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星洲日報:三大利好支撐 馬股外資淨流入78億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根據《星洲日報》報導,隨著美國計劃攻打敘利亞出現轉折擱置,市場消化美國聯儲局量寬(QE)退市,以及中國經濟數據向好等三大利好,使外資在馬股經過連續6週撤資後,上週強力重返馬股,單從公開市場就淨買進8億1千250萬令吉股票,對馬股後市表現正面。

MIDF研究指出,比較上週之前連續6週,外資從馬股撤走80億令吉,或是24億3千萬美元資金。隨著上週外資回流之後,使馬股今年至今為止的外資淨流入達到78億令吉,或是24億3千萬美元。


自2011年1月至今,馬股外資流入達235億令吉或是78億美元。上週之前,外資在馬股連續近30個交易日脫售股票,惟上週則全週轉為淨買家,特別是上週二買盤最大,總共淨買入2億7千500萬令吉的股票。

MIDF指出,上週外資在馬股的參與率為9億1千100萬令吉,比較前週為7億7千900萬令吉。外資淨買入對馬股走勢正面。

上週馬股綜指起2.7%,創下過去4週最高峰,而截至今年至今為止則起4.8%,是創馬尼拉股市之後,表現最佳的亞洲新興股市。

由於國內外市場利多空少,使馬股綜指今早高開,一度漲升10.67點,或是0.6%至1781.47點,全天收市時,綜指起4.14點至1774.94點,全天總共有15億零363萬900股易手。

MIDF研究指出,經過數週進場扶持馬股後,上週本地投資機構則趁機減持馬股,它們全週脫售6億2千640萬令吉的股票,比較今年5月最後一週以來,前後吸購116億令吉的股票。而上週參與率增加至19億令吉,比較前週為15億令吉

零售散戶投資者依然看淡馬股前景,上週連續3週淨賣出1億8千600萬令吉的股票,而參與率則為9億1千萬令吉,主要是逐漸退出馬股,惟也出現一些趁低扯購活動。

馬股後市表現正面

截至上週五為止,馬股富時大馬綜指在今年9月揚升2.5%,而富時大馬70股項指數則起2.7%,這與傳統9月為最疲弱走勢背道而馳,特別是馬股升勢並不局限在大資本股項,整體升勢相當廣泛。

MIDF研究指出,技術層面而言,經過上週良好表現,使馬股綜指重返正面領域。若以綜指1771點為准,馬股綜指重返50天移動平均線以上水平,突破過去6週來的高峰。

外資重返市場對馬股後市表現正面。上週的債券回酬率下跌,10年大馬政府債券跌至7月中以來最低水平,主要是獲得外資扯購所致。預料馬股升勢可以持穩,以及馬幣匯率也可止跌回揚。

農業商品價格緩慢逐步复甦為重大支撐利好因素,特別是今年的能源價格(尤其是原油價格)及農業商品價格出現分歧,而目前此項分歧似乎出現扭轉。一旦農業商品如原棕油價格回溫,相信對本地股市是項利好催化因素。

外資重返亞股

上週全球股市向好,美國股市道瓊斯指數起3.0%,而標准&普爾500指數則起2.0%。這主要是美國放棄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美國QE措施退市因素已被市場消化,加上中國經濟數據良好,包括出口,工業生產指數及零售銷售等表現皆向好所致。

MIDF研究指出,歐洲股市則受到貨幣政策保持寬松的支撐,歐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的工業生產指數按月下跌1.5%,比市場預期的下跌0.1%還差。

上週外資也強勢回返亞洲股市,他們在亞太7個股市,包括韓國,台灣,泰國,大馬,印尼,菲律賓以印度等的淨買進達到66億美元,創下自2011年4月8日以來最高水平。

韓國股市表現最俊俏,上週外資淨買入為36億美元,比較過去10週則吸引83億美元的外資。台灣股市也不遑多讓,上週吸引淨外資15億美元。至今年至上週為止,韓國及台灣股市淨流入為39億美元。

亞洲新興股市表現也亮眼,特別是外資在上週大肆買進泰國股票,使淨流入達到3億1千萬美元,創下今年最高記錄。外資在大馬股市持續6週脫售股票後,於上週轉為淨買家。

報名馬來西亞吉隆坡考察團!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