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改名背后:轉型進行時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6-24 17:52
本報記者 唐燁 蔣婭婭
上周,富智康聯合台灣運營商發布了一款廉價自主品牌智能機A5。這款手機定價在133美元,預計在7月中旬上市。這是富智康首次與本地運營商合作生的自主品牌手機,也是富智康在改名后引發業界的又一次關注。
擺脫單純代工模式、強調“智慧”的科技轉型——富智康正努力向外界傳遞出這樣的信號。
改名的背后
“士”與“智”之差,表明了富智康擺脫單純代工模式、欲謀求轉型之意。
多年來,很多人都知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iPhone和iPad都出自中國的一家企業——富智康 (原名富士康)的裝配。兩位名人——蘋果公司創始人之一史蒂夫·喬布斯和富智康總裁郭台銘之間,存在聞名遐邇的伙伴關係:喬布斯為人苛刻、喜怒無常,郭台銘同樣也十分苛求完美。
但是,在現任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的領導下,蘋果已將很大一部分訂單交給除富智康以外的供應商來做。《華爾街日報》報導,與富智康競爭的另一家供應商叫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將成為預計於今年晚些時候上市的低成本iPhone的主要裝配商。和碩在2011年才成為iPhone生商,當時還只是擔任配角,並於去年開始製造 iPadMini平板電腦。
和碩的崛起,意味富智康在生蘋果移動品方面壟斷地位的終結。這已經體現在富智康的財報中:富智康去年凈虧損3.164億美元,原因是“部分大客戶訂單疲軟”;而今年第一季度,富智康當季營收約為270億美元,同比下滑19%,創10年來最大跌幅。業內人士分析,富智康營收下滑,與蘋果的訂單被和碩拿走了不無關係。
這或許是一家代工企業早晚會遭遇的命運:當有性價比更高的競爭對手出現時,就會被老東家漸漸疏遠。富智康現在的利潤率已經從幾年前的6%下降到2%,但和碩的利潤率更低,只有0.8%。再加上代工的iPhone5頻頻因質量問題被返工,富智康更被老東家“看不上”了。
這幾年,富智康考慮過更多加入到蘋果的生中。據一位富智康內部高管說,富智康曾向蘋果提出希望在代工之外,能提供蘋果手機需要的配件生,但遭到蘋果的拒。不讓任何企業過多掌控自己的生鏈,是蘋果一貫的作風。
當然,蘋果的日子也不好過。被三星追趕甚至超越的蘋果,今年第一季度財報業績,利潤額出現了十年來的首次下滑。這意味伴隨蘋果一起成長起來的包括富智康在內的業鏈中的所有企業,都可能受到影響。
成本的上漲,是讓富智康代工模式難以為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近幾年,隨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多種綜合成本的上升,代工依附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已不再是優勢,很多代工企業被倒逼轉移出中國或在海外設廠。背負工人跳樓的陰影,富智康為工人增加工資、改善福利、加固防護網、設立心理疏導等投入不菲。這都進一步攤薄了富智康的利潤。
[NT:PAGE=$]上月底,富智康做了件頗為吸引眼球的事——由富士康國際控股有限集團改名為現在的富智康集團有限公司。對這一改名,最八卦的江湖傳聞是:“富士康”名字裡埋藏了血咒,所以要改名。然而,也有網友戲稱“換個馬甲就想終結跳樓?”來自富智康的官方解釋則是,改名為避免與其母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混淆誤導。
但外界認為,“士”與“智”之差,更表明了富智康擺脫單純代工模式、欲謀求轉型之意。其新任主席童文欣也表示,富智康更希望通過調整策略,幫助更多智能手機品牌做代工業務,降低對單一客戶的依賴。
轉型進行時
代工模式畢竟要受制於人,客戶再多樣性也只是相對從程度上減輕受制於人的情況。
不久前,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在其微博上宣佈:小米手機所有型號將不限量開放購買。雖然是限定6月8日-23日之間,但在小米手機的銷售史上也算個新方式。
這是一條頗值得玩味的微博。小米自誕生以來,走的就是手機限量供應路線。不過,說小米“饑餓營銷”是個命題,實情是能跟不上。
“手機有人買,但代工廠沒那麼多生加工。”一直是小米說不出的苦。雷軍曾解釋:“高端手機就是海鮮,任何廠商不會也不敢囤貨不賣,希望‘米粉’理解。 ”小米科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公司一直都在優化供應鏈。而最近雷軍董事長放言 “小米手機敞開賣”,正是因為缺少的能剛好被富智康補上了。與富智康的合作,對小米能的提高幫助很大,目前富智康主要幫小米代工、組裝整機。 2012年小米整體銷量719萬台,今年預計能翻番到1500多萬台,每個月都有100多萬台的能。
幫小米代工,對富智康來說,也是其為降低過度依賴蘋果訂單所邁出的一步。過去一段時間,時常能看到郭台銘拜訪各大新興品牌商。有媒體報導,去年郭台銘親自到小米公司,表示兩家的合作非小打小鬧,而是真正上升到戰略層面。可見富智康對這些新興品牌商的重視程度。
目前,富智康在內地市場已經開發了一些新客戶:比如為樂視網的智能電視代工訂單,為盛大、華為的智能手機代工訂單,攜同Firefox推出搭載火狐移動作業系統的系列平板和手機,等等。這些新興品牌商具備比較大的潛質,可能彌補蘋果訂單減少帶來的損失。
“不把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只是富智康轉型的第一步。 代工模式畢竟要受制於人,客戶再多樣性也只是相對從程度上減輕受制於人的情況。富智康的野心更大,從其近期的一些動作可見一斑:
去年3月,富智康以8.36億美元購得夏普9.88%股份,成為其最大的股東。這既豐富了其液晶屏幕生,更重要的是改變富智康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缺乏的局面。要知道,這兩者才是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向技術密集型企業轉變的關鍵。
今年4月,富智康以1.3億元人民幣買下樂視網20%股份。為樂視TV代工自然花落富智康,但代工訂單畢竟有限,富智康也志不在此,其更大的野心在於藉著樂視TV的模式進入移動互聯網、智能家居、軟硬結合等郭台銘認為的“未來”裡去。
今年1月底,在天貓商城銷售的一款品牌名為“睿俠”的電視機,更是可以看作富智康在家電市場領域的試水。據悉,睿俠是2012年鴻海旗下賽博國際控股公司與美國500強Radioshack數碼零售連鎖共同注資的合資企業,總部設於上海,主營業務是3C品(手機、電腦、電子消費品)零售及相關服務。鴻海集團也正是富智康的母公司。
[NT:PAGE=$]其實,郭台銘近來已經多次表示,僅靠代工所能獲得的利潤,不是他致力打造的商業帝國的最終夢想,實現全業鏈擴張才是最終目的。自從富智康在2009年以換股方式合併台灣第二大液晶面板公司奇美,2010年加速進入內地家電市場流通領域的步伐,現在已經劃分出五大領域:賽博數碼的加速擴點,與麥德隆集團聯手設點,以員工返鄉創業為主的“萬馬奔騰”計劃,與異業結盟的店中店,線上購物的電子商務。富智康的野心很大,只是目前很多嘗試還沒有見到成效而已。
此外,富智康還在謀求業務轉型。包括獲得蘋果授權來設計製造iPhone、iPad外殼,富智康認為個人配件將比組裝業務利潤要高得多。在台灣南部,富智康還招聘了軟件工程師,設計軟件應用程序、提供雲服務等。富智康還打算利用自身品牌生傳輸電纜、耳機、鍵盤。《華爾街日報》總結了富智康轉型的方向:一是緊盯新興品牌;二是打造品牌,獲取附加值;三是業務多元化。 “與以前只做代工不同的是,新的這些業務開始尋求品牌與高附加值。這種風格有些類似於三星,而恰恰是三星的茁壯成長,擠占了富智康下游廠商的出貨量,成為富智康轉型的間接因素。 ”
嘴角能否揚起
富智康轉型,與其說是被動地 “去蘋果化”,倒不如說是適應新格局的主動擴張。
轉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曾經,郭台銘堅稱“富士康不會涉足自有品牌”。前不久,童文欣也對外表示,不會推出自家品牌手機,會繼續與亞洲、歐美及新興市場的客戶合作,專注代工(ODM)和聯合設計製造(JDM)業務,今年會引入更多新客戶。
然而,就在改名后不久,富智康開始做自己的手機了。盡管計劃在7月中旬上市的是一款低配、廉價的智能機,而且目前還只在台灣市場“試水”,但消費者依然看好。有網友發帖稱:“按照富智康的設計生水準,這款手機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
“這是富智康首次為本地運營商生自有品牌手機,也意味他們正在嘗試多樣化經營,並不僅僅是手機代工廠。 ”申銀萬國IT行業分析師稱。富智康的這一新嘗試,正趕上了公司的改名,“或許,只是巧合而已”。
回顧當年,與富智康同時崛起於台灣電子代工市場的 “老朋友”,如宏鸉、明基、華碩等等,早已先后開創了自主品牌。1992年,宏鸉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提出了“微笑理論”,他認為價值最豐厚的區域,集中在價值鏈的兩端——研發和市場。製造僅能賺取微薄的利潤,卻還要承擔高風險。於是,不少台企都與施振榮一樣選擇了向自主品牌的轉型。只有富智康一直堅守在“微笑曲線”的底部。
這麼多年,郭台銘真的不曾動心嗎?邏輯並不複雜。因為早期的代工市場屬於買方市場,代工企業多,其服務的品牌,如索尼、蘋果、惠普等,均十分強勢。為了防止與客戶發生競爭關係,富智康一直選擇不涉足自有品牌。
而今,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自身資源,對於富智康的約束條件都已經發生了改變。一方面,包括蘋果在內的買家,強勢大不如從前,在i-phone5的銷售市場上,蘋果遭到了三星等競爭對手的猛烈攻勢,有被趕超之勢。相比之下,小米、樂視、盛大等業界“新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則利好消息不斷,風頭正盛。另一方面,富智康基於多年服務大品牌,其技術優勢、經驗累積,又都是這些 “新人”們所倚重的。這樣一個新的市場格局,無疑讓富智康有更多掌握主動權的機會。因此,也有業內人士稱,富智康借改名契機的轉型,與其說是被動地“去蘋果化”,倒不如說是適應新格局的主動擴張和佈局。
富智康不再固執地堅守,而是向“微笑曲線”兩端邁進。在研發上,富智康從來都不缺資源和能力,尤其是成為夏普最大股東之后,富智康也就擁有了全球最領先的液晶面板技術。而在另一端——市場的開拓上,郭台銘佈局渠道的消息,也從來沒有間斷過。有人說,富智康改名,選擇了一個“智”字,是別有用心的,向市場傳遞了其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智造”謀篇佈局的新思路。
轉型已經起步,富智康的 “嘴角”何時能夠高高揚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