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滬深盤後-題材股普跌 上證指大跌1.81% 失守2200關卡

鉅亨網新聞中心


滬指(日K)

  金融界網站10月16訊:周三,受美債危機下隔夜美股走低以及IPO重啟傳聞等多重因素影響,滬深兩市傳媒、互聯網、土改等強勢題材股全線殺跌,股指再次低開低走的走勢,滬指再次跌破2200點。截止今日收盤,滬指報2193.07點,跌1.81%,成交1382億,成指報8542.87點,跌1.81%,成交1403.5億。在板塊方面,日用化工、黃金概念等板塊上漲,上海自貿區、傳媒、博彩、三沙、多元金融等板塊下跌。


  外圍股市:亞太股市周三漲跌不一,其中日經225指數收盤報14467.14點,漲0.18%;韓國首爾綜指收盤跌0.31%;台灣股市收盤跌0.43%。

  市場分析:

  周三,受美債危機下隔夜美股走低以及IPO重啟傳聞等多重因素影響,滬深兩市傳媒、互聯網、土改等強勢題材股全線殺跌,股指再次低開低走的走勢,滬指再次跌破2200點。而創業板指數跌勢更加明顯,暴跌近4%,再次觸及20日均線。

  從盤面上看,強勢題材股幾乎全軍覆沒,昨日提到的前批次題材股出現異動式下挫,則今日再次蔓延至整個概念板塊。傳媒、遊戲、互聯網等第一梯隊的個股全遭重挫。另外,近期涌現出的新題材,如自貿、土改等也難以幸免,強勢股全線重挫導致市場恐慌情緒再起。

  而至於下跌的原因,個人覺得主要為市場自我的調整,從其中傳媒等強勢題材股近期的走勢看,國慶假期之后就已經開始震盪下挫,資金撤離的跡象即顯現。而今日的再次重挫屬於近期調整的延續,尤其是我們看創業板指數在經過連續三日的小幅反彈之后,上沖力量漸趨乏力,調整的壓力不斷增大。從當前該指數的走勢看,上方的吞噬形態再加上今日的大陰線,形成類似頂部“N”型反轉之勢,因此后期調整依然不減,仍需保持謹慎。

  而至於美債違約的問題,其實現在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畢竟這已經成為不確定的必然,兩黨達成協議的概率較大。因此,短期來講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只是長期看這一大炸彈何時真正引爆難以把握。

  雖然美債暫時問題不大,不過當前投資者或較為關注國內地方債的問題。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關於地方債的審計工作目前已經完成,審計結論由國家審計署於本月20日左右向國務院匯報,地方債最終結果有望11月面世。地方債的問題不解決確實成為阻礙我國經濟運行的一大不穩定因素,因此,適當回避風險,尤其是對於已經大幅炒作的品種,在獲利頗豐的背景下沒理由不減持。

  最後,近期有關IPO、國際板等訊息風吹不斷,也不時引發市場的震盪。IPO已經暫停1年多時間,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因此開閘是必然,只是時間問題,也正是明確時間的不確定,導致投資者心態搖擺,不穩定因素增加導致震盪。

  從當前的技術走勢看,近期股指再次沖擊上方兩年線,但還是未能有效突破,顯示此線壓力不減,而此區域不能有效收復,則中期趨勢將受到較大影響。而下方30日線則構成短期最後一道防線,若此線再失守,則后市調整壓力將增大。暫時看,由於該線的中期重要意義,多空雙方或將在此位置展開一定的爭奪。操作上繼續回避高位題材股,逢低潛伏低位績優品種。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