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宮崎駿:二戰是一場愚蠢的戰爭 討厭日本在華惡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9-12 15:08


香港文匯網消息,宮崎駿指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愚蠢的戰爭」。在孩童時代,他聽見大人們大言不慚地談論日軍在中國的惡行,當時心想自己身在一個「做混帳事」的國家,「真心討厭日本」。

據人民網報導,日前,聞名世界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正式宣佈隱退,表示今後將不再從事長篇動畫片的製作。目前正在日本公映的電影《起風了》是宮崎駿的告別之作。


新作《起風了》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故事。據台灣《中國時報》報導,宮崎駿指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愚蠢的戰爭」。在孩童時代,他聽見大人們大言不慚地談論日軍在中國的惡行,當時心想自己身在一個「做混帳事」的國家,「真心討厭日本」。

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比《起風了》故事展開的時間晚了幾年。戰爭在他4歲時結束,他雖然只記得空襲與燃燒的街道場景,卻仍感受到些許戰敗的屈辱感。美軍進駐後,許多日本小孩圍著美國大兵討巧克力與泡泡糖,他覺得丟臉,從沒討過糖吃。

宮崎駿認為,世界上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大義。他說,若早生一點,一定會在那樣的社會與時代中,成為熱血的軍國主義少年,志願參戰,然後在戰場中匆忙地死去,「那是一個只有在死時,才能真正明白戰爭意義的年代。」

宮崎駿的告別作《起風了》是以零式戰鬥機設計者為主人公原型的反戰題材作品,陳述的就是生在戰爭時代的常人,不可能被要求為戰爭負責,無論是戰鬥機設計師,還是被徵召報國、揮別妻小的無名士兵,如同保羅瓦勒裡的詩句「風起,唯有努力試著生存」--小人物僅能順應大時代,卑微地保留些許夢想,然後繼續活著。

他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起風了》雖改編自真實歷史,其實描繪的是當今現代。他說,當代世界讓他感到有「世界即將滅亡」的緊迫感。作為告別作,《風起》實為他對當代日本與發達國家最沉痛的警示。現代人失去「追求不可能的夢想」的意志,越來越多的人以從事服務業維持生計,失去創造能力,成為物質時代的奴隸。

據日本新聞網報導,日本票房通訊社9日發表了「全國電影票房排行榜前10名」數據中顯示,宮崎駿導演的《起風了》已經連續8周獲得第一位。

另外,當談及對2020年東京奧運的看法時,他痛批政府為此耗費大量金錢,卻有不少「3·11」受災戶仍無法重建家園,似乎有些本末倒置。

東京日前爭取到2020年的奧運主辦權,不少日本人視為是振興經濟的機會,而宮崎駿被認為是製作宣傳媒體材料的不二人選,不料他卻一口回絕,並表示「3·11」受災戶至今未恢復常態的生活,對於政府將錢運用到奧運上相當不解,直呼:「我不會針對這些人製作任何影片!」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