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穩定性有待提升 索尼無線鏡頭QX10評測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2013年9月初的柏林IFA消費電子展上,索尼推出了一系列新品,其中搭配手機使用的鏡頭式相機QX10與QX100的推出是筆者最為關注的亮點。出於興趣,在發布會后,筆者也即刻在網上進行了預定了一台QX10。由於在英國發售的時間為9月26號,比國內預計的時間早了一個月左右,筆者也能通過自己的先行體驗,給同樣想要購入的大家帶來一些建議。

購買動機


QX10採用了大小為1/2.3英寸Exmor R CMOS感測器,尺寸比例為4:3,有效像素數為1820萬。採用9片7組的索尼G鏡頭,其中包含4片非球面鏡片。廣角端與長焦端的最大光圈分別為F3.3和F5.9,等效焦距相當於25-250mm。

相比於影像部分規格更高的QX100,QX10擁有更小巧的體型,厚度為QX100的0.6倍;而10倍光學變焦的QX10相對於3.6倍的QX100也能更好地彌補手機在光學變焦上的不足;並且QX100價格達到3499元,超過了可單獨“作戰”的相機RX100的價格,對於一台需要連接手機進行取景的鏡頭式相機來是否值當也因人而異。

綜上所述,對於筆者而言,QX10是更好的擴展手機拍照功能的選擇,如果要攜帶QX100,筆者更願意選擇攜帶一台能夠獨立工作的便攜相機。

第一印象

筆者購買的是白金配色的QX10,拿到手的第一時間,就會發現索尼在包裝上給出的完整型號為Cyber-shot DSC-QX10,也就是QX10是被劃歸在了數碼相機的門類裏。實際上,與一般數碼相機相比,QX10省去了液晶屏與大部分操作按鍵:液晶屏被手機或平板等設備的屏幕代替,拍照時影像實時通過Wifi Direct技術傳輸到手機上,通過手機實時取景,拍照后相片可自動壓縮並複製到手機相冊。

另外,所有的功能設定一併被整合在了索尼專門設計的手機應用當中,QX10上剩下的按鍵僅有快門與變焦撥桿,快門按鍵保留了不連接手機時進行盲拍的樂趣;在QX10的后蓋下,是電池倉與存儲卡插槽,存儲卡用以存儲未經壓縮的原始照片。

相對於一般數碼相機,QX10的體積還是非常小巧的,從機身做工來看,質感很足,沒有廉價的感覺。除了索尼自家的Xperia Z1 L39h與Xperia Z L36h可以選配對應的相機轉接外殼之外,其它手機都必須使用包裝裏附有的“智能手機附件”,使QX10夾在手機上。根據包裝上給出的參數,可以安裝的手機尺寸要在54mm到75mm之間,厚度則需小於13mm。沒有辦法的是,加上這樣一個夾子之后,QX10的厚度增加了不少。另外,還有一點不得不在第一印象中提到的是,QX10的配件中沒有充電器這一關鍵配件,這讓人有些難以接受。

連接手機

之所以將連接部分單獨介紹,是因為離開手機,QX10就只能盲拍,無法“獨立作戰”。現階段索尼在iOS與Android上都開發了相應的PlayMemories Mobile應用,用以與QX10/QX100相配合進行拍照、設置。

筆者使用iPhone 5與Nexus 4分別進行了連接測試。對於iPhone,沒有NFC模組,只能夠通過Wifi連接。連接時,必須手動開啟手機上的Wifi,如果已經連上其它Wifi熱點,必須手動切換到QX10發出的Wifi熱點。在iPhone成功連上QX10的Wifi后,打開PlayMemories Mobile應用,經過自動搜索與連接,大約5-10秒后才能進入拍照界面。

對於Nexus 4,有兩種方式:通過NFC,將QX10上方的NFC區與Nexus 4背后輕觸一下,無需手動打開Wifi或者切換Wifi熱點,QX10會自動開啟電源,手機會自動打開Wifi連接到QX10,同時手機應用也會自動啟動,但是在應用啟動后的連接上,消耗時間需要達到10-20秒;手動開啟QX10的電源、啟動手機應用,Wifi自動打開、連接到QX10,同樣的,10-20秒后,才能進入拍照界面。

另外,現在應用PlayMemories Mobile在每次進入的時候都會要重覆上面步驟連接一次,也就是每次去相冊檢視一下剛剛拍的幾張照片之后,不論時間長短,再回到PlayMemories Mobile應用時都要花時間重新連接一次。這無疑給用戶增加了麻煩。

進入拍照界面后,之前比較擔心的長延遲並沒有出現,用手機實時取景基本能做到所見即所得。而拍照結束后,經過壓縮的照片也能在1秒內同步到手機相冊中。拍照界面上可以在三種模式中進行選擇:智能自動、增強自動、程序自動。程序自動P檔下,還能手動設定曝光補償以及白平衡。當然,也可以切換為視頻模式,但是此時拍攝的視頻只會直接存儲在QX10上的存儲卡中,並不會同步到手機上。

作為一款創新型品,QX10給出了一個全新的手機照相領域的解決方案。但是,作為零售版品,從應用到連接、穩定性等方面都有待加強。連接時,如果處在Wifi環境比較複雜、熱點較多的環境,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與反復嘗試才能建立連接,甚至會出現無法建立連接的情況。

應用本身穩定性也亟待加強,卡死的情況出現得較為頻繁,有時一旦鏡頭晃動過快,實時取景面就會卡住,一般可通過進入設置界面再退出解決,但有時只能關閉整個應用重新進入。同時,因為需要頻繁地與手機建立連接,QX10在筆者的使用過程中滿電狀態能夠拍攝150張照片左右,支撐一天的拍攝量是不成問題的。當然,也可以用移動電源進行供電,畢竟長期使用時對於手機的耗電也是驚人的,這也需要移動電源的支撐。

成像對比手機

前文中提到,筆者購買QX10的最大動機是擴展手機拍照功能。由於在試用中發現連接狀況最好時直接傳輸原始照片仍需要3-5秒,經過壓縮后的圖片不僅同步迅速,在手機上查看與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分享也已經足夠,筆者保持了同步壓縮后圖片的設置。為了衡量QX10對於手機照相帶來的提升,筆者對比了QX10拍照后經過壓縮后同步到手機上的照片與iPhone 5直接拍攝的照片。

左圖為QX10所拍攝,右圖為iPhone 5所拍攝,很明顯,QX10廣角端更廣,無論從色彩、寬容度還是抗眩光上都要領先一步。

上面是QX10在長焦端與廣角端的表現,下面是同一機位iPhone 5在廣角端與放大后截取的“長焦端”照片,QX10的優勢非常明顯。從中可以看出QX10自身所具有的10倍光學變焦對於手機來是一個極大的補充加強,有了QX10的配合,手機在長焦端也終於能有所作為。

左圖為QX10拍攝,相較於iPhone 5的表現,從雕塑頭部細節上可以看出QX10的寬容度比iPhone 5更大。從對膚色的還原來看,QX10無疑也更勝一籌,更加自然。從整個試用過程來看,QX10在對人像膚色的處理上一直非常討好人眼,拍攝人像讓人非常滿意。

左圖為QX10拉至長焦端所拍攝,右圖為iPhone 5拍攝,紅框中即為左圖中QX10拍攝的部分。拍攝時QX10選擇增強自動模式,自動拍攝多張合成最終照片,ISO達到12800,保證了夜景下長焦端的成片率,同時對噪點的控制也達到驚人的水準,比起iPhone 5在ISO3200下的夜景更加乾淨。

綜合結論

本次評測沒有將QX10作為一台相機去評測其成像能力,而是針對QX10的使用場景向大家展示了QX10作為一套手機照相的增益系統帶來的一系列優勢,但同時也明了作為一款創新型品QX10在穩定性等方面還具有的種種問題。綜合這段時間的使用體驗,筆者認為QX10暫時並不太適合大消費者,最適合的人群應當是熱衷於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照片的攝影愛好者。當然,如果索尼在之后的軟件升級中能解決穩定性問題,讓QX10的連接、拍攝、易用性等方面都上升一個台階,QX10非常有希望成為一款流行明星品。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