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鐵甲時代:機器人“生意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22 08:25


馮書琴

誰都不用懷疑,中國的機器人利用時代就要到來。


富士康的百萬機器人計劃仍在繼續,然而,國內有機器人使用計劃的公司遠不止富士康,自富士康機器人計劃公開以來,機器人已然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並使用。來自專家的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國內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在汽車,機械製造等企業。

據記者了解,機器人應用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在華汽車生企業所接受,寶馬、比亞迪、上海通用、上海大、廣州本田、長安福特等多個國內外領先汽車製造商的生線上都已廣泛應用機器人技術。

中聯重科董事長助理劉小平表示,引進機器人可以改變原來的生模式,也是國家對裝備製造業提升製造技術的要求。

“國家對職業健康與安全要求的提高、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增加,以及機器人製造和應用的不斷推廣,中國市場機器人的利用高潮一定會來到。”劉小平說。

機器人使用潮

“富士康此次百萬機器人戰略,可能引發一些在華生企業效仿。”

富士康機器人去年已經開始上崗工作,每台成本約14萬,而相應生線上工人也隨之大幅減少。

來自研究機構對724家機器人用戶的統計分析顯示,大機械行業(機械製造和汽車工業)用戶共有467家,占用戶的65%;電子電器和郵電通訊業用戶有92家,占用戶的13%。

中聯重科董事長助理劉小平對本報記者表示,引進機器人是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趨勢,大量繁重、單一甚至危險的作業由機器人完成,可改善工人的作業環境,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實現品自動化、智能化生,機器人的成功引進,可以大幅提升品的質量和生效率。

本報記者了解到,2012年,中聯重科沅江工業園從德國徠斯引進2台用於攪拌筒內外焊縫的焊接機器人,耗費資金共計500多萬元人民幣。此外,其在位於長沙麓谷的工業園也引進了約20台焊接機器人(其中德國徠斯4台),6台搬運機器人。[NT:PAGE=$]

上述人士介紹,與人工作業相比,機器人作業的具有很強的替代性,“比如說的攪拌筒內焊縫焊接機器人,它可以一次性完成一條長5m左右的空間螺旋曲線的焊接。凡是關鍵的焊縫,均可實現機器人的焊接。”

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機器人在工程機械製造領域除用於焊接環節外,還將被用於裝配、涂裝、搬運等各相關領域。同時,中聯重科在未來會在更多環節引進機器人作業,僅沅江工業園將繼續引進攪拌筒焊接機器人、表面涂裝機器人、葉片壓型搬運機器人等。

除此之外,據本報記者了解,近期,寶馬集團與全球工業機器人製造商ABB簽訂了2400台機器人的訂單,據了解,這些機器人將應用於寶馬工廠的搬運、涂膠和點焊工序。而長城汽車也已配置了1200名機器人,僅哈弗H6生就配備了100余台,這些機器人平均售價5萬美元,大規模的採購機器人也讓其生線上的焊工人數從1300人降到了400人。

據本報記者了解,包括奔馳、奧迪、上海通用、上海大、廣州本田、長安福特等在內的多個國內外領先汽車製造商的生線上都已廣泛應用機器人技術。

“隨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以及對品精密化要求的不斷加大,富士康此次百萬機器人戰略,可能引發一些在華生企業效仿,從而掀起機器人替代人工的高潮。”機械分析人士王博說。

機器人時代來臨

到2014年,機器人的成本或將低於人工。大規模的製造和使用機器人將成為可能。

資料顯示,工業機器人主要分為三大類,一類叫工業機械手,操作各種作業;一類叫移動機器人,仿製“腿”的部分,在物流倉儲中進行一些自動傳輸的工作;第三類叫潔凈機器人,在極端或危險的環境下工作。

據本報記者了解,富士康目前使用的機械臂,每個成本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機器人的成本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機械臂連續作業時間相當於工人的三倍,一旦收回成本后,就可以創造大量利潤。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從成本上看,不管是機器人還是機械手,製造和維護成本依然高於人工,而且隨品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機器需要不斷隨品進行調試。濰柴從近幾年開始引進機械手,主要用於冷加工中翻轉機體、曲軸箱等,裝配車間中則主要是自動機械手翻轉缸蓋,裝配缸蓋。

來自波士頓諮詢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考慮到人民幣的升值因素和美國工人相對價高的勞動生率,到2015年,中國製造業的凈勞動力成本將與美國相當。同時,有業內分析,到2014年,機器人的成本或將低於人工。這意味大規模的製造和使用機器人將成為可能。[NT:PAGE=$]

目前,國外機器人自動化生成套裝備已成為自動化成套裝備的主流以及未來自動化生的發展方向。

深圳萬利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立沖認為,國際的製造企業早就在多年前實現生的自動化和機器人化,“只不過像富士康和比亞迪這樣的企業發現用人手更便宜,因此用便宜的人工把用自動化和機器人但需要面對高折舊的對手逼走,不過現在人手在中國也走不通了,還是要走日本和美國企業的老路”。

數據顯示,200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僅為3500多台,其中以點焊、弧焊、噴漆、注塑、裝配、搬運、衝壓等各類機器人為主,而到2011年這個數字已經躍升為7萬多台,其中,2011年,日本發那科、德國庫卡等公司在中國的機器人銷量增速均超過100%。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