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詬病為清談之所 達沃斯論壇為何回避爭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20 08:28
有評論文章指出,達沃斯的很多對話都是一種“消過毒”的辯論。盡管達沃斯有時被詬病為商業精英的清談之所,但它也常常提供舞臺,讓政治決策者進行有意義的辯論和妥協。這一觀點值得思考。
邀請已經發出,但兩周后,邀請被撤銷了。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於周三在瑞士達沃斯召開年會,政界和商界領袖匯聚一堂,討論全球最緊迫的問題。過去數年里,弗拉基米爾•v•普京(vladimir v. putin)出席了會議。比爾•蓋茨(bill gates)也出席了。今年,副總統小約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將出席會議。
因此,朝鮮外相李洙墉(ri su-yong)接到前往瑞士阿爾卑斯山參加今年峰會的邀請,也不是特別出人意料。
但在1月初,朝鮮進行了第四次核試驗,遭到了廣泛譴責,然后世界經濟論壇就撤銷了這份邀請。朝鮮表示,論壇“單方面取消”其代表團的參會資格是出於“不公正的政治動機,這顯然違背了世界經濟論壇作為一個討論經濟問題的國際論壇的性質和定位”。
世界經濟論壇委派董事會成員菲利普•羅斯勒(philipp rösler)對該決定作出了解釋。“在這次核試驗之后,我們認為,目前沒有本著世界經濟論壇的精神,開展國際化、全球化對話的機會,”他說。
但為什么呢?如果世界經濟論壇不是一個就朝鮮的核野心,開展“國際化、全球化對話”的機會,特別是在該國外相出席的情況下,那它還有什么意義呢?畢竟,這個論壇的既定宗旨就是“改善世界狀況”。
盡管達沃斯有時被詬病為商業精英的清談之所,但它也常常提供舞臺,讓政治決策者進行有意義的辯論和妥協。例如在1994年,巴勒斯坦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yasir arafat)和以色列外長希蒙•佩雷斯(shimon peres)在這個舞臺上握了手。在那六年之前的1988年,希臘和土耳其簽署了稱作《達沃斯宣言》(davos declaration)的不交戰協議。該論壇讓多方利益相關者參與的方式,有時會帶來可觀的成效——最近在巴黎舉行的氣候變化談判就采用了這種模式。
然而與此同時,達沃斯的很多對話都是一種“消過毒”的辯論。
“為了吸引各種著名的政治人物、富豪和名人,”《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前主編比爾•艾默特(bill emmott)曾經寫道,“他們把這個會議開得很安全。”
“我說的安全不是指不會受到恐怖襲擊,雖然我也希望能保障那種安全,”他接著說。“我指的是沒有意外,不發生爭議的安全。他們做了安排,來防止爭論、對抗和挑釁的發生。”
兩年前,烏克蘭總理米克拉•阿扎羅夫(mykola azarov)已經飛抵達沃斯,原本定於在一個周五的下午發表講話,但幾名抗議者在基輔遭到槍擊后,主辦方撤回了對他的邀請。他待在酒店房間里接受英國《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采訪時,批評了這種怠慢的態度。
阿扎羅夫接受采訪時說,“該論壇本來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來傾聽烏克蘭政府首腦的意見,了解更廣泛的觀點。很難說在這件事上誰的損失更大。”
多年來,維基解密(wikileaks)一直是政策專家及商業領袖在達沃斯論壇上討論的主要話題。維基解密的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曾受邀到該論壇發言嗎?沒有。美國國家安全域(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前承包商雇員愛德華•j•斯諾登(edward j. snowden)在泄露了數百萬份有關美國電子監控計劃的檔案后流亡俄羅斯。他在俄羅斯通過視頻參加了幾次活動。但他也從未受到邀請。
當然,該論壇在邀請嘉賓、安排日程時需要保持警惕,因為它不想讓這一周的時間成為世界領導人互相抨擊或宣揚危險思想的舞臺。
但一些批評人士早就表示,該論壇的組織工作過於謹慎。
“世界經濟論壇是一場縝密安排的活動,一切都不能有差池,”弗蘭克•福格爾(frank vogl)於2001年在《全球政策論壇》(global policy forum)上寫道。“每個討論話題都經過了仔細考慮和研究,每個參與者都經過預先篩選,每一天的每一個時刻都受到了細致入微的管理。該論壇就像最好的瑞士表一樣精準運轉。”
某些話題會被避開。比如,直到去年,有關男女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人群的權利的討論,都沒有進入過議事日程。部分是因為一些來自中東及東歐的代表團反對討論這種話題。
至於朝鮮,情況或許會變得很棘手。如果朝鮮參加論壇,拜登、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等嘉賓很難不遭到批評。
朝鮮駐日內瓦外交使團副大使崔明南(choe myong-nam)表示,“世界經濟論壇是基於政治動機做出這一決定的,因為組織者突然決定取消邀請,選擇支援好戰的美國和那些對朝鮮奉行敵對政策的盟友。”他說,“我們百分之百確定,有人在施壓,甚至是要挾。”
當然,朝鮮只是這個愈發復雜和危險的世界面對的挑戰之一。在當今的環境中,恐怖襲擊不斷升級,經濟及政治動盪不斷加劇,把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看作解決世界問題的靈丹妙藥或許是不公平的。要想舉行一場存在不同聲音的會議,首先要各方都參與才行。但在這個分歧加劇的世界,把他們請進同一間屋子,或許更難了。(紐約時報中文網)
翻譯:土土、許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