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貼:如何在買房時與中介「勢均力敵」?
鉅亨網新聞中心
如何在買房時與中介「勢均力敵」
如何在買房時與中介「勢均力敵」,多看看安利不能壞的太多。。。
每日安利: 買得起房子的就是人,買不起的就是猿!
娶老婆?買房先!
不看人,只看房!
不要錢,只要房!
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房產中介的生意也越做越精,看看這些「安利」,你就知道中介的經紀小哥該有多麼「趾高氣昂」。
不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曾經沸沸揚揚的對上海(樓盤)鏈家房地產中介事件調查問責終於塵埃落定。今年2月,央行曝光鏈家先後隱瞞房主按揭信息介紹買賣,並收取高額貸款費用,再次引起大家對房產中介規范的注意。上海銀監局決定,從今天起,暫停轄內各商業銀行與鏈家、太平洋(601099,股吧)等6家房地產中介公司的業務合作1個月,待核實相關情況後再恢復轄內商業銀行與其的業務合作。
下面小編就已多年的買(租)房經驗替大家來分享一下如何避開通過中介買房、租房的那些坑、坑、坑(小編買不起房,哭哭)
陷阱一:挪用預付款
交易過程中,中介都會要求買方將房款交給中介,再由中介轉交給賣方。各城市的辦事效率不同,房款在中介手中會停留7天到15天左右。中介以此作為資金周轉做別的事情。甚至有中介直接攜款潛逃的案例。 如何在買房時與中介「勢均力敵」
陷阱二:暗地吃「差價」
編造種種借口,阻止買賣雙方見面,中介公司「吃差價」已經是一些不法房產中介公開的秘密。
陷阱三:「陰陽合同」的風險
在二手房交易中,「陰合同」顯示買賣雙方真實的成交價格,而「陽合同」則根據使用需要有所不同,一種是虛高的房價合同交給銀行,以申請更多按揭貸款;另一種是填低房價的合同交給房地產交易中心過戶,以便少交稅。 如何在買房時與中介「勢均力敵」
陷阱四:亂收費無明細
有的二手房中介公司全包價不透明。全包價包括買方所要承擔的全部房款、契稅和中介的代理費。但中介公司不會明確告知買房人在交易中需要交納的明細費用,還會從中獲得額外好處。
陷阱五:霸王條款
凡在合同或其他有法律效力的文書中,不談或淡化自己的義務,片面主張自己的權利的,都可以視為霸王條款。中介公司一般都有制式的合同樣本,除了由政府部門指定、下發的必須用的樣本外,一般都使用自制的樣本,因為里面的條款對他們十分有利。 如何在買房時與中介「勢均力敵」
陷阱六:發布虛假信息
一些中介為增加客戶量,故意發布一些條件很誘人的虛假信息來吸引購房者,例如謊報房齡、篡改樓層、亂劃房型圖、發假的報紙廣告等。他們把購房者騙來後,馬上簽訂服務協議、交信息費或委托費,然後再找借口說好房子已經出售了,以達到霸占委托費的目的。
陷阱七:現金收房
一些不法中介為了獲得房源和非法收益,利用自己的業務優勢設計各種陷阱。其中,針對多數賣房者缺乏專業經驗、急於將手中房屋套現的心理,通過「現金收房」等形式吸引不知情的業主,低價買進,將房源壟斷在自己手中,然後加價出售,從中牟取差價。 如何在買房時與中介「勢均力敵」
陷阱八:產權過戶
購房者可能認為,只要自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房子就一定是自己的。在正式過戶之前,產權仍然歸屬賣方,並且某些房屋存在無法過戶的可能。一些中介為了促成交易,讓買方在過戶之前就付清房款。等買方付完房款,產權卻無法過戶,事後又推卸責任,購房者有可能陷入「錢房兩空」的境地。
如何在買房時與中介「勢均力敵」
最後,我們在通過三個「悲慘」案例引起我們謹慎的對待中介買房、租房。
一、交了中介費就成「孫子」
2015年11月,馬女士與中介簽定572萬的購房合同。根據合同,馬女士向賣方支付了210萬元的首付款,用於賣方在銀行解底押,同時支付了8萬元的中介服務費,但是,在簽定合同後, 馬女士立刻感覺到「交了錢就成孫子」的位置變化,和購房之前的「一天好幾個電話」相比,中介的態度明顯冷淡下來。馬女士多次主動致電他們問詢房屋購買辦理的進展情況,得到的回復總是「賣家還在辦抵押」,最終,賣方提出因為未在合同日期內完成房屋過戶,索要10萬元的「違約金」。
如何在買房時與中介「勢均力敵」
二、低網簽價致買方貸款批不下來
去年下半年,於先生通過房產中介公司把自己的房子掛了出去,着急在鄭州(樓盤)落戶的郭女士一家很快就看上了這房子,雙方一拍即合,開始商量過戶和付款事宜。雙方的成交價是85萬元,在交完15萬元首付款後,買賣雙方就在中介公司的帶領下來到房管局辦理過戶手續,之後又到附近的銀行辦理抵押貸款。但是,貸款卻一直批不下來,原來,他們把網簽價格登記的是56萬元,而郭女士的貸款是60萬元,「一位中介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比如某套房子的成交價格為80萬元,銀行經過評估,願意給買方貸款60萬元,但是,為了少交點稅,在二手房交易的網簽環節,雙方約好,把成交價登記成40萬元。
如何在買房時與中介「勢均力敵」
三、多種理由扣押金
去年5月,小張從大學畢業,經一家小型中介公司介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一居室。考慮到價格合理,中介又爽快答應了安裝空調的要求,小張立即交付了1000元押金。結果一個星期後,小張准備拎包入住時,卻發現中介不但沒有如約安裝空調,且要額外增收2000元衛生費。意識到自己被「坑」,小張提出退房申請,但中介卻拒絕退還押金。「中介還叫來地痞,在小區門口恐嚇我們。」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和訊房產
2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