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大券商論后市:市場穩步上揚 有望挑戰上檔阻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華泰證券周林:市場穩步上揚
上周市場有加速上升的態勢,有可能擺脫6月底以來的低速盤升區間;創業板依然走勢強勁,繼續走出震盪上行的態勢。從趨勢來看,創業板上升仍將延續,但本周有可能出現一定回調,但總體上升趨勢很難在短期內扭轉。
市場熱點方面,上周最大的熱點是土地流轉概念。在市場多方預期將推出農業土地流轉的相關政策之后,擁有大量土地資源的上市公司受到市場追捧,但該概念的持久力有待觀察,相關公司受益的程度也值得懷疑。此外,上周強勢的自貿區概念上周開始逐步退潮,雖然港口和運輸企業依然強勁,但是一些單純的區域股難以走強。不管是土地流轉還是自貿區概念,建議投資者對於這種“畫地圖”式的概念炒作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上周末官方公布的8月份制造業PMI數據,創2012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值。其中,新訂單指數反彈尤為明顯,從7月份50.6反彈到52.4,采購量指數也從50反彈到52水平,顯示出實體經濟需求端出現非常積極的變化。本周將公布8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預計數據整體將延續7月份穩中略強的態勢,經濟短期仍無證偽風險。
隨著9月旺季的到來,穩增長對投資的拉動及政策預期升溫,這種積極變化無疑對市場連續穩步上行起到支撐作用,預計短期市場仍有望保持上行格局。規則上,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主題性機會,挖掘補漲、健康服務、部分低估值傳統產業等的投資機會。
本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空
本周區間 2120-2200點
本周熱點 個股補漲機會
本周焦點 8月宏觀數據
申銀萬國:有望挑戰上檔阻力
上周股市滬強深弱,其中上證指數溫和盤升,創業板再創新高。從目前看,短線大盤繼續窄幅盤整,滬指在2150點有較強技術阻力。盤中熱點分化,強者恒強。
受上海自貿板塊持續井噴的推動,滬市大盤溫和盤升,形成穩定上升頻道。后續經濟預期和政策預期正面,大盤有望繼續碎步上行,挑戰上檔阻力。從技術面看,由於滬指年線、半年線分別位於2157點和2150點,作為中長期趨勢線,該點位對短線大盤形成阻力。 [NT:PAGE=$]
除技術面外,9月份資金面相對偏緊。上周央行凈回籠資金370億元,中斷了此前連續11周的凈投放,加上月末又是銀行的季末考核時點,因此資金環境難以寬鬆。反映在股市,就是滬深日成交量無法持續放大。目前滬深2200億元已經成為成交瓶頸,如果無法有效突破,將在技術面上形成制約。
至於深市主板,由於場內存量資金有限,增量資金稀少,因此面對多元熱點,資金首尾難顧。從目前看,由於深市主板缺乏題材,估計將繼續受到冷落,以中性橫盤為主。
從熱點看,上海自貿板塊旱地拔蔥,和創業板題材引領、資金推動的屬性類似,其強者恒強的特點恐怕一時也難以改變,盤中暫時也找不出第二個熱點來取代上海自貿。因此,包括創業板題材股在內,熱點分化、強者恒強仍將成為后續市場的主要特征。
本周趨勢 看平
中線趨勢 看空
本周區間 2100-2160點
本周熱點 強勢題材股
本周焦點 年線阻力、成交量
財通證券:2150點處面臨考驗
上周市場在猶豫中溫和放量盤升,區域概念炒作盛行,游資炒作的跡象較為明顯。隨著股指進一步盤升,目前半年線與年線均在2150點附近,且市場運行在考驗布林帶上軌壓力區域,若無權重股的再度發力,僅憑游資炒作市場難以突破,建議短期回避主題炒作的風險。
訊息面上,中登公司公布的上周市場數據顯示,上周A股新增開戶數環比大幅上升16%,遠超於8月平均水平,參與交易賬戶數環比繼續回升,並創13周以來新高,兩市參與交易數滬市超越深市,說明資金有轉戰主板市場的趨勢。而從管理層的政策意圖上,我們也認為這種趨勢或正在確立,隨著下半年的經濟工作任務由“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改為“穩增長、控通脹、促改革”,中國的整體經濟在近兩個月出現一定好轉的跡象,中央“底線思維”確立的“穩增長”態度和相關重要會議對“釋放改革紅利”的預期將成為下半年政策的基調,因此,上半年表現不佳的周期類股有望與成長類股獲得資金的青睞達到共振。 [NT:PAGE=$]
交易規則上,由於當下市場分化嚴重,游資“炒地圖”的特征明顯,建議緊緊抓住“穩增長”與“促改革”兩條主線,其中“穩增長”中市政建設(城市管網建設、軌道交通)與智慧城市;“促改革”中醫療衛生與新土改概念值得關注,同時逢高減持高估值題材股,繼續回避創業板。
本周趨勢 看平
中線趨勢 看多
本周區間 2030-2190點
本周熱點 智慧城市、農業板塊、軍工板塊
本周焦點 宏觀經濟數據;敘利亞戰爭
太平洋證券:短期仍有沖高動能
上周,兩市大盤震盪上行。短期來看,由於市場量價配合較好並且自貿區概念得到進一步深化,預計本周市場仍有上行動能。操作上,建議投資者關注大眾消費品、家電、汽車等消費類板塊的投資機會,規避周期股反彈的交易性機會,對於主題性投資機會可適度參與。
基本面上,受8月份國內宏觀經濟數據企穩回暖的影響,市場普遍認為7月份的穩增長經濟政策正在發揮作用,但又對這一作用在四季度的效果有所擔憂。在QE退出的背景下,外需存在較大壓力,總需求的微幅改善難以扭轉多數傳統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因此,這些行業在四季度的彈性不可高估。
資金面上,上周實現資金凈回籠370億元,此前連續13周凈投放的局面結束。不過,上周央行中短期拆借利率持續回落,表明9月初市場資金面“緊平衡”的局面已經有所改善。但9月份央票到期量僅1270億元,較之前兩個月逾2000億元的到期規模明顯下降;且從歷史規律來看,9月中旬市場資金面大多偏緊,考慮到季末因素以及雙節影響,我們對9月資金面仍謹慎。
從微觀層面來看,自2011年以來 ,企業凈利潤率一直處於下降之中。從今年前7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率來看,今年企業盈利能力並無明顯改善。預計在中報業績全部披露之后,大部分行業的景氣度還將面臨下調。考慮到四季度QE退出帶來的沖擊,預計年內A股上行空間有限。 [NT:PAGE=$]
本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多
本周區間 2120-2160點
本周熱點 成交量
本周焦點 訊息面變化
新時代證券:延續結構性行情
上周滬深股市呈現震盪整理、小幅攀升的格局。目前看,不斷披露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較明顯,市場做多信心更加堅定,再加上政策改革紅利預期的不斷釋放,也給市場帶來較多的投資熱點,激發了市場投資熱情。因此,預計后市大盤仍將延續小幅震盪攀升的格局,維持結構性行情。
基本面上,9月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1.0%,環比上月回升0.7個百分點,創出年內新高,超出市場的預期,顯示國內制造業經濟發展動力快速回升並有所增強,表明“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政策正在取得成效,經濟見底企穩回升的態勢進一步確立。從分項指數看,新訂單指數為52.4%,比上月回升1.8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回升,為16個月以來最高,生產指數為52.6%,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由上月的50.1%快速升至53.2%,為6個月以來新高,顯示市場需求進一步回暖。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2%,比上月回升了1.2個百分點,首次回升到50以上的榮枯線之上,進口指數為50.0%,比上月上升1.6個百分點,顯示外需有所增加,進出口形勢開始轉好。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9.4%,比上月上升3.0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明顯回升,為5個月以來新高,顯示企業對未來經濟發展信心進一步增強。
流動性上,上周央行在公開市場上進行了100億元7天期、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加上上周到期央票180億元,對沖掉上周到期逆回購到期資金750億元,上周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凈回籠資金370億元。這是自6月以來首次單周凈回籠,主要是由於市場資金面相對寬裕、流動性需求減弱所致,上周市場資金利率繼續下行便印證了這一觀點,預計未來市場資金面仍將保持相對寬鬆的平衡狀態。
盤面上,創業板上周再創歷史新高,但成交量呈萎縮態勢,顯示創業板上漲態勢並不踏實,盡管創業板中不乏成長性的個股,但目前創業板到了只宜觀賞、不宜再追漲參與的階段。操作規則上,當前應輕大盤,輕指數,重題材、重個股,積極參與政策預期強烈的板塊個股行情,逢低介入。
本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多
本周區間 2080-2180點
本周熱點 自貿區、土地流轉
本周焦點 經濟數據
國都證券:將面臨階段性調整
上周大盤繼續震盪爬升,題材股炒作進入高潮。綜合來看,大盤逼近半年線、年線的雙重壓力位,若要成功突破,滬市每日成交需要維持在1300億元以上,否則很可能是假突破。如果反彈動能減弱,滬市每日成交持續低於900億元,市場將面臨階段性調整,題材股首當其沖,需要高度警惕。
目前,存量資金瘋炒題材股進入高潮,市場接近變盤臨界點。首先,資金面開始趨緊。上周央行終止了此前連續十一周公開市場的凈投放操作。上周央行實施“量減價平”逆回購操作,公開市場凈回籠資金370億元;此前連續十一周凈投放累計近6500億元。隨著美聯儲啟動縮減QE臨近以及中秋、國慶長假資金需求釋放,9月下半月資金面或重回偏緊局面。
其次,題材股瘋狂炒作已接近尾聲。市場熱點輪動在加快,相比資訊消費、上海自貿區等主流熱點,上周的土地流轉、新疆振興等新熱點的炒作持續性較差。從資金流向看,增量資金明顯不足,存量資金短線炒作進入高潮。一旦熱點退潮,題材股階段性調整難以避免,需要高度警惕。
本周趨勢 看空
中線趨勢 看空
本周區間 2060-2160點
本周熱點 新能源汽車
本周焦點 經濟數據、成交量
民生證券:利好預期助力 市場碎步上行 [NT:PAGE=$]
近期市場沿著5日均線穩步推高,周K線已經收出七連陽,量能也在同步放大。板塊輪動提升了市場的活躍度,創業板指數創出新高也穩定了市場人氣。本周將公布8月一系列宏觀數據,數據可能好於預期,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投資者的持股信心。
首先,8月PMI達到51%,創下自去年5月份以來的新高,說明我國制造業發展動力增強,經濟企穩跡象進一步得到印證。本周將公布8月CPI、PPI以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數據,受強降雨影響,食品價格將維持高位,但翹尾因素減弱,CPI可能比7月有所回落,PPI繼續負增長,但由於焦炭、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上漲,負值繼續收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6月同比增長創出低點8.9%后,7月同比增長達到9.7%,隨著供求端的收縮和需求端的回暖,企業盈利能力可能繼續轉好。
其次,中報披露已經結束,從2387家上市公司業績看,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2.51%,而去年上半年整體凈利潤同比下降1.51%,汽車、電力、家電、資訊技術等行業業績增速明顯。上市公司業績的增長,是促使市場好轉的重要因素。投資者可以從第三季度業績預增的上市公司中選擇一些估值較低、具有安全邊際的個股進行投資。近期的QFII基金月報顯示,新興產業成長股獲得了QFII大舉建倉,特別是TMT行業將會受到長期的關注,這也是經濟轉型和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第三,從外圍市場看,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繼續維持低利率運行,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的人數繼續下滑以及第二季度生產率增幅大幅高於初值等,都好於預期,受此提振,歐美股市開始出現企穩反彈的走勢。周邊市場的走好,也對市場形成正面的支援。
從市場運行軌跡看,短線調整的概率偏大。如果市場繼續強勢,調整可能在盤中完成,否則技術上有調整的需求。中線來看,股指已經站在周BOLL線中軌以上,周MACD在低位形成金叉,都支援市場向上拓展空間。總之,基本面向好和技術面的調整需求,對本周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能否繼續創出新高,仍需要訊息面的配合。
本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多
本周區間 2180-2180點
本周熱點 區域板塊
本周焦點 8月經濟數據
西南證券:有望跨越年線
上周大盤在站穩2100點之后,以5日均線為依托,保持盤升走勢,並逼近2150點附近的關鍵阻力位。本周將迎來經濟數據的密集披露周,影響預期正面,大盤有望延續升勢,跨越2160點附近的年線。
自上周正式批準設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之后,相關板塊在周內成為推升股指的主要力量。外電稱,中國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條件下允許在上海自貿區內人民幣匯率自由兌換,並允許區域內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同時,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已獲準醞釀設立“自貿區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周內又有喀什經濟開發區的總體規劃獲得國家批準;加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所有權確權工作有望於11月前完成等諸多訊息,顯示各項改革措施紛紛落地,將相繼付諸實施,系統性利好已經呈現。
本周將迎來經濟數據的密集披露周。9月8日海關總署將公布7月份外貿數據,9月9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8月份CPI和PPI,9月10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8月份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主要經濟數據,9月11日央行將公布8月份金融數據。以8月份PMI數據來預判,后續經濟數據將繼續釋放利好效應。
本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多
本周區間 2120-2180點
本周熱點 建筑建材、鋼鐵、有色
本周焦點 經濟數據、量能
東吳證券:市場重心有望逐步上移
上周市場小幅震盪上揚。手游、傳媒等板塊反復活躍,帶動創業板指數繼續高歌猛進;主板方面,炒地圖行情愈演愈烈,繼上周自貿區概念點燃上海、天津、重慶板塊熱情之后,上周海南、新疆等板塊亦有不俗表現。截至周五,滬綜指站上2100點上方,創業板指數逼近1300點關口。整體來看,市場信心逐步恢復,大盤重心有望繼續上移。
從今年的市場熱點來看,圍繞政策炒作的脈絡非常清晰:年初管理層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推進新型城鎮化,環保板塊應聲而起;年中文化、傳媒板塊崛起,屬於收入分配改革、消費升級范疇;創業板整體走強,符合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而隨著年末相關重要會議臨近,上海自貿區、土地流轉等重要題材被市場深度發掘,甚至關於“放開計劃生育”的政策預期也使得市場出現了“嬰童概念”,一批涉及生育、玩具類的個股大幅上揚。雖然今年大盤指數整體下跌,但是圍繞政策改革的局部行情卻十分火熱。
技術上看,滬綜指逐漸步出前期的下降頻道,短期均線多頭排列,同時成交量繼續呈現溫和放大的格局,而隨著市場熱點擴散,市場賺錢效應逐步顯現,有望進一步吸引場外觀望資金入場。因此,預計大盤適度整固之后繼續震盪向上的概率較大,操作上可挖掘具有政策想象空間的個股逢低吸納。而創業板市場上周已連漲5天,投資者應避免過分追高買入,注意把握節奏。
本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多
本周區間 2100-2250點
本周熱點 土地流轉、軍工
本周焦點 創業板
信達證券:維持震盪盤升格局
9月2日,上證指數最低下探至2078點並止跌回升,之后大盤維持窄幅震盪盤升的走勢。近日盤面主要呈現三大特征,首先,股指波瀾不驚,市場熱點異常活躍;第二,板塊表現差異較大,機械、地產、鋼鐵紛紛啟動,但持續性不長,網絡遊戲、傳媒、上海自貿區概念股持續大漲;第三,近日滬深兩市日成交金額都超過2000億,但是能量似乎難以持續放大。
目前,大盤已在60日均線之上站穩,市場已經進入相對強勢格局,大盤短線可能反復震盪,但是重心有望繼續上移。首先,目前訊息面總體偏暖,8月PMI數據顯示經濟企穩回升,上半年上市公司利潤穩步增長,有利於大盤維持盤升格局;第二,近期銀行、地產、煤炭、有色金屬等大盤股走勢穩定,回調壓力不是很大;第三,近日熱點此起彼伏,有望維持市場人氣。短期內,網絡遊戲、上海自貿區概念股有回調壓力,環保、資訊服務等板塊可能再度活躍。
本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平
本周區間 2090-2150點
本周熱點 環保、資訊服務
本周焦點 成交量
五礦證券:上行趨勢未改
就在市場的一片猶豫、質疑聲中,上證指數周線已實現七連陽,創業板指數更是創下反彈以來新高,再度更新歷史高點紀錄;自貿區、土地流轉、手游、3D列印等概念股接連表現,這是上周市場得以活躍的基礎。從市場總體表現、經濟基本面、外圍市場等情況看,當前市況已不適合用熊市思維看待,結構性行情有望向縱深發展。
從市場總體表現看,創業板已是名副其實的牛市,在其帶動下,主板和中小板部分股票也相當活躍,如浪潮資訊(行情,問診)、華貿物流(行情,問診)、中國軟件(行情,問診)等主板個股均創歷史新高,並有不斷更新高點的跡象。這在表明,市場的結構性行情特征已相當明顯,出現這種現象除了國家轉型升級大背景引導外,還主要得益於國內經濟基本面的不斷向好。8月份制造業PMI指數為51%,創下去年5月份以來的新高,並連續11個月居於50%的枯榮線之上,表明經濟回暖得以進一步鞏固,這是股市總體走穩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個股才不至於被“錯殺”,結構性行情才能得以持續,並有望繼續有縱深發展。
從外圍市場看,盡管前期有些波動,不過總體上再次企穩,並且上行趨勢未改。美國三大股指已連續三天反彈,除此之外,美聯儲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將持續溫和增長,這將使得美股繼續上揚有較堅實基礎。歐洲各主要成員國經濟恢復都比較不錯,雖然參差不齊,不過普遍維持低利率的政策,有望使該地區股市繼續向好。因此總體上講,外圍市場對A股而言出現負面影響的可能性較小。
本周趨勢 看空
中線趨勢 看空
本周區間 2060-2160點
本周熱點 新能源汽車
本周焦點 經濟數據、成交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