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純硬件和純軟件的死亡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周三刊登題為《微軟-諾基亞:硬件和軟件同時死亡》(Microsoft-Nokia: Hardware Is Dead. Software Is Dead, Too)的文章稱,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表明,硬件和軟件之間的界線已越來越模糊。業內人士預測了在這一情況下市場將發生的5方面變化。
以下為文章全文:
軟件和硬件的分界在哪裏?答案是,這已經無關緊要。谷歌以125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而微軟以70億美元收購了諾基亞手機業務。目前,我們已身處一個真正融合的世界中,形式和功能之間的差異已不復存在。軟件就是硬件,硬件就是軟件。這就是一切。
黑莓以往曾進行過嘗試,但從未達到這樣的規模。今天,只有兩個移動生態系統獲得了繁榮發展,這就是蘋果公司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我們正目睹其他廠商的衰亡和重組,諾基亞、微軟、HTC和黑莓是其中的代表者。
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以下是5點預測:
1.規模將比以往更重要
建設移動生態系統是當前時代的大規模工業項目,相關公司需要具備工程、編程、傳播和營銷等能力。蘋果公司非常善於這一任務,而谷歌的落后差距也不大。谷歌採取了不同做法,將Android系統大範圍授權給其他廠商。
通過規模效應,生態系統的建設成本將被分攤至數千萬,甚至上億台設備。這也解釋了為何黑莓在發布新款手機后凈利潤率由正轉負,而蘋果公司的凈利潤率則几乎沒有受到影響。有趣的是,過去12個月,諾基亞的研發預算比蘋果公司的42億美元還要高13億美元。
然而,目前所需的是另一種規模,即規模化的能力。這意味每家公司都需要在業務的各個方面做得更好。通過收購摩托羅拉移動,谷歌加強了硬件業務。三星已被證明是營銷大師,但仍缺乏自己的軟件平台。蘋果公司則更新了多年來几乎未變的軟件和服務平台。
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的交易很獨特,因為兩家公司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都不是非常突出。諾基亞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正在滑坡,2013年上半年僅為3%。微軟能否扭轉該業務的勢?實際上,微軟近期剛剛為Surface平板電腦的促銷活動進行了9億美元資減記。
2.谷歌和三星之間的攤牌
當前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谷歌和三星之間的關係。目前,兩家公司可以和平共處,並同心協力使Android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達到79%。至少現在,谷歌和三星仍需要對方。
[NT:PAGE=$]不過這樣的關係能維持多長時間?今年3月我們已看到了一些跡象,當時三星在紐約的Radio City Music Hall發布了新款手機。微軟和谷歌通常在這裏舉辦發布會,而目前三星的名字也與之聯繫在一起。
三星正試圖與英特爾合作開發自主作業系統Tizen,不過這款系統到目前為止尚未成熟。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使該公司在硬件領域不必再依賴三星。而對三星來,目前仍缺乏可替代Android的作業系統。預計三星最終將自主開發或收購作業系統。
3.競爭來自亞洲廠商,而非歐美廠商
黑莓、諾基亞、HTC,3年前,這些公司是智能手機市場強大的參與者,擁有很大一批用戶,都能對蘋果公司和Android生態系統發起挑戰。
然而在研究未來的競爭形勢時,最好將這些廠商拋在一邊。黑莓目前希望出售公司的部分業務,HTC正陷入財務困境中,營收同比下降了22%。
我們可以關注這些廠商:華為、聯想、中興和中國無線。實際上,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2012年曾一度排名第三。這些廠商的重要性主要在於,它們面向新興的智能手機消費者,即中國消費者。盡管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快速發展,但目前中國只有不到一半的手機用戶已經上網。
這些公司大部分選擇了Android平台,並可能繼續基於Android進行開發。不過兩年之后,中國無線旗下的酷派對市場的影響力可能就會超過新的黑莓。從長期來看,這些公司將有潛力與蘋果公司和谷歌競爭。
4.開發者失去話語權
除非微軟推出真正可以替代iOS和Android的平台,否則軟件開發者將繼續失去市場上的話語權。開發者將別無選擇,只能在這兩大平台上開發。這將進一步加強平台的實力,而Windows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5.網絡是最終贏家
近期,Verizon通信以1300億美元收購沃達豐所持Verizon無線股份的交易沒有受到太多關注。Verizon通信願意支付如此高的價格有其道理。隨生態系統的進一步發展,移動運營商將有機會向用戶提供更多數據服務,而建設移動通信網絡,進入運營商市場的門檻仍然很高。
在一個全面整合的世界中,優秀的硬件和優秀的軟件帶來的區別將不會太明顯。無論微軟未來有何表現,我們都將看到網絡中的數據流量越來越大。(維金)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