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衝擊部分產業 林中森:總不能鎖國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20 13:56
記者陳思豪/台北報導
兩岸簽署服貿協議在台引發極大爭議,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專訪指出,任何協議當然不會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當然有一些弱勢產業會受到傷害,但台灣在怎麼樣也不能鎖國,特別當前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是整體趨勢,政府絕對會幫助這些產業,讓它們衝擊降至最低。
林中森表示,服貿協議在簽署前經過2年多的磋商與溝通才達成協議,但執行政府授權談判任務的談判團隊,絕對是秉持「利益極大化、衝擊極小化」原則,爭取台灣民眾與相關產業最大利益。 他指出,我國在協議中開放64項給對岸,致使某些產業可能遭受衝擊,但當初在協議文本中已有防範機制,明確告知「不能壟斷事業、不能妨礙國家安全」,另外也有事前審查、事後考核、違規處罰、緊急磋商4項機制來防止產業遭受壟斷。他認為,外界不需過分擔憂陸資來台所造成的衝擊,服務業應有信心面對公平競爭。
林中森直言,「過去的ECFA也引發很多擔憂,但目前政府900多億補助金卻沒有花到」。其實陸資早在2009年就已開放408項來台,其中就有102項是服務業,店家數量為425家,但來台就業的大陸民眾卻只有2百多人,根本沒有對台灣就業市場造成影響。
林中森認為,這次協議不少條件對台灣相當有利,以旅遊業來說,大陸來台只有3家,能做的更只有乙種旅遊(服務台灣人旅遊台灣景點)的部分,反觀台灣旅行社可無限制到對岸,可以經營大陸民眾旅遊大陸業務,也可做台灣民眾旅遊大陸、外國民眾旅遊大陸的部分,商機相當龐大。
他指出,服貿可以幫助台商搶得大陸服務業商機,同時也展現台灣融入區域經濟決心,投保協議和服貿協議都是ECFA重要內容,有助提升台灣競爭力,同時也為台灣創造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及「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有利條件。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