出現的第一個地理名詞,仍然是“景德鎮”。而在中國,能以一個地方作為整個產業品牌的,並不多。然而,靠一種產業支撐的景德鎮,在銷售渠道的分崩離析,南方企業激烈競爭下,已經走上衰落之路。而僅做高仿產品,缺乏創新,"全市有幾千個一樣的作坊,做出來的東西大同小異,對於經銷商來說,這是一個壓價的好機會。"目前,景德鎮主要依靠展銷和外銷歐洲市場方式銷售瓷器,可是,缺乏資本,規模生產能力,沒有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和人才,瓷都一步步走向沒落。單一產業結構,小作坊生產模式阻礙著景德鎮"重振雄風"。

  長春

  中國的底特律。汽車產業占全市經濟總量70%的中國汽車城長春,以生產汽車零部件為主,一直試圖復制底特律的輝煌。金融危機讓這個“一業獨大”的汽車城遭遇寒冬,也暴露高速增長背后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短等種種問題。據權威統計顯示,2008年前三季度長春市累計生產汽車數量增長率同比回落17.2個百分點,其中轎車庫存高達9萬輛,庫存增長2.6倍。同時,關於長春汽車企業停產或減產的訊息不絕於耳:捷達減產,新寶來、邁騰、速騰停產,老寶來、開迪生產線關停……

  山西大同市

  數據顯示,2012年大同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80.3億元,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執行則高達186.6億元。

  唐山市曹妃甸區

  曹妃甸區正在地方債的陰影下艱難前行,開始陸續出現停工跡象,一位區領導透露,如今曹妃甸區每天要還利息在1000萬元左右。

  天津市武清區

  數據顯示,武清國投的資產負債率由2011年的46.57%增長至58.32%,同期武清開發的資產負債率由56.03%增長至56.64%。

  重慶市永川區

  永川區的“一區三園”在2013年的融資總額將在20億元以上,是園區企業實際繳納的稅收額的4倍左右。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