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中石油不爭氣滬指大跌63點樂視網給力創業板指二連陽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石油不爭氣滬指大跌63點樂視網給力創業板指二連陽

每經記者朱秀偉


歷史從來不會重複,但往往驚人相似。

2008年6月10日,當年端午節後第一個交易日,滬指暴跌7.73%;2013年6月13日,今年端午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受熱錢流出亞太市場的影響,滬指大跌62.54點,重挫2.83%。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雖然同樣是大跌,但與以往滿盤皆墨不同的是,昨日市場結構顯著分化,以中石油為首的大盤股被用腳投票,股價創歷史新低;以樂視網為代表的創業板新興產業個股還在繼續創出歷史新高,並帶動創業板指二連陽。

那麼,投資者關心的是,暴跌後市場何去何從?而資金“抓小放大”的格局是否將會延續?

“端午劫”重現滬指失守年線/

2008年6月7日,央行突然宣布上調存准率1個百分點,當年6月10日是端午節後首個交易日,當日滬指暴跌7.73%,之後5個交易日均收陰。2008年6月,滬指累計下跌20.31%。

5年後,“端午劫”重現。

昨日早盤,滬深兩市雙雙跳​​空低開並迅速跳水。“暴跌在預料之中,市場對假期利空消息集中釋放。”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表示。

9時42分,滬指年內新低2161點迅速告破,午後一度跌至2126點,跌幅近4%。最終滬指收跌2.83%,深成指跌3.78%,均創出年內新低,滬指年線被一舉跌穿。

從個股情況來看,兩市20只個股跌停;從板塊來看,水泥、有色金屬、金融、煤炭和房地產成為領跌板塊。

“昨日大盤出現重挫,主要是諸多利空共振所致,一是5月宏觀經濟數據差於預期;二是IPO重啟預期衝擊;三是國內銀行體系缺錢導致資金價格高企;最後是外圍下跌。 ”翼虎投資總經理餘定恆如此分析。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師表示,“5月經濟數據讓大家存在一個擔心,國內經濟到底是弱復甦還是已經衰退了?”

機構呼籲證監會限制IPO額度/

昨日市場暴跌,IPO重啟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原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市場對此存在較大分歧,有分析人士認為,改革不徹底,新股發行體制不合理。

“新股發行體制不合理是最大原因,包裝甚至造假上市、"三高"發行、大小非輪番套現,數万億資本在一二級市場套利嚴重挫傷了普通投資者的積極性。研讀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徵求意見稿,如果嚴格執行,會遏制"三高"發行,但缺憾是缺少每年新股發行額度限制。”一位深圳知名投資人在近日舉行的一場機構內部交流會上,呼籲證監會公佈每年新股發行的額度。

“看看非金融AH股平均一倍以上的差價就知道,為什麼國內資本更願意選擇A股發行,如果不限制擴容節奏,AH股將加快接軌。新股停發了9個月之久,我們相信管理層也看到了,要維持市場供求生態平衡才能使市場穩健發展。預計新股開閘後發行節奏不會太快,如果年均在3000億元左右,市場還是可以承受的。管理層心目中應該有個市場可接受的發行額度計劃,但如果不明說,投資者還是心存芥蒂。”上述投資人認為,“A股孱弱,如果每年新股發行額度公佈,大家會心中有數;如果不公佈,對投資者而言就是不確定性,IPO就是壓在投資者心中永遠的大山。”

中金:美聯儲近兩月難收緊/

除IPO重啟預期之外,銀行間流動性趨緊被認為是下跌的另一個原因。央行6月13日未進行任何公開市場操作,對於資金緊張局面,央行並未施以援手,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二季度季末的到來,市場流動性還將面臨考驗。

昨日,日本股市再度暴跌6.35%,日經指數5月底以來最高下跌已超20%,此外亞太股市繼續普跌,分析人士認為,這對於歷來跟跌不跟漲的A股而言形成拖累。

對於全球股市的下跌,中金公司海外市場策略最新觀點認為:“一是前期全球股市普遍漲幅較大;二是近來公佈的經濟數據缺乏亮點,尤其是本周公布的中國數據;三是歐債問題有抬頭的跡象,包括希臘或需要再次進行債券重組,德國討論ECB支持市場的政策是否合法等;四是市場預期美聯儲將縮減QE的資產購買規模。最後一個原因,即美聯儲的政策走向,是引發市場下跌最大的原因。”

不過中金判斷,擔心美聯儲縮減QE購買規模仍然太早,“美聯儲很難在近期(6月和7月的議息會議)真正考慮收緊,而至少需要等到今年9月議息會議。”

中石油見新低樂視網逆市創新高/

昨日雖然四大指數齊跌,但創業板指僅微跌0.08%,而且日K線上已出現二連陽,創業板指和個股的一枝獨秀,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有投資者通過對比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傳統行業無人問津,繼續被拋棄,比如中國石油(601857,收盤價8.11元)就在昨日創出歷史新低,一度跌至8.03元;而以樂視網(300104,收盤價26.36元)為首的新興行業個股卻在暴跌中創出歷史新高,成為暴跌中的一抹亮色。

“不論中國經濟轉型能否成功,但在A股市場結構的轉型早已經開始,傳統行業被拋棄,估值與國際接軌,而新興行業將不斷壯大。”昨日盤後,一位私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此分析。

昨日,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市場人士均認為,在經濟前景依舊不明朗的背景下,代表未來方向的新興行業高成長股依然會受到追捧。

然而,IPO重啟臨近、估值高企、產業資本減持等都是新興行業個股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但斌就在微博上感嘆:“看看3字頭比比皆是的動態市盈率100倍以上的股票,還能漲,覺得不可思議。”

雖然創業板一枝獨秀,但畢竟滬指和深成指雙雙大跌,那麼之後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

餘定恆認為,“市場仍將維持弱勢震盪,不會單邊下跌,(滬指)短期不會擊穿2000點。”昊富投資黃詠則表示,滬指要下探至2000點左右。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鏑認為,此時依然在風險釋放中,短期應規避風險。

另一位私募則關注到暴跌中成交額不足的問題,他認為,滬市成交不足800億元就砸到接近2100點的位置,說明目前點位對於場外資金並無吸引力,他同時建議投資者,警惕有融資買入量較大的個股風險。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