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雲盤頻繁上傳堵塞WiFi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1-08 11:15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一分鐘前使用iPhone寫好的筆記,一分鐘后便自動保存在蘋果公司的雲服務iCloud上。早上拍的圖片會自動保存在雲盤的雲端伺服器,晚上回到家打開Wi-Fi路由器就可以逐張欣賞……沒錯!雲技術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快捷。不過,有業內人士擔心,大規模上傳內容會讓互聯網網絡淤塞愈發嚴重。


對此,有專家建議,為防止互聯網出現局部淤塞,應該令上載下載速度對等。

國內雲盤免費“攬客”

雲盤並不是新生事物,容量龐大的電子郵箱本質就是“雲盤”的一種。伴隨手機、平板的廣泛使用,雲盤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近段時間,包括百度、阿里、360、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爭相佈局,擴容各自旗下的雲盤,競爭日趨激烈。

信息時報記者了解到,百度和360這兩個冤家為了捆綁用戶搶奪份額,甚至將旗下的雲盤免費擴容到近乎無限的級別。據悉,僅需簡單操作就可以獲得360雲盤36T的空間,后續使用則可以升級到無限的空間;而其競爭對手百度也不甘落后,將原本需要收費的雲盤取消收費,只要登陸就可免費獲得2048G(2T)的容量。財大氣粗的阿里巴巴也不甘落后,前段時間收購了“酷盤”,並宣佈,只要綁定其來往,用戶就可以獲得10T(10240GB)的終身免費儲蓄空間。

與這些提供無限免費容量的本土公司的雲盤比較,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等跨國巨頭提供的雲服務則只能用“寒酸”來形容。據記者了解,目前蘋果公司提供的雲盤容量iCloud只有5G,如果用戶需要更多的容量,則要付費購買;而微軟提供的雲服務SkyDrive的普通版也只有7G,提供給Office 365的雲服務則擴容到25G。盡管容量有限,但鑒於蘋果和微軟等巨頭的雲盤服務均與自己的手機、平板捆綁,實用性極強,因此不少已經成為用戶難以割捨的服務。

上載速率遠低於下載速率

很多雲盤的廣告自誇可以部分取代大容量硬碟,但也有用戶質疑:激增的上載數據容量是否會對互聯網造成壓力,導致互聯網癱瘓?

“確實有壓力,原因是目前在國內上載速率遠遠低於下載速率。” 擁有龐大網絡下載內容的迅雷公司首席運營官黃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雲盤對互聯網的部分壓力來自於運營商對上載和下載速率的管制。由於上載速度非常緩慢,被運營商人為限速,這意味在上載雲盤用戶激增的情況下,Wi-Fi網絡局部淤塞的可能性大增。

他告訴記者,在海外,上載和下載速度是對稱的,因此Wi-Fi淤塞的可能性大減。

不過,即使放開了上載速度的限制,由於信息量增長太快,互聯網壓力仍然難以避免。“互聯網基礎設施增長永遠趕不上數據增長的速度。”有運營商內部人士透露,互聯網數據的增長是按照指數級來激增的,但運營商的頻寬則是按照2兆、4兆、6兆、8兆的線性增長,兩條“增長曲線”間天然有巨大的鴻溝。即使兩台電腦之間也並不是只有一條光纖那麼簡單,實際上是有無數的“節點”(伺服器、骨幹網、城域網)構成,因此除了基礎設施,通過軟件加速手段去進行疏導,“用盡”頻寬几乎必不可少。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無需要對雲盤等雲服務廣泛使用過於擔心。他指出:“有線固網的頻寬是無限的,無線網絡的頻寬是有限的。運營商持續擴容可以解決許多問題。”互聯網信息高速擴張是信息消費的前提,而且互聯網信息使用讓業績下滑的運營商收取更多的費用。既然能獲利,就不必對雲技術使用過分擔心。

雲盤品大PK

百度雲

百度有兩個優勢,一是有搜索技術,二是有錢。有搜索技術,可以在越來越龐大的雲端中,搜索出用戶上傳到雲盤的數據。而有錢,則可以大規模投資伺服器。得益於百度投入巨資設立的雲盤伺服器,百度雲在上載速度很頗快。

360雲盤

仔細想想,每天拍攝的照片都會被保存到雲盤中,如果有黑客忽然間入侵,那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為所有私隱都曝光了。慶幸的時,鑒於360公司的彪悍作風以及在互聯網安全領域一言九鼎的權威,足以讓任何黑客不敢對360雲盤胡作非為。

金山網盤

迎接雲科技的春風,老牌互聯網公司金山推出了高達1T(1024G)的雲儲存。顯然,類似WPS等金山系軟件如果要進行隨時隨地的雲儲蓄,當然是首選金山網盤了。

新浪微盤

其目前最重要的功能,是讓用戶在新浪微博上分享個人資料。普通的新浪微博用戶預設有2G,但如果使用HTC特定型號的手機,則獲贈25G大容量新浪微盤。

網易雲筆記和雲相冊

網易的雲筆記和雲相冊具備“雲”風范。比如雲筆記讓安裝的手機、電腦、平板對雲筆記內容進行同步。網易的相冊也推出超大容量相冊,讓用戶能將所有的相片都保存在雲端。

SkyDrive

微軟雲盤,不僅可以在WP系統上使用,還可以用於iOS系統上。配合OFFICE軟件,對是寫作利器。此外,跟蘋果iCloud捆綁所有蘋果設備使用一樣, SkyDrive同樣是捆綁諾基亞Lumia手機使用,讓記者寫稿非常方便。

iCloud

蘋果用戶專享的雲服務。5G實在太小了,只要有錢,你可以購買更多的容量。蘋果就是燒錢啊!比如在iPhone的筆記本上書寫好,隨即就會被保留在伺服器上。只要用同一個蘋果ID登陸,即可以在任何蘋果設備上觀看這一段文字。由於該功能非常好用,導致其所有品都圍繞昂貴的蘋果設備打轉。

記者觀察

小小雲盤

足以保管一生資料

在360和百度等公司的推動下,雲盤應用日催成熟。越來越多用戶熱愛打開手機的自動備份功能,讓每一張照片都在Wi-Fi環境下上傳到雲盤中作永久性保存——只要上述公司不倒閉,原則上這些資料可以保存到永久。

當然有一些激進的雲盤使用者,熱衷於直接在雲盤上保存高清視頻。這看似是一種頗為濫用網絡資源的行為,但伴隨頻寬擴大,將來人人都可直接在網上點擊觀看視頻,無需再下載到電腦上。

未來,隨智能眼鏡、智能手錶以及各種穿戴系設備的盛行,雲盤的作用更將壯大。曾有人預言,在智能眼鏡成熟后,用戶能把自己所見、所聽,全部被按照視頻格式上傳到雲盤上。而智能手錶也將把一個人的脈搏等健康情況隨時隨地上傳到雲盤,永久保存。這些珍貴的參數將可以成為檢測一個人健康的重要依據。

總而言之,雲盤已經成為未來數據生活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