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澳洲選民的抉擇-美國或中國?
鉅亨網編譯潘天佑 綜合外電
這次澳洲大選唯一引起爭論的國際議題就是敍利亞局勢,總理陸克文想要利用這議題來突顯對手阿博特 (Tony Abbott) 缺乏國際經驗形像。不幸的是,澳洲選民在 9 月 7 日的大選所面臨的最重大抉擇,不是陸克文與阿博特之間該選誰,而是美國與中國之間,澳洲要靠向哪一邊。
沒有比如何在兩大強權之間保持平衡這件事,更能影響澳洲的未來。若阿博特如民調顯示的那樣,贏得大選,他如何在澳洲最堅定的盟友,與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之間保持平衡,將決定他領導的政府與他的國家的命運。
這樣澳洲政府來說是全新的挑戰。數十年來,澳洲領導人一直依賴美國來維持亞洲的穩定,及澳洲的安全。而美國也回報澳洲,在區域問題及其他議題方面,無條件地支持澳洲。只要做為澳洲農產品及礦產最大顧客的亞洲國家,對美國的領導地位沒有異議,澳洲與美國之間這樣的關係策略就能運作平順。可是,現在一切在改變中。
經過數百年來的折騰後,中國即將重返其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財富就是力量,現在的中國對亞洲的西方勢力所構成的巨大挑戰,是從歐洲人定居澳洲以來,前所未有的。
與此同時,中國也已成為澳洲經濟成長的最大動力來源。今年第 2 季,35% 的澳洲出口是輸往中國,比率是 5 年前的兩倍。澳洲重量級的財經雜誌 Financial Review 幾周前指出,這是 1950 年代來來,澳洲首次如此地依賴單一一個貿易夥伴。
潛在的緊張關係
當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開始公開挑戰美國在亞洲的主導地位,要求在區域議題上與美國平起平坐,雙方潛在的緊張關係開始表面化,並變得尖銳起來。應付中國的崛起,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重返亞洲」的策略,而中國為了反擊,則不斷在領土議題上表現出強硬的態度。
在中美兩國逐漸升高的敵對氛圍中,澳洲處境為難。一方面,美國重申需要澳洲的支持,8 個月前,歐巴馬總統就是在澳洲坎貝拉發表的演說中,提出美國重返亞洲的策略,並同時宣佈美軍將駐守澳洲達爾文港,這是二戰後美軍首次駐守在澳洲領土。
在中國對美國的駐軍計劃表達不高興後,澳洲當局即立做出回應,表示並沒有開放更多美軍基地的計劃,並且在今年發表的國防政策白皮書中,用辭小心翼翼,以避免觸碰到北京當局的敏感神經。其後,中國稱澳洲為「策略性夥伴」,以回報澳洲的善意。
澳洲兩黨的領導人都不斷重申,澳洲不需要在美國與中國之間,選擇其中一個。想當然爾,澳洲人並不想要做這樣的抉擇。澳洲未來的安全與繁榮,就取決於它能否在最重要的盟友與最大的貿易夥伴之間保持平衡。(接下頁)
[NT:PAGE=$]可是澳洲必須做出的抉擇,並不取決於澳洲領導人的心意,而是由中美兩國的意志所決定。中美兩國一旦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比如為了釣魚台問題,澳洲都會立即受到來自兩方面的壓力,美國會希望澳洲派兵參於戰鬪,而中國則會叫澳洲不要插手。不管怎麼做,對澳洲來說都是災難。
唯有當中美兩國能解決他們之間的糾紛,並建立起一個新的、穩定的雙邊關係,澳洲才能避免這樣的災難,並確保一個和平安穩的未來。然而必須面對的事實是,面對中國的崛起,只有當美國願意包容中國在區域問題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時,澳洲才能免於被逼在中美兩個間做出因難的抉擇。
權力分享
美國這麼做並不表示美國必須、或應該把在亞洲的主導權讓予中國。可是卻是表示,美國須願意與中國分享在亞洲的領導權,而中國也須同樣願意分享權力。這表示,澳洲必須敦促美國與中國達成這樣的協議。
並不是每個澳洲人都滿意這樣的做法,可是若不是這樣,而是澳洲做為美國盟友,被捲入與中國的衝突中,那對澳洲來說,就會是苦難的開始。更何況,美國最終將無法贏得對中國的戰爭。
若阿博特贏得大選,這就是他必須做出的抉擇。保守派的阿博特本能上會無條件地支持美國一切的做為。可是阿博特也有務實的一面,從他在敍利亞議題上所表現出來的謹慎與存疑的態度,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做為一個保守派政治人物,阿博特即使對美國稍微保持一點距離,也比較不會受到懷疑與政治上的攻擊。
也許阿博特真能應付這樣的挑戰,在全球政經中心往亞洲移轉的世紀浪潮中,順利帶領澳洲航向繁榮穩定的未來。若真要如此,阿博特的第一步就是要坦白地告訢美國,澳洲對於美國在亞洲所扮演的角色,有什麼看法。
澳洲應該直接了當地告訢對美國,它想要美國繼續在亞洲發揮重大的影響力,可前提是,不能升高與中國的對峙。而美國也該考思,如果可能的話,美國未來在亞洲應該扮演的什麼樣角色,而又被中國所接受。這樣美國來說,並不是很中聽的話,可是美國人把阿博特當成親密朋友,會願意傾聽他的話。這就是所謂的親密朋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