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前能源局長:中國應大膽推原油期貨上市 維護石油經濟安全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大陸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局前局長張國寶,昨(8)日於《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認為中國應大膽改革、創造條件,推進原油期貨早日上市,以構建世界經濟新秩序、維護國家石油經濟安全。

《星島日報》報導,張國寶在文章中稱,北美和歐洲都已過石油消費高峰期,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但仍然掌控國際市場價格。其中,北美和歐洲近6年的消費總量持續下降,由2006年的20.92億噸下降到2012年的19億噸,下降約2億噸,但紐約商品交易所和倫敦洲際交易所的原油期貨仍是全球石油交易的基準價格。


雖然中國已經是國際石油市場的重要淨進口國,但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依然很弱,目前,中國進口的國際原油價格,不得不被動及單向依賴國際市場,對行業經濟和國家利益影響很大。國際原油價格每桶若上漲1美元,中國的進口成本就增加約20億美元。創造一個穩定、透明、合理的世界石油市場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

中國去年石油消費量達4.92億噸,原油淨進口量達2.69億噸。故張國寶認為,如能建設中國的原油期貨市場,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基準期貨價格,完善石油市場體系,用市場優化油氣資源配置,有利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張國寶指,中國應抓緊發展原油期貨市場,如不抓緊將可能失去難得的歷史機遇。近年來,日本、印度、阿聯酋及新加坡等在政府的支持下,陸續推出新的能源期貨品種,以謀取亞太石油市場定價中心的地位。

同時,紐約商品交易所、倫敦洲際交易所等歐美老牌的能源交易所通過與亞洲國家合作等方式,不斷加強與亞洲各交易所在技術系統、合約規則、結算體系和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合作,強化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一般認為,戰後美國憑藉在政治經濟強勢地位,使美元成為最重要的國際儲備和結算貨幣。

對於順應人幣國際化的國家戰略,張國寶認為,以中國目前的經濟規模、貿易增長和投資套期保值需求量來看,人幣計價的原油期貨應該有成功的可能。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