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堅持不擴大赤字 地方債可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1日在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表示逐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可兌換,要推進金融機構改革,放開準入。中國經濟總量比過去明顯增大,目前又進入了轉型發展階段,潛在增長率有所下降,經濟增長由高速轉為中高速符合發展規律。以下為李克強致辭以及回答提問時的主要內容:
中國經濟現在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當前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經濟運行平穩。中國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主要任務一定會實現。同時,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經濟回升的基礎仍不牢固,不確定因素還很多。
財政政策方面,堅持不擴大赤字,而是調整支出結構,壓縮行政開支,加快支出進度,尤其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結構調整和保障民生的支援,對小微企業實行稅收優惠。
貨幣政策方面,保持定力,既不放松也不收緊銀根,重點是通過盤活存量、用好增量來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還通過加強監管和規範發展,積極防范與化解財政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
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中國正在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有序規範和化解。可以有把握地說,總體安全可控。
金融體制改革要堅持市場化原則,逐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下可兌換,要推進金融機構改革,放開準入,要積極穩妥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
將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增強金融監管機構的協調性,並且擇機推出存款保險制度,要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正在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希望通過有效措施來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這都需要讓社會、企業、個人有更多的投資渠道。要拓寬投融資渠道,使社會、企業、個人有更多選擇。
推進結構性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能源開發、公用事業、服務業等領域放寬市場準入,引導民間投資增長,為各類所有制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預計未來5年中國進口將達10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旅遊人數將超過4億人次。
當前世界經濟復甦艱難曲折,國際社會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完善應對跨國金融風險的準備,加快全球經濟治理改革。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盡可能減少一些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對世界經濟特別是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可能帶來的沖擊。
(摘自金融時報,2013年9月12日)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