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勇氣的尖峰時刻!牛市有多銷魂就有多傷人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年股市以開門紅為改革點贊!但我仍然堅持認為,拋開情懷不談的話,行情已經到了需要“去杠桿”適度減倉,以軟著陸的姿態來迎接即將到來的尖峰時刻。關於這一點,在昨日的《外灘踩踏的警示:牛市中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我已有所提示,從投資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因為在情緒和交易上的雙重逆向,贏家才注定是少數的,畢竟你站的地方永遠是大多數人的對立面,在牛市氛圍中,當貪婪戰勝了恐懼之后,蜂擁而至人潮所醞釀的踩踏事故風險正在急劇上升。
今天我們換一個角度來分析,本輪牛市行情的主要驅動因素在於改革,更準確的說是對中國二次改革的美好預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推進改革的政策正在以緊鑼密鼓的節奏出臺,利好以市場意料之中的方式集中兌現。現在問題在於,這些改革措施出臺之后,需要時間來檢驗改革成果,或者說改革紅利的釋放還要有一個過程,期間難免有波折與反復,這與投資者對改革一蹴而就導致行情氣勢如虹的想象之間是存在落差的。
例如,昨日“石化雙雄”雙雙漲停,背后的原因於,中石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經在新疆有突破,新疆本地注冊后的中石油新疆銷售有限公司,將與新疆本地涉及油氣的企業進行合資合作,混合所有制改革終於有了實質性的破冰。但我想絕大多數股民沒有想明白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對於中石油、中石化的利好究竟體現在哪里?
這兩家能源巨頭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稱雄,主要得益於高度壟斷制度環境的庇護,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打破的正是這樣壟斷,讓民間資本能參與到石油行業的建設與競爭當中來,對於壟斷利益的獲取無疑是一種打破與削弱,但從長期來看,民企“鰱魚”的引入有利於盤活業已僵化的央企體制,進而形成多方共贏的格局。只是這被解讀成為“兩桶油”的短期利好,似乎有操之過急的嫌疑。
同時,昨日深成指接近5%的狂飆,緣於李克強總理在深圳視察時提到:滬港通后應該有深港通。這為深圳市場注入了興奮劑,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擴散彌漫。且不論深圳市場的整體市盈率遠遠凌駕在港股之上,在深港通的橋梁架好后,資金單向流出的風險要高於單向流入,僅從制度設計上來看,保守且相對封閉的深交所就遠遠落后於國際化的港交所,更何況,從已率先實施的滬港通來看,雙邊資金對於彼岸市場均沒有任何興趣可言,每日交易額度罕見超過一半。我傾向於認為,深港通的利好同樣在於遠景,期冀越來越國際化的深交所,能真正成為國內優質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器,將諸如百度、阿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留在內地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一份有足夠吸引力與回報率的饕餮盛宴,只是這於短期行情走高無必然關聯。
另外,昨天盤面上的“煤飛色舞”就更是將基本面遠遠拋在了腦后。截至2014年12月30日秦皇島5500大卡動力煤價下跌5元至520元,這是從2014年8月份以來的首次下跌。秦皇島庫存下降7.6%至680萬噸,下跌主要因為前期連續上漲的基礎並不牢固,在高庫存背景下缺乏需求的支撐,成交清淡;2015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國內大宗商品期貨整體收跌,文華商品指數連續跌破20日及5日均線。大宗商品的疲軟主要原因在於,2014年12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0.1%,連續5個月回落,創18個月新低,制造業擴張幾乎停滯。
面對非理性繁榮,誰也沒有能力預測泡沫什么時候破裂,同時我也深信,在歷經改革的洗禮之后,中國股市的牛市將有更廣闊的天地,“改革牛”還並沒有結束,但在臨近3400點關口的當下,由投資者盲目樂觀所導致的群體性踩踏風險在不斷放大。老股民應該都深有體會,一旦藍籌股開始回調,市場將出現怎樣悲壯的場景,恰如“牛市有多銷魂就有多傷人”。
適當的減倉既是在為自己減壓,也是在為新一輪的投資機會儲備彈藥,畢竟大牛市還在后頭!(金融界首席評論員 嚴浩)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