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撐腰 菲貪不可 艾奎諾成華府制衡中國馬前卒
鉅亨網新聞中心
阿基諾三世的「豬肉桶」據傳多達1.3兆披索(2339億港元)。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菲律賓今年8月有數十萬民眾上街,抗議政府和國會貪腐,矛頭直指俗稱「豬肉桶」(pork barrel)的政治分肥制度,批評是菲國裙帶政治帶來的禍害。報導指,被懷疑貪得最多的總統阿基諾(艾奎諾)三世在美國撐腰下,以反貪為名,大力去除國會反對派勢力,從而鞏固權力;作為回報,他為華府擔任制衡中國的馬前卒,助美總統歐巴馬「重返亞太」一臂之力。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菲媒早前揭發近200名國會議員勾結商人,將多達254億披索(約45.7億港元)優先發展援助經費(PDAF)撥到空殼公司並瓜分牟利,引爆民憤。阿基諾隨即宣布「廢除」PDAF,卻表示議員今後仍可向政府提議公共開支撥款目標,意味「豬肉桶」未受影響。他又將PDAF相關經費撥往親信掌權的6個政府部門,當中部分人本身深陷貪污醜聞,令人懷疑其背後動機。
菲媒最近鋪天蓋地報道貪腐醜聞,卻忽略阿基諾自己的「豬肉桶」。菲國ABS-CBN傳媒公司引述前國庫局局長布里奧內斯估計金額達1兆披索(約1799億港元)。《商業鏡報》稱數字高達1.3兆披索(約2339億港元)。阿基諾又以反貪為名,向行政、立法和司法多個反對派勢力開刀,肆意重塑政府和國會內部勢力版圖。
反對派曾絕地反擊,指控阿基諾去年賄賂議員,以換取他們支持彈劾一名最高法院法官。多名阿基諾親信事後承認撥款予支持議案的議員,但否認這是賄賂,又提到阿基諾權位穩固,不可能遭彈劾。阿基諾本月初出席記者會時態度更為明顯,直接挑釁反對派稱:「來,儘管彈劾我。」
世界社會主義者網站(WSWS)指出,阿基諾態度如此囂張,除了是國內權位穩固,也與背後有華府撐腰有關。報道指,美國積極將他當作制衡中國的代理人,為此華府大力支持他的「正確道路」反貪平台,甚至透過美國領事館、聯邦調查局(FBI)和國務院提供證據,助阿基諾鏟除政敵。華府同時希望阿基諾促進菲國向美軍開放基地,成為美軍「重返亞太」的據點。
菲律賓與美國就「增加軍事輪換駐防」協定(IRP)的商議如火如荼,據稱菲國有意開放部分軍事基地供「美國和日本等盟友」使用,外界認為是要制衡中國。然而這引來菲國各界強烈反對,華文報章《世界日報》評論指,美國曾是菲殖民地宗主國,日本更曾侵略菲國,而菲國22年前好不容易收回基地,體現主權,現重新把美軍請來,無疑是「引狼入室」。其片面親美亦令菲國成為華府傀儡,自削主權。
菲國去年在國內一片爭議聲中,授權美軍半永久駐紮蘇碧灣海軍基地,但隨即傳出美國海軍承包商船隻涉嫌傾倒未經處理廢料,觸發菲國社會不滿。報道指,美國總統奧巴馬原定本月出訪馬尼拉,便是要見證兩國簽署IRP,為「重返亞太」踏出重要一步;菲方則希望藉增加美軍輪調兵力制華,監視與中方有主權爭議的海域。
分析指,IRP對菲具多重意義,其一是可為菲美未來軍事合作打下基礎,其二是美軍輪駐可分擔菲軍防務負擔,讓長年積弱的菲軍專心現代化,並熟習美軍技術,方便未來購入美國軍備。然而此舉同時有多重隱憂,包括令中菲關係和亞洲局勢更棘手,亦必惹來菲民強烈反對。
菲國同時積極拉攏日本、越南和澳洲的亞太鄰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月訪菲,便被認為是要打造在周邊海域協同對付中國的「日菲軸心」。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6月訪菲,承諾在領土主權爭議上加強合作,聯手制華之意昭然若揭。日本更計劃向菲提供10艘自衛隊二手巡邏艇,協助菲軍在南海巡航。 (接下頁)
[NT:PAGE=$]
菲國亦向澳洲招手,建議將關係提升至戰略夥伴層面,不過澳洲暫未正式回應。《印度快報》則認為,印度若希望增加在亞洲影響力,應抓緊時機與菲合作,互惠互利。
菲律賓社會對政府貪污怒不可遏,更將總統阿基諾三世封為「豬肉桶之王」。他對此甚為不滿,多次公開反駁,又稱貪污是前任阿羅約夫人政府遺留的問題。《馬尼拉時報》指出,民眾和媒體已開始厭倦他不斷卸責,警告若他繼續「只說不做」,只會自損民望。
菲媒指,阿羅約注重埋頭苦幹,由發言人應付爭議,相比之下,阿基諾作風更像已故總統馬科斯,喜歡公開反駁傳聞,圖以個人魅力拉攏民心。評論指,當領袖獲得民眾廣泛信任時,公開反駁指控可收團結民心、粉碎傳言之效,但當民心起疑,此舉只會引發更多質疑,使民望進一步流失。
今年6月民調顯示,近8成受訪者滿意阿基諾表現,創下空前新高。然而政府隨後爆出連串貪污醜聞,有分析認為,阿基諾民望恐已大不如前。雖然目前主流菲媒仍傾向為政府護航,但近日愈來愈多政客和名人點名批評阿基諾,反映民心有變。《馬時》指,他若無法交出實際成果,恐步馬科斯後塵,被民眾推翻。
菲律賓經濟近年急速發展,成為東南亞經濟火車頭之一,但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方面卻遠遠落後鄰國。菲國競爭力低落、營商環境欠佳和貪腐嚴重,是窒礙FDI的主因。分析指,傳統上菲國大部分FDI來自美、英、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認為是時候考慮其他具長遠增長潛力的FDI來源,例如中國內地。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數據,菲國去年FDI 28億美元(約217億港元),落後於越南的84億美元(約651億港元)、泰國的86億美元(約667億港元)和新加坡的566億美元(約4388億港元)。
菲國1991年通過外國投資法,限制外資投資部分菲國行業,被認為阻礙FDI。雖然有聲音要求放寬限制,但既得利益者未必同意。
菲律賓社會對政府貪污怒不可遏,更將總統阿基諾三世封為「豬肉桶之王」。他對此甚為不滿,多次公開反駁,又稱貪污是前任阿羅約夫人政府遺留的問題。《馬尼拉時報》指出,民眾和媒體已開始厭倦他不斷卸責,警告若他繼續「只說不做」,只會自損民望。
菲媒指,阿羅約注重埋頭苦幹,由發言人應付爭議,相比之下,阿基諾作風更像已故總統馬科斯,喜歡公開反駁傳聞,圖以個人魅力拉攏民心。評論指,當領袖獲得民眾廣泛信任時,公開反駁指控可收團結民心、粉碎傳言之效,但當民心起疑,此舉只會引發更多質疑,使民望進一步流失。
今年6月民調顯示,近8成受訪者滿意阿基諾表現,創下空前新高。然而政府隨後爆出連串貪污醜聞,有分析認為,阿基諾民望恐已大不如前。雖然目前主流菲媒仍傾向為政府護航,但近日愈來愈多政客和名人點名批評阿基諾,反映民心有變。《馬時》指,他若無法交出實際成果,恐步馬科斯後塵,被民眾推翻。(接下頁)
[NT:PAGE=$]
菲外交關鍵人物
總統阿基諾三世:缺父母政治魅力
是已故父母阿基諾二世及總統阿基諾夫人之子,二人均是菲國民主鬥士,但阿基諾三世被認為缺少父母的政治魅力,擔任眾議員和參議員的12年間,一直默默無聞,政治對手嘲笑他「尸位素餐」,當了十多年民意代表,卻從沒交出有影響力的議案。
外長羅薩里奧:愛叫囂鍾情美國
祖母希珀爾是菲國民族英雄德爾畢拉爾的阿姨。早年隨家人移居美國,對美有特殊感情,2001年至2006年被時任總統阿羅約夫人任命為駐美大使。2011年2月獲阿基諾三世任命為外長,是現政府中最富有部長。
以「叫囂外交」聞名,是亞洲第一個公開支持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外長。不少人認為他想將美國拉下水,可惜事倍功半。眾議院副議長瑞姆拉便指美國有其外交政策,一旦形勢不符利益,將不會救助菲國,引「美」入室只會自尋煩惱。
防長加斯明:「在南海綁上美戰車」
生於軍事世家,與阿基諾家族是世交。18歲就希望進入菲律賓軍事學院,但因年紀太輕,唯有入讀菲律賓大學,兩年後取得化學學士學位,同年如願進軍事學院攻讀軍事戰略。2010年7月,阿基諾三世執意請已退休6年多的加斯明出山,委任防長。
美國2010年高調宣布「重返亞太」後,加斯明隨即勸諭毫無軍政經驗的阿基諾三世背靠美國、「在南海將國家綁上美國戰車」,成為近年菲國在南海挑釁的主線。專家指加斯明在南海爭端中往往刻意扮演「弱者」,爭取美國聲援;菲軍在他治下亦加快採購軍備,加速現代化。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