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公告

曹仁超:內地2015年將降息 股市不一定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1-02 12:41


曹仁超在信報財經發表專欄檢討金融海嘯發生時各國央行[微博]反應時表示,展望2015年,內地三低(低利率、低通脹率、低gdp增長率)情況仍然繼續,相信在2015年內有兩次或以上降息機會,但降息不一定使股市上漲。

2014年11月美國qe(量化寬鬆)政策結束,聯儲局利率政策終踏上回歸“正常”的漫漫長路,正是檢討金融海嘯發生時各國央行反應的時候。


美國聯儲局於2007年9月開始減息(這十分正常,因為金融海嘯的源頭在美國),到2008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已回落至0.25厘,但經濟仍未見起色,便宣布推出qe政策,可惜碰上美國總統選舉,短期出現“跛腳鴨”現象,要到大選結束,奧巴馬上臺簽了法令,2009年3月qe才正式生效。

中國人行反而先行一步,2008年11月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6.2257, 0.0242, 0.39%)刺激經濟方案,令國企股及樓價大升,因銀碼太大,不但令a股指數急升,同期內地樓價亦急漲;到2009年7月,人行宣布加息及略為收緊銀根,引發a股指數開始回落,樓價卻一升再升,至2014年才結束。

日圓雖弱 置業旅遊不劃算

英倫銀行在金融海潚后亦宣布減息,英國議會於2008年三讀通過反恐法案,冰島及其他海外存戶大量提走在英國的存款,轉移到他們認為安全的地方,期間英鎊匯價由1英鎊兌2美元跌至兌1.5美元(我老曹亦系受害者之一)。歐洲央行因擔心呆壞賬大量上升影響銀行穩健性,宣布各商業銀行必須提升資本充足率,變相進一步收緊銀根。日本銀行則沒有動作,直到2012年安倍晉三當選首相,提出“三箭政策”,刺激日股上升、日圓回落;其后,由2014年4月起,消費稅由6%上升至8%,導致2014年第二及第三季gdp出現負增長,經濟再陷衰退。

日圓匯價由2014年6月的100日圓兌1美元跌至最近122日圓兌1美元,雖然有助日本出口(但出口只占日本gdp約12%),卻不利消費市場;自銷售稅由6%上升至8%,令占gdp達76%的消費市場出現萎縮,假設日本出口上升20%,只能令gdp多2.4%;但消費市場萎縮10%,已可使gdp減少7.6%,兩者互相抵銷后,2014年日本gdp仍下跌5%!如此簡單的數學,安倍卻不懂得計算(可能已到了藥石亂投的地步)。

有人提議港人到日本置業,亦不合邏輯,日圓匯價回落20%,即使租金回報率有5厘,投資損失(以港元(7.7555, -0.0023, -0.03%)計)仍高達15%,典型的聰明笨伯行為;更何況日本已面對人口萎縮(從2007年高峰逾1.2億人,減至2050年的8000萬人),在人口減少的國家置業,期望樓價大升,是什么經濟學理論?到日本旅遊又是另一錯誤決定,因為日本酒店收費大部分以美元計算(而非日圓),近期遊客大增,大部分日本酒店宣布加價(或取消優惠)10%,造成去日本旅費開支上升不少(旅行社已宣布加價)。在日本購物要便宜多少才能抵銷酒店收費的升幅?

2015年日圓弱勢會否引發債務危機令日本樓價出現第三次回落?

應對海嘯 儲局人行可圈可點

2005年起中國面對人口紅利減少,必須大量投資“資本財”(capital goods),日本鄰近中國,應是中國經濟轉型期的受惠者,可惜,日本政府對中國采取不友善態度,形成中國在入口“資本財”方面傾向德國而棄日本,造就了過去10年德國向中國出口大增,日本生產的“資本財”卻未能在中國開拓市場。

從這次金融海嘯各國央行反應可見,聯儲局表現不俗(2007年9月道指仍在上升時已開始減息,2008年9月提出qe,只因為大選而延遲了半年才實施);人行表現出色,於2008年11月已提供大量資金救市,只是經驗不足,一下子釋出太多資金,造成內地樓價一升再升,漸與民眾購買力脫節;歐洲央行因為歐盟成員太多,“人多聲雜”,面對危機反而提升銀行資本充足率,令部分成員國出現債務危機;日本央行在1980年代末期未能及早阻止泡沫擴大,在泡沫爆破后,要到1990年6月才開始減息,2008年面對國際金融海嘯,仍任由日圓匯價一直上升至2011年76圓兌1美元水平而不采取任何行動,直到2012年安倍上臺后才有大動作。

情況有如爆血管,如在一小時內獲得急救,面對後遺症的機會可減到最小;但在24小時后才獲治理,出現後遺症的機會卻十分大。

“日本央行過去多次反應慢幾拍,真系‘救番都殘廢’;看來首相大選后應改組央行(或加強央行獨立性,毋須事事睇高官面色,以免事事慢半拍)。”

2014年12月的油價,較6月高峰期時回落超過30%(大部分美國家庭每月燃油開支高達1000美元以上,油價回落令大部分美國家庭每月多300美元用於其他消費,效果類似退稅)。近年美股上升所產生的財富效應;加上美匯指數半年上升近14%(由2014年5月的79點,上升到90點以上),令美國消費市場到處出現價廉物美的產品。上述因素相信可支援2015年美國gdp進一步上升。

2014年opec產油占全球總產量38%,這次油價回落30%,部分理由是美元匯價上升。opec如為打擊頁岩油開采業而增加opec在全球石油總產量分額,油價必須長期維持在每桶60美元或以下超過一年,因為80%頁岩油公司早已采取拋空期油作“保護傘”,一年半載低油價傷不到他們,非一年或以上才可帶來致命性傷害。只是如此一來,opec亦會好傷,大家可參考各地原油生產成本。

三廉優勢漸失 網購應運而生

1978年中國政府宣布實施改革開放政策,透過吸引外資改造中國經濟。30年過去,中國由“小農經濟”過渡到“工業社會”,農民變成工人,令內地人均收入(扣除通脹)在30年內上升不止10倍,6億中國人脫貧,亦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但好景不常,到2007年中國開始面對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工人薪金進入大幅上升時期(2007年至今每年工資升幅接近14%),2014年內地工人工資已是越南逾倍,土地成本大幅上升,加上原材料自2002年中國加入世貿(wto[微博])后,本土供應無法應付巨大需求,透過入口而牽動全球性原材料漲價!內地工廠林立,能源需求上升,造成環境破壞,工業化帶來的壞處逐步浮現。

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環球金融海嘯后,中國經濟再無法依賴出口帶動,必須進入另一新階段,才能帶領中國成為另一oecd國家。創造性的破壞自2007年10月開始,制造業“三廉”(廉價工資、廉價資源、廉價土地)優勢漸失,必須依賴消費令中國gdp保持較高增長。2009年大量基建項目上馬;再加上樓價上升,中國向消費型社會邁進一大步。和美國不同的是,美國進入消費型社會孕育大量巨型商場如sears、best buy、沃爾瑪等,中國卻迅速發展網購。透過智慧電話普及,進行網上購物、網上遊戲、網上理財、網上……。中國已成為最先進入e-tailing(網絡零售)的國家。

自2005年起,中國互聯網業務平均每年以188%速度增長,至今未見減速,目前中國互聯網用戶超過6億,約3億人擁有網上購物經驗!網上購物須物流業支援,物流業又須完善的交通網絡配合。2014年超過100萬人口的內地大城市已超過160個,高速公路和高鐵等把他們互相連結一起,令網購服務在12小時內可“送貨上門”!

“中國於2007年成為世界工廠,2014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購國家;不但如此,中國的高鐵開始向鄰近國家伸展,網購服務亦開始向全球拓展,中國由工業社會進入服務型經濟。”

中國gdp結束過去30年雙位數字的高速增長期,逐漸向年增長率6%左右減速,全球原材料供不應求時期結束,金、銀、銅、鐵、煤、石油,無一不大幅回落。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出生率一直上升,到1978年大量20歲至30歲年輕人正好被“工業化”吸收,推動中國出現連續30年的gdp雙位數增長。到2007年,這批年輕人陸續踏入55歲退休年齡,中國人口紅利開始消失。第二波人口紅利從2002年開始,透過加入wto,中國產品在海外需求大增,1978年出生的一代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2002年這批新生代開始到社會工作。由於教育水平普遍較來自農村的父母高,大部分沒有回農村的打算,便成為大城市“買樓生力軍”,在父母協助下紛紛置業,這個置業狂潮是否於2014年結束?

增長新常態 人口老化急

根據12月4日美國非牟利研究機構“城市土地學會”(urban land institute)報告,中國房地產已供過於求,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五大城市外,二三線城市地產投資處於下降趨勢,其中又以住宅下滑速度最快。在歐美國家,住房消費占中等家庭收入25%左右,在中國卻占50%或以上(上一次出現相同情況是1990年的日本,其后該國出現18年樓價回落期,目前日本住房消費仍占日本中等家庭收入30%左右)。官方公布的2014年百大城市樓價指數持續回落,連跌8個月后,平均樓價較2013年下降2.69%,看來樓價推動gdp高增長期到2014年完結,大批外國投資者開始逃離內地物業市場。

2008年10月中國面對gdp急速下滑,政府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大量基建項目即時上馬,令gdp增長率回升。隨著樓市降溫,2014年11月起再次推出寬鬆貨幣政策,引發a股大幅上升。根據《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於12月5日的分析,過去24年中國股市一直難以捉摸,通常經過長期橫行后忽然急升,出現眩目誘人的泡沫,例如2007年(目前a股指數仍較2007年10月的高點低47%),最近一次是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這次又是另一次杠桿交易商驅動下的泡沫,令a股指數一個月內上升19%,成為全球93個主要股票指數中上漲幅最大,理由是投資者猜測人行面對1990年以來最虛弱的經濟,將於2015年不斷推出刺激政策,因此大量借錢炒股票。

中國gdp增長率在習李領導下,逐漸降至年率6%是新常態。中國於2025年前將面對人口老化(一孩政策下,中國將是全球人口老化最迅速的國家),當80後(1980年后出生一代)完成置業,下一批置業者屬誰?2015年中國80後已步入35至40歲(置業高峰期),根據政府公布數字,除數個大城市外,二三線城市置業率達1.14(即平均一個家庭有1.14套住宅),2014年中國城市化已超過50%。從2009年開始,政府不斷投入資金的基建項目有不少成為大白象工程,單靠a股上升又可支援多久?

三低持續 今年有望一再減息

展望2015年,三低(低利率、低通脹率、低gdp增長率)情況仍然繼續,相信內地在2015年內有兩次或以上減息機會,但減息不一定令股市上升。

美國加息期最快亦要到2015年第四季才出現(甚至更晚),聯儲局的利率政策踏上回歸“正常”的漫漫長路。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