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張軍擴: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 需明確政策走向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訊 9月5日,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屆“金融街(行情,問診)論壇”隆重召開,論壇邀請國家相關部門及北京市領導、一行三會領導、金融機構負責人、經濟學家以及企業界人士等,以“中國金融業改革與發展”為主題做進一步深入研討,以促進新形勢下我國金融業的穩健發展,為世界和中國金融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前瞻性的思想和政策選擇。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為大會致辭並做主題演講。

  他認為當前經濟形勢沒有必要太悲觀,對今後一段時間內的發展也沒有理由過分樂觀。在這個經濟市場比較偏緊,經濟增速回落的大背景下,經濟結構也應該有一些比較積極的變化。全面來看,他認為對當前經濟形勢總體平穩的判斷是不過分的,所以也沒有必要過分的悲觀。而“十二五”把轉變發展方式作為主題和主線,結構調整不可能不回落,經濟增長不可能不回落,這是正常情況。他也提出了經濟過多下降會帶來的最主要的三個經濟風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

  以下為演講實錄:

  張軍擴: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

  我非常高興,非常榮幸來參加2013金融街論壇。會議給我安排的題目是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全年的展望,我看到這個階段只剩下15分鐘左右的時間,為了不耽誤會議整體的安排,我想還是盡可能的按照時間來,盡可能的講一些基本的觀點,很難全面的展開。

  從去年以來,大家對這個經濟形勢的判斷是跌宕起伏。今年8月份中旬之后,匯豐PMI和國家統計局PMI公布之后,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樂觀浪潮。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從去年四季度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估計,認為我們今年四季度已經到了一個低點,從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就會有明顯的回升,到了一季度之后情況不是那么樂觀,大家寄希望於二季度,二季度出來之后情況也還不是那么明朗,所以悲觀情緒蔓延。到了8月份之后,所以情況不是很樂觀。我想這樣一個起伏,主要是我們很多判斷沒有能夠比較全面的看待當前的經濟情況,也沒有能夠從中長期比較深層次的角度來認識我們當前面臨的問題。如果有這樣一個全面的中長期和深層次的分析的話,我個人的看法,我們是這樣一個總體的判斷,就是對當前經濟形勢我們沒有必要那么悲觀,對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也沒有理由過分的樂觀,所以我總體就是這么一個判斷。 #JRJ分頁符#

  第一我認為應該比較全面的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

  我們知道,從經濟學角度來講,我們全面看待就是我們一直講的四角,至少要看經濟的增長、物價的情況、就業的情況和進出口的情況,在現階段還要看一下我們結構變化的情況。從這五個指標上來看,增長速度比起前些年是明顯的回落了,這一點是明顯的,具體數據我就不講了,因為時間的關係。就業方面來講,我們上半年的情況,如果從總量上來講,就業的情況,就業需求/求職人數倍數還是大於1的,總的來講,對勞動力的需求還是大於供給,當然這里面有很嚴重的結構問題。居民收入的情況也還是在比較穩定的增長,雖然增長率有所回落。物價和市場這方面的情況大家都看到,具體數字我不講了,基本上也還是保持一個穩定的情況。國際收支我們還有1千多億的順差,當然這個形勢比較復雜,不一定順差大就是好事情。從這幾個方面來看,再加上經濟結構調整,應該說從上半年,我們也是到了很多地方調研,雖然我們經濟結構的調整還沒有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但是應該說在很多方面,我們看到了一些苗頭,包括內外需的結構,投資消費結構,投資內部的結構,消費內部的結構,我們幾次產業的結構,能耗水平等等,包括城鄉區域結構,這些方面也都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在這個經濟市場比較偏緊,經濟增速回落的大背景下,經濟結構也應該有一些比較積極的變化。全面來看,我們認為對當前經濟形勢總體平穩的判斷是不過分的,所以也沒有必要過分的悲觀。

  第二為什么經濟速度會這樣下行?

  我覺得中國經濟現在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增速的下行,怎么去看待這個下行?我覺得確實是有周期性因素、結構性因素、短期因素、長期因素非常復雜的組合,形成了這樣一個結果。首先我們看看它和周期性因素是什么關係,大家知道,我們的工業增加值從2008年以來增長的軌跡,上一輪的增長就是(PPT)最前面往下下來的,2008年是增長,大家可以回憶,2008年上半年,7、8月份的時候問題已經非常嚴峻了,工業增長速度雖然很高,但是已經難以支撐了,結構矛盾非常突出。當時的物價水平已經超過8%,所以我們當時面臨的是一個非常嚴峻得要進行結構調整的局面。由於金融危機的出現,所以采取了大力度的刺激措施,大家可以看到2008年底,2009年之后的軌跡,刺激上去之后,由於國際上一直是處於金融危機當中,需求是疲軟的。所以我們為了保增長,一直采取了刺激需求的政策。所以我們結構的調整一直沒有能夠進行,同時由於國際市場的疲軟,經濟增長一直處於下滑的狀態。所以我覺得實際上還是處在上一次下滑的這樣一個周期,是一個非正常的周期當中,采取了一個臨時的措施,我們需要考慮這樣一個背景,特別是國際市場這樣一個制約的背景。還有一個背景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經濟發展的結構矛盾以及轉變發展方式的需要,我們內外需的矛盾,投資消費的矛盾,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不協調的問題,以及我們現在各種成本在上升,競爭力在減弱,我們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已經使得我們這個老的模式難以維系,所以才會出現我們“十二五”的時候把轉變發展方式作為主題和主線,領導講話講到刻不容緩和當務之急,我們必須要把這個事情作為一個頭等任務來抓。但是結構調整不可能不回落,經濟增長不可能不回落,所以這也是一個正常的情況。 #JRJ分頁符#

[NT:PAGE=$]

  這幾年國內外一直在討論中國經濟增長階段轉換的問題。有很多這方面的分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兩三年以來也有這方面的研究。當然大家對增長階段轉變的分析有不同的角度,有的主要是說你收入水平以及所決定的需求結構,比如說我們在前一階段對於基礎設施需求量很大,消費者最需要的是住房、汽車這樣的需求,到一定階段這個需求會減少,所以增長率會下降,這是一種分析。另外一些分析,比如說從技術前沿,越接近技術前沿,你的后發優勢就越小了,所以你需要創新。這樣在沒有大創新的背景之下,增長就會放慢,這也是后發國家的規律。從我們各種要素供給的情況,包括比如說勞動力已經到了劉易斯拐點,還有其他一些資源環境的約束,從這樣一些角度各種各樣的分析,我們梳理了一下不下十多種。但是不管哪一種分析,都認為我們現在要想維持9%到10%的速度是很難的,恐怕由於這樣一些增長階段性的變化,我們的增長潛力下降,在7%到8%這樣的潛力,當然有的可能判斷不太一樣,有的會說6%到7%,有的說7%到8%,這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因素。從中長期考慮,大家還知道我們在十八大的時候確定了到2020年是翻一番,就是年均7.2%,“十二五”確定的目標是7%,所以和我們中長期的目標也是銜接的,2013年我們確定的目標是7.5%。從這樣一個中長期背景來講,一方面由於我們增長潛力的下降,我們是不能快的。由於我們面臨這樣的結構矛盾,我們需要進行結構的調整,所以我們也不應該以更高的速度。所以在7.5%今年這樣一個增長速度,應該是符合我們現階段這個結構調整要求的。所以說我們現在這個增長速度還處在預期合理的區間之內,我認為這個判斷也是恰當的。

  第三為什么政府不能容忍增長速度過大的回落和下降?如果過多的下降會帶來經濟風險,或者不必要的損失,我個人擔心的最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財政和金融的風險。我們現在還是一個粗放的發展模式,各級政府的財政還是大量的依靠增長的速度,所以增長速度的回落會對財政增加很大的壓力,大家都知道,今年上半年中央財政的增長只有1.5%,而支出是8%,地方財政增長是13%多,支出是11%多。但是地方財政的支出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比較好,下半年今後一段時間會不會持續這是一個問題。如果下降得太多,就會對財政形成很大的壓力。是大家一直議論的財政的債務風險問題,一方面財政收入的下降會減少政府償債的能力,另外一方面,經濟的回落會影響房地產市場,會影響政府在土地收入、房地產交易收入方面的收入,所以也會對債務風險形成很大的壓力。這是一個擔心,假如說速度回落過大的話,就會在這方面造成比較大的問題。

  二是結構性失業的問題。我們剛才講了,總量上應該問題不是很大,但是結構還是比較突出。我們有一年700萬的大學生,這是一個問題。另外現在隨著經濟的回落,一些產能過剩的行業開始調整,也有一些大量辭退人的問題,中小微企業由於受到各種資源和成本上升的壓力,也有裁員的情況。再加上我們現在消費這方面,雖然我們落實三公,落實八項規定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在短期內有一個調整的過程,消費結構的調整也帶來一些服務行業裁員的情況。所以如果經濟下降回落比較猛的話,也就是結構性失業問題就會比較突出出來。#JRJ分頁符#

  三是我想大家很少講到這個情況,我覺得這其實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我們這個經濟速度的回落有中長期的結構矛盾,也有短期循環因素的影響,如果說回落形成悲觀情緒,經濟下降可能會到不應該到的低谷,這樣就會對我們的生產力造成很大的破壞。其實很多產業我們並不是絕對的過剩,而是在景氣循環到了一定的時候,它可能會是相對的過剩。所以我們要防止經濟過度的下滑對生產能力造成過度的破壞。

  第四是下半年及全國經濟運行環境及增長趨勢。

  從國際上來講,如果分析一下美國、歐洲、日本的情況,以及新興經濟體方面的情況。總體上來講,我認為是會略有改善。預計今年的出口情況可能搞得好的話會達到去年8%的水平,搞得不好的話可能也會稍微低一些,是7%到8%這樣的水平。對於固定資產投資這一塊,我們覺得還是難以有明顯的改善。因為固定資產投資我們一般分析三大塊,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工業設備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基礎設施投資今年以來雖然政府有很大的推動,但是由於受到現在債務過大,財政風險擔憂過大的影響,很難有大的起色,工業設備投資我們近年來是比較慢的,由於結構矛盾沒有明顯的改善,所以這一塊也很難有明顯的起色。房地產投資這一塊現在看來還是比較火的,但是上半年購地總量是比較少的,而且從我們調查了解的一些企業的情況來看,房地產商對下一步市場還是比較謹慎的,也很難有大的起色。消費這一塊總體上來講還是比較穩定,今年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幅都在下降,所以這個可能也會有一些影響。

  前一段時間我們也到不同的區域做了一些調研。從區域的情況來看,各地增長的熱情還是很猛的,增長的呼聲很高,特別是西部地區。我最近剛從貴州回來,好像還是熱火朝天的。總體來講,東部地區、東北地區增長相對比較穩定,增速比較低,但是回落得也比較小一點。而中西部地區增速現在普遍還高於東部和東北地區,但是回落的幅度也比較大,今後波動可能也會是比較大的,因為這里面產能過剩的問題也是很突出。這是對下半年經濟環境的一個客觀的分析,所以從下半年的情況來看,總體來講下行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JRJ分頁符#

  第五下半年經濟政策走向。

  最近兩位領導,習總書記和克強總理都在不斷的表述政策的走向。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三句話:一是不放松,要鞏固調整的成果,或者要推進結構的矛盾。因為結構矛盾非常突出,不可能采取大力度的放松需求或者是刺激需求這樣的政策。二是要穩住底線,就是說如果說經濟下行下到7.5%以下這樣的水平,就會采取一些措施,而這些措施盡可能的是能夠把短期擴內需和長期調結構,增強今後發展的后勁,能夠盡可能結合起來。我們今年上半年到各地去調研,還是發現我們還是有很多這方面的潛力,就是現階段需要投資的地方還是很多的,還是能夠有很多項目把短期的擴內需和中長期的發展能夠結合起來。三是在這個基礎上來推進改革。

  由於時間關係,我就非常簡單的把基本的觀點講一下。從分析以上這五個方面的因素考慮,我們對當前和今後一個總的判斷,我覺得現在PMI的回升主要是與政府穩增長政策以及預期的變化,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及出口這方面的好轉這個短期因素相關的。從中長期來看,我們面臨的結構矛盾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相關的改革也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我們現在這樣一個擴內需的方式總體來講還是一個傳統的方式,各地現在大干快上的勢頭也還是一個老的發展模式。特別是我們解決產能過剩,推進結構調整,如果我們在一些關鍵的改革方面沒有突破性的進展的話,這個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這些結構矛盾沒有根本改變之前,我們很難預期經濟有一個比較健康的回升。從政府政策的角度來講,也是會像我們剛才講的,也是盡可能的保持既不能讓它下來太多,但是把這個市場搞得太棒,也不利於結構的調整,所以也不會采取過多的促進需求回升的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預期一個非常明顯的回升,所以就是我剛才講的,我們如果采取一個全面的和具有中長期眼光的分析的話,我們對當前的情況沒有必要過分的悲觀,對今後一段時間的回升也沒有理由過分的樂觀。根據國務院發展中心的研究,在調控措施比較得當的情況之下,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7%到7.5%這樣的水平,CPI漲幅可能會控制在3%以內。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