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2013中國數字營銷大會在上海盛大召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1世紀商業評論發行人吳伯凡


  2013年9月26日,由中國杰出的商業財經媒體《21世紀商業評論》及亞洲領先的商業資訊咨詢服務商WiseYOY優億智訊共同主辦的TopDigital 2013中國數字營銷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

  大會中,來自全球的嘉賓們圍繞云計算、大數據、DSP&;;RTB、移動廣告及社會化營銷等行業前沿議題發表主題演講並開展話題討論。21世紀商業評論發行人吳伯凡致開幕詞。

  以下為吳伯凡發言實錄:

  吳伯凡:各位來賓,大家早上好!

  剛才黃晨霞沒有自己好好介紹,他是我們《21世紀商業評論》前主編,是我們這次活動她一直在操辦,她一直在推動,她是一個非常敬業,非常愛學習,感知力、領悟力沒有深的媒體人。

  剛才在開會之前,我才知道我要講這個題目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人與資訊,后來我一想這個題目就是一個題目而已,因為在這個題目之下,每個人今天可以說接下來每個人的發言都可以在這個標題之下,這樣就給我一個自由度,我可以比較自由地講我自己的一些感受,而同時不違背這個標題所劃定的范圍。

  移動互聯網是一個什么樣的技術,或者是應用?我們今天才發現我們對它有點過於輕慢,很多從事互聯網的人終於意識到移動互聯網是跟傳統互聯網的差別遠遠大於我們最初的想象。魯迅有一句話,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有時候大於人與人的差別,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的差別我覺得有時候要大於互聯網跟非互聯網的差別,有些互聯網公司,尤其占據優位,由於一時的便利、幸運或者某一個技術的領先占據了有利地形的這些傳統互聯網公司,他們以為移動互聯網無非是我今天在PC端,把PC作為主要終端,大家使用手機多了以后,我就把我的網頁改一改,或者做一個APP,這樣我就變成移動互聯網公司了,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如果當初騰訊他要是一直秉承這樣一種觀念的話,他做一個手機QQ就完了,已經完成了從傳統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的轉型,那他也就完了,他得意識到移動互聯網即時通訊跟PC互聯網的移動化完全是兩碼事。就像我們今天困擾傳統媒體一個特別大的問題,是不是把我們的傳統媒體內容放到網上,我們就成了一個新媒體呢?完全不是這樣,很多時候,用新瓶裝舊酒都是一廂情愿,有時候頂多欺騙自己,甚至連自己都欺騙不了。

  我們對移動互聯網的輕慢,我們對它重要性缺乏認知的情況下,會讓一些傳統的互聯網公司付出慘重的代價,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付出非常昂貴的資金代價,也許今後兩三年付出的代價不僅僅是資金了。前天我們有一個會上,我在講到破壞性創新、顛覆性創新的時候我又想起哈默爾的話,他說:當新的遊戲規則悄悄出現的時候,那些曾經處於優勢地位的企業也許不會馬上消失,但是會逐漸在新的遊戲規則中變得無關緊要,移動互聯網正在使一些曾經占據優勢的企業逐漸地變得無關緊要。如果有一點敏感度,我們都能感覺得到。

  回過頭來,我們說移動互聯網,從以PC為主要終端的互聯網的特點是人們偶爾,即使不是偶爾,整天坐在電腦前,我們使用互聯網的頻率比較低,即使頻率不低,方式也是非常單一的,而且人跟人之間、人和機器之間的連接度雖然可以很長時間,但是非常脆弱,你坐在地方前,一旦離開電腦的時候,你就跟整個互聯網一下子脫離開了,就是人的互聯度非常低,你離開電腦的話發現很多事情不能做,這個時候有一個補充性的設備就是移動通訊,就是在2G、2.5G,這些移動通訊可以暫時滿足人隨時隨地溝通的需要,當然這種方式非常笨拙,除了語音通話就是簡訊,這個時候是哪些公司的天下,當然是英特爾、微軟、諾基亞的天下,形成各個廠商之間的互補。

  往下一步就是智慧手機的出現,智慧手機本質上不是手機,是曾經叫手機的東西,實際是一部小電腦,而且計算功能在某些時候比計算機的計算功能還要大,它不是一個通訊終端加了一些可有可無的功能,所以它是諾基亞由通訊向電腦的延伸,手機加某種智慧,而智慧手機本質上姓智慧,不姓手機,所以你加得再多的功能,你修補完善,你做得再好,它還是一個手機。而作為手機的外行,像蘋果,作為傳統功能收集很弱勢的三星,他們進到這里面,他能夠反而弱勢變成優勢,因為智慧手機是電腦,所以在這個時候遊戲規則就改變了,除了生產終端這些廠商一下子產生了倒轉,諾基亞、摩托羅拉逐漸變得無關緊要,而在短短三四年時間迅速成為主流。

  接下來是在應用領域、服務領域等等,大量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的企業出現,尤其第三方開發者,使得移動終端變得非常好用,從智慧手機本質上是一個半成品,是廠商生產出來,有操作性,有系統,有少數的應用軟件。交到用戶手里,有用戶,有廠商,有第三方開發者共同創作一個成品,所以每個人的智慧手機由這三方共同完成,你說我的手機跟你的手機是一個牌子,但是你打開以后發現我的手機和你的手機差別非常大,這在功能手機里面基本不可能出現這個情況。

  人與互聯網的密切勾連度就出現了,就是人的互聯度,7×24小時變成可能,這就變成施樂實驗室有一個科學家,他在很早以前,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提出無所不在的計算,當時這個概念誰都沒有感覺,而在今天越來越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概念,無所不在的計算。移動互聯網準確來說就完成了無所不在的計算,這個時候人跟終端的關係是隨時相伴,接下來移動互聯網向哪些方向發展呢?我們逐漸從有意識上網,我們上網意識到我們在上網,從這樣一個階段逐漸演變成我們無意識上網,就是說你隨時隨地還在網上,但你不僅是隨地,而且是隨時,這個隨時更難突破,當我們睡覺的時候,我們就把手機放下來睡覺了,這個時候肯定就不上網了。下一步,移動互聯網要占據大量意識不到的時間,我們沒有辦法通達的時間,比如說睡覺的時間,還有好多不適合上網,又是一個傳統移動終端,相比之下手機又變成一個傳統的終端了,就是后手機時代了,就是可穿戴設備為主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變成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的上網狀態,這個時候人跟互聯網的關係又變了,PC時代是人在使用互聯網,早期手機時代人和互聯網相伴,再后來時代已經悄悄到來,在座各位可能有一些已經戴上手環,可能明年這個時候有很多人戴上可穿戴式的設備,這是互聯網的使用人了。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在睡眠的時候,我們好多時候以為沒有上網,我們總是在為互聯網提供大量數據,無意識狀態下生產數據,這是今後互聯網一個最明顯的趨勢,這個時候,我們要談營銷,我們要談創新,就跟以前非常不一樣了。

  早期在前互聯網時代,就是在廣播時代我們可以說資訊擾人,通過這種騷擾,使得一百個里面總有一兩個是歡迎騷擾的,正好他也希望尋求騷擾,那就是成功的,早期的營銷都是這樣的。在互聯網逐漸變成人來找資訊,尤其是搜尋引擎出現人找資訊,后來又變成資訊找人,這一點谷歌和百度最大的差別,谷歌完成了資訊找人,百度始終沒有完成資訊找人。谷歌的用戶谷歌是知道的,百度的用戶百度不知道,他只知道一個總量在那里,所以在谷歌里面你只要使用他的搜尋引擎,旁邊的人搜尋的詞給出的結果不一樣,這個時候是資訊找人,在某種程度上從搜尋引擎向推薦引擎的轉換。后來是資訊找人,就是資訊找資訊,比如博客就通過博客的方式,過去我們有點忘記了,或者有的人根本就沒有見過博客,博客最重要的不是左邊的內容,還是右邊相關的資訊,其實在亞馬遜書店97年開辦的時候已經逐漸實現這一種資訊找資訊的過程,你買一本書會告訴你買這本書的人還買哪些書,實際這是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早期雛形。今天變成資訊找資訊,人找人非常混合的狀態,這就是大數據時代的推薦引擎,在這個時候,我們發現營銷變得遠遠不是我們理解的營銷,那種以噪音,以騷擾為特色的和基調的營銷將逐漸地變得無關緊要,因為我們要發現客戶的需求,要告知我們的價值,我們要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我稱之為靜悄悄的方式,叫不動聲色的方式,就是說真正能夠把自己的產品和自己的觀念、自己所有的價值推給別人的那種人,他往往不是很聒噪的人,是可以讀懂別人,不太說話,但關鍵可以從你意識的最深處影響你,可以打開你隱秘開關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影響力的人,今後的營銷也是這樣,誰能夠在表面的數據里面挖掘到最隱秘,最深層的那些潛資訊,以一種不動聲色的方式去影響人,這才是一種卓有成效的營銷。

  德魯克說企業有兩大使命,而且只有兩大使命,就是創新和營銷,創新是創造價值,營銷是告知價值和傳遞價值,事實上德魯克這種分類現在看來有一點過時,我們在營銷里面其實有大量的創新,創新和營銷不是那么決然分開的,在營銷領域將來誰能夠真正做到創新,真正擺脫傳統的那些習俗和假設,能夠在一個已經發生的未來,早已發生的未來注意到一些真正代表未來方向的趨勢,誰就會是下一輪真正有競爭力的玩家,這也是我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做到有效營銷的一個思考的起點。

  謝謝大家!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