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預測ISON彗星三種命運:或葬身太陽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15 16:00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ISON彗星目前正運行於地球軌道內側,將於11月28日(恰好是感恩節)抵達近日點附近位置。盡管目前這顆彗星的亮度還沒有達到此前很多預測中所的水平,但它仍然不失為太陽系內一個值得觀察的目標。美國宇航局的飛船和地面上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們都拍攝到了這顆彗星那淡淡美麗的綠色大氣和纖細的尾巴。
由於ISON彗星此前從未進入過內太陽系,它是來自奧爾特雲的首次訪問者,因此專家們目前還很難預測這顆彗星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這顆彗星能夠挺過與太陽的親密接觸嗎?它將最終成為肉眼可見的大彗星嗎?
美國洛威爾天文台的天文學家馬修·奈特(Matthew Knight)是美國宇航局ISON彗星觀測項目組的成員,他給出了幾種可能的情景。他:“我將可能的結果歸結為三種情形,分別進行描述。重要的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現在ISON彗星已經位於地球軌道以內,從科學角度來看,所有這些情形都將是非常令人興奮的。我們將由此獲得很多新的信息。”
情形一:感恩節前便自行解體
第一種情形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那就是ISON彗星發生自行解體。有一小部分彗星(比例小於1%)的確會不明緣由的自行解體。近期的案例就包括2000年的LINEAR (C/1999 S4),以及2011年的Elenin (C/2010 X1)。ISON彗星目前正抵達一個危險的區域,即距離太陽大約0.8天文單位以內的位置,此前很多彗星正是在這一區域開始發生自行解體。
ISON彗星目前正被地球上無數的望遠鏡設備跟蹤觀測。如果它真的開始顯示出解體的跡象,那麼它將成為歷史上整個解體過程被觀測研究地最細緻的彗星,而這將為研究彗星的衰亡過程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參考。
情形二:感恩節葬身太陽的高溫之中
讓我們假設ISON彗星在接下來的數周內都能安然無恙,那麼它接下來就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近距離繞過太陽。在其抵達最近距離時,彗星表面的溫度將超過華氏5000度(約合2760攝氏度),這已經足以讓彗星表面的很多塵埃甚至岩石蒸發。
盡管聽上去要想度過這樣的地獄情形几乎是難以想象的,不過ISON在此過程中損失的質量,相比其整體質量而言還是相對較小的。要想倖存下來,ISON的彗核直徑必須超過200米,而目前的觀測顯示ISON彗星的彗核直徑在500米~2000米之間。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由於在近日點附近時彗星運行的速度將大大加快,因此它不至於在那樣的惡劣環境下經歷太久。
不過不幸的是,ISON所要經歷的考驗將是雙重的:當它從近距離上繞過太陽背后時,它不但將要經受極端高溫的折磨,太陽強大的引力場也有可能將它直接撕碎。
不過即便如此,彗星在這裏解體也將是非常壯觀的情景。比如在2011年12月份,掠日彗星Lovejoy從太陽表面不到10萬英裏(約合16萬公里)處飛過並發生解體,形成一道長長的明亮的塵埃條帶,讓地球上的觀測者們大飽眼福。
情形三:倖存
第三種情形也是最為簡單的,那就是ISON彗星倖存了下來,與太陽擦身而過,但它足夠堅強,存活了下來。如果ISON彗星能躲過這一劫,它也將損失大量物質,這些物質將會使其形成一道壯觀的彗尾,這將是很多天文愛好者們最想看到的結局——這條彗尾將可能在夜空中延伸超過數十度,閃耀在清晨的天空之中,就如同2007年著名的McNaught (C/2006 P1)彗星那樣。
而從觀測的角度來,最好的情形則應該是:ISON彗星倖存了下來,但發生了部分解體,這樣一來就會有大量額外的物質被拋射出來,形成更加壯觀的彗尾,這將讓它變得非常非常明亮,這滿足了愛好者們的觀賞需要,但同時也有解體現象發生,也讓專業的天文觀測研究更具價值。
至於他本人更傾向於以上哪一種情形,奈特表示:“我當然是非常希望是第三種情形。”他:“不管發生了什麼,我們都會為此感到激動不已。因為我們將目睹一顆被冰封了45億年的冰雪球從遙遠的太陽系邊緣直接沖向太陽,並與它近身擦肩而過,並且我們將有機會使用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望遠鏡來對這一過程進行觀測和研究。所以現在請耐心等待,好戲才剛剛開場。”(晨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