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即日市評》恆指再攻兩萬三未果 騰訊破頂概念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恆指今日再先升後收窄,收市升16點或0.07%,兩續第二日未能收企兩萬三關口。美國及內地股市雖連日向好,但港股近日升至兩萬三即惹獲利盤現。雖然內地8月份經濟數據向好,但美聯儲局退市步伐未明,資金只輪流炒作中資股,科網及水泥股今日展現強勢,但內銀股已見缺乏動力。本欄昨已指市場開始關注內銀「表外」融資問題、及收緊房貸影響,而外資亦關注9月底季結前,內地「水緊」或再現,儘管人行連日進行逆回購,但今早上海銀行同業折息,除隔息率回落外,一周至一個月息全線上升。

恆指今早高開15點報22,952,開市後升幅擴大,最多升111點高見23,048。惟午後,煤股跌及地產股升幅收窄拖累,大市一度倒跌28點。最終收市22,953,升16點;國指收報10,637,升不足1點。


【成交連日縮 瑞銀薦增長股】

港股主板成交金額,由上日703億降至624.99億元,按日跌11%。港股今日市寬與上日差別不大,恆指成份股今日21隻股份上升,下跌股份27隻,升跌比率為42比54(上日為42比48);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為36比38(上日33比42)。港股沽空比率,由上日10.16%微跌至10.15%。

在美聯儲局本月中或啟動「退市」下,美長債升趨升,投資者將面臨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局面。本欄此前已指,今年來市場焦點放在「走出谷底或高增長股」上。瑞銀最新發表H股規則報告,指增長型的H股較A股同業落後,按明年預測市盈率計,H股現價出現4成折讓。該行看好於受惠資本開支回落的周期股,該行的最新中資首選股包括了聯想(00992.HK)、舜宇光學(02382.HK)、石藥集團(01093.HK)、中興通訊(00763.HK)、中國建材(03323.HK),世茂房地產(00813.HK)、李寧(02331.HK)、招商局(00144.HK)、中石化煉化工程(02386.HK)、中聯重科(01157.HK)、海通證券(06837.HK)及工行(01398.HK)。

【騰訊頻破頂 傳進軍電視】

「股王」騰訊(00700.HK)昨突破400元大關後,今日再扶搖直上,股價彈高2.6%,報412.8元,自6月28日升越300元後,用了不足三個月時間,已累升115元或39%。市場傳出「電視界的小米」樂視擬與騰訊或合作超級電視本月底開發布會,一些風吹草動便迅即成炒上藉口。科網股今年來當炒,在於投資者憧憬新經濟及資訊訊息擴張,可引發一連串「增長」美好遠景,科網商為滿足股東追求「增長」,行業近年併購及跨領域的合作「轉熱」,冀在最短時間內提升終端平台競爭力,達致「搶客」目的,只要「增長」故事延續,股價便趨「一浪高於一浪」。

科網股近三個月表現強勢,Facebook股價更累升近90%,公司自公布次季業績後節節上升,市場看好其已走出谷底及重回增長;騰訊及金山軟件(03888.HK)近三個月股價亦各累漲38%及46%,連新浪股價亦累升五成。騰訊現價相當預測今年市盈率36.6倍,對比Facebook已高達63倍,雖仍有一定折讓,但卻高於金山及百度均為29倍。

隨著中高階智慧手機增長趨於飽和下,智慧產品終端的戰線,已逐步由「移動手機」延伸至家庭「超級電視」平台上,自樂視5月宣布推出平價的超級電視,揚言要將電視機互聯網化,徹底「顛覆」傳統電視行業下,近月傳統電視商紛紛與科網龍頭「結盟」推出智慧電視產品,如創維(00751.HK)將夥阿里巴巴合作推出智慧電視、TCL多媒體(01070.HK)夥拍百度推「愛奇藝TV+」。

據樂視網今年中期年報指,旗下超級電視從7月起投放市場,預料將在下半年度產生良好收益,對營業收入產生推動作用。而市場目前傳出騰訊或入股樂視TV,甚至有指雙方將合作出超級電視,將騰訊於下產品引入相關平台上,市場關注其未來或會引入網遊、電子商貿等「功能」。

【反貪風暴下 醫藥股捱沽】

自中石油(00857.HK)事件引爆中國企反貪風暴下,市場對企業一旦涉貪腐訊息極為敏感。央視報導有關中生製藥(01177.HK)附屬江蘇正大天晴藥業為處方該公司藥物的醫生,擬提供休閒旅遊。中生製藥股價曾瀉25%至4.28元,中午停牌前跌幅收窄至16%。其他醫藥股亦受累,四環(00460.HK)瀉9%。石藥(01093.HK)白雲山(00874.HK)神威藥業(02877.HK)聯邦製藥(03933.HK)及國藥(01099.HK)跌2%-6%。

此為葛蘭素史克(GSK)事件後又一涉藥企反貪事件,GSK近日被內地指為快速打通產品進入內地大醫院的通路,專門成立了大客戶團隊,通過旅行社、會展公司虛增學術會議經費等形式,涉嫌向全國數百家醫院的主管、藥劑科人員行賄,有英國傳媒指可能面臨20億英(近200億元人民幣)的重罰。

瑞信指,中生製藥旗下江蘇正大天晴,於去年提供近65%溢利貢獻,該行關注涉嫌商業賄賂或已擴展到國內企業,於未來進行的藥物招標中,平均售價或下跌。該行估計中生製藥兩大子公司,江蘇天晴及北京泰德,下半年將面臨發改委藥品成本專項調查。而今次事件曝光,將令中生製藥強化其合規監控,或會影響未來營收增長,決定下調評級由「中性」降至「跑輸大市」。(wl/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