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大橋一甲子 老工人憶建橋點滴
鉅亨網新聞中心
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通車六十周年,一系列慶祝活動將從十月十二日起熱鬧展開。六十年前參與大橋興建工程的鄭木和、廖木圳、黃再騰、詹留等四位工人,今天重回西螺大橋,回憶一甲子以前建橋點滴,眾人感觸萬千,看見大橋屹立至今都倍感光榮。
(龐清廉報導)
西螺大橋於一九三七年日治時期就開始興建,其間因為二次大戰延宕,一直到台灣光復後,在美國支援下於一九五二年才完工通車,橋長一千九百三十九公尺,完工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也是當時遠東第一大橋,由於橋身鐵架全漆成紅色,因而有「遠東第一長虹」的美稱。
歷經一甲子歲月,如今西螺大橋的交通功能早已被其它更現代化的橋樑所取代,但其見証台灣社會經濟從農業、工業、科技持續發展過程,所韻涵的豐富歷史文化意義卻是與日俱增。為慶祝西螺大橋通車一甲子,今年雲林縣和彰化縣將聯手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從十月十二日到二十日,光是雲林縣辦理的相關活動就超過五十場次。
為了幫西螺大橋祝壽,六十年前參與大橋興建工程的鄭木和、廖木圳、黃再騰、詹留等人,今天再度回到西螺大橋前,以親身經歷見證歷史。回想當年建橋辛苦點滴,再看人生一晃就是一甲子,人已老但大橋風采依舊,四人百感交集也深感光榮。
雲林縣政府指出,西螺大橋橫跨濁水溪美景,榮獲全國網路票選最美麗公路,通車一甲子的大橋觀光文化節將擴大舉辦,單車逍遙遊、音樂表演、社區嘉年華等共有二十一個多元主題活動,邀請民眾暢遊西螺,享受深具歷史意義的文化之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