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專家:美監控魔爪 伸港台印馬領館 澳是幫兇
鉅亨網新聞中心
澳洲廣播公司(ABC)引述情報專家鮑爾稱,澳洲有4個關鍵情報設施,可搜索並分析大量網絡資訊,並與美國國安局共享,間接替美國監控亞太地區。報導又指,美國在台北、香港、雅加達及吉隆坡等亞太城市的使領館均設有監控點,澳洲也會在海外使館監聽電話通訊。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美國涉嫌監聽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多國領袖,惹來各國猛烈批評,但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前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時卻稱,弄清楚外國領袖意向是諜報工作的核心,而所有監控活動都有明確目的。同場的國安局局長亞歷山大表示,雖然遭輿論連番批評,但不會放棄監聽,以維護國家安全。
監控風波愈鬧愈大,輿論將矛頭指向總統歐巴馬和白宮,但白宮指歐巴馬只是掌控全局,對個別行動的目標並不知情,儼然將責任推卸給國安局。國安局反駁稱,行動獲白宮及國務院批准,就算歐巴馬不知情,白宮亦非全無責任。
眾議院正計劃對情報監控法規提出修改,希望增加透明度。以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萊希為首的議員建議,除非情報部門向法庭證明目標與恐怖主義或間諜活動有聯繫,否則不能展開監控;以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法因施泰因為首的議員則提議,容許部門基於「合理懷疑」監控外國疑人3天,之後若無法庭授權,須終止監控。
此外,法國及西班牙傳媒日前引述美國中情局(CIA)前僱員斯諾登提供的文件,指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截取兩國數千萬民眾的電話紀錄,引起軒然大波。多名華府官員前日否認指控,指紀錄是兩國自己的情報部門收集後,再與國安局分享,且不是來自兩國本土。
假如美方說法屬實,將顛覆歐洲傳媒的說法,並將歐洲情報部門扯進監控風暴的核心。今次披露的消息可能引發歐洲民眾對本國政府的責難,並影響美歐雙邊情報合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認為,歐美受共同利益等牽制,長遠雙方互信不會受太大影響。
德國及巴西準備在聯合國大會提交決議案草案,推動國際間因應數碼化時代的新形勢,加強對個人私隱的保障,遏抑監聽活動。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劉衛東認為,互聯網領域基本上是無政府狀態,即使加強規範,美國仍可利用技術優勢左右規則的執行。
另外,有美國官員指出,總統歐巴馬近日下令國安局停止對紐約聯合國總部的監聽活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