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憂:美削支恐釀食安倒退 反應須加快 防蓄意下毒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13 15:39
香港《文匯報》報導,專家估計,食物傳播疾病在美國每年造成逾 3000 人死亡、近 13 萬人染病及 770 億美元 (約 5973 億港元) 經濟損失。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發表報告,呼籲美國有必要加快應對食物安全危機。
報告作者努佐指,美國不僅要防範自然的食物傳播疾病,亦要警戒黑心商人及蓄意下毒的不法分子。然而,有分析擔憂美國本月初自動生效的削支機制,可能令食安規管不進反退。白宮文件顯示,自動削支機制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 可能削減食物工場巡視 2100 次,食安堪憂。
俄勒岡州 1984 年有團體為影響地區選舉選情,蓄意在沙津吧投放沙門氏菌,造成多人染病。恐怖組織「基地」 2010 年威脅在美國的酒店及餐廳沙津吧和自助餐下毒,引起當局關注。努佐指,蓄意下毒與自然爆發的食物傳播疾病初期跡象幾乎一樣,故衛生部門能否把關,將影響疫情規模。
努佐強調,應對食物傳播疾病的關鍵在於速度,當局愈快偵測源頭,產品便盡早下架,阻止民眾受感染,防止疫情擴散。報告亦建議衛生部門應建立交流平台,交換食安資訊。
近年各地嚴重食物安全問題事件簿
美國
2011 年 7 月:科羅拉多州「詹森農場」哈密瓜受李斯特菌感染,病情 9 月擴散至 25 州,造成 30 人死亡,是美國 1970 年以來最嚴重食物安全事件之一。官員透露於事件爆發 6 日前,詹森農場曾通過由外判合約商進行食品安全測試。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 當時指,事件反映美國全面實施《食品安全現代化法》(FSMA)的必要性。
2009 年 1 月:爆發花生醬受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事件,造成最少 45 州 677 人染病,逾 1100 種產品回收。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DC) 追溯感染源頭至佐治亞州一間加工廠的花生醬,該廠其後自願停產。調查人員發現,工廠母公司在 2007 年至 2008 年間,曾將內部檢測出含沙門氏菌的產品推出市場。
德國
2011 年 5 月:爆發蔬果受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造成多人死亡,鄰國以至美加亦有零星病例。德國官員最初誤報受感染蔬果來自西班牙,令西國出口業蒙受巨額損失。
2011 年 1 月:多家農場飼料遭致癌物二噁英污染,近 5000 家農場被勒令關閉,約 10 萬隻雞蛋被銷毀。當時有消息指,大量受污染雞蛋已出口至荷蘭。 (接下頁)
[NT:PAGE=$]
日本
2011 年:「311」大地震引發核災,福島縣農產品輻射遠超日本《食品衛生法》設定的標準,其後茨城牛奶及東京一帶自來水驗出輻射,導致日民搶購樽裝水。多個國家地區政府限制或檢驗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水平,日式食品銷量大跌,香港的日本食品及餐廳生意大受影響。
2008 年 9 月:日本「三笠食品」等食品公司被揭發涉嫌非法出售殘餘農藥超標及發霉的工業用大米,導致大阪、京都、熊本、奈良等全國 24 個都府縣 370 間釀酒、點心、配膳等相關企業受損,數以萬計消費者受害。轉售「毒米」的中介商、 54 歲的中川昭一不堪輿論壓力, 9 月 16 日晚在家中自殺。
台灣
2011 年:爆發「塑化劑風波」,台灣原料供應商為降低成本,用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DEHP)代替精製食用棕櫚油,製作果汁、飲料、果凍常見的起雲劑。台灣「衛生署」 2011 年 4 月例行抽檢時發現問題,影響範圍由飲料商品擴至糕點、麵包和藥物,大量飲料被勒令下架。塑化劑風波涉及台灣出口食品,牽連全球多地。當中香港有含塑化劑藥物需要停售,台式飲品生意受打擊。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