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是誰最早發現了美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8-02 09:02
張興慧
如果向普通民提個問題:誰最早發現了美洲?
哥倫布!這很可能是多數人,或 者說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答案。原因不難理解,因為教科書通常告訴我們的故事是,哥倫布1492年發現了新大陸(美洲)。他本來要去印度,半路上卻無意中撞上了美洲。滑稽可笑的是,哥倫布至死都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而不是美洲。他還給美洲的原住民取了一個與他們不相干的名字——印第安人。但實際上,哥倫布稱呼這些土著人為印度人,只是為區分印度的印度人,譯成漢語時使用了印第安人。
用不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亦或其他這個學那個學的複雜學問,僅憑簡單的邏輯常識即可斷定,“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一命題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顯而易見,印第安人肯定比哥倫布到達美洲的時間早。換個角度講,是印第安人守株待兔發現了哥倫布。
那麼,印第安人又是什麼時候到達美洲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學術界至今爭來爭去,尚無定論。一些考古學家認為,大約在1.2萬年前,生活在亞洲東部的人出門打獵覓食,追動物的足跡,從西伯利亞穿越白令海峽,稀裡糊涂地跑到了今天屬於美國的阿拉斯加;而另一些考古學家則認為,歐洲人在1.9~2.6萬年之間,便橫跨北大西洋厚厚的冰層到達了美洲(美國弗吉尼亞)。不管哪一種說法,都能說明一件事情——印第安人比哥倫布到達美洲的時間早多了。
不同的是,這些先期到達美洲的亞洲人或者歐洲人,后來都變成了印第安人,是沒名沒姓的“考古學群體”,而哥倫布卻是一個有血有肉、姓名齊全的個體。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在有名有姓的個人中,又有誰早于哥倫布到達了美洲呢?對於我來說,在冰島找到了答案。
不記得是誰說的了。反正來冰島之前,我一直嘮叨這麼一句話:沒機會上月球就來冰島吧。上世紀60年代,為了順利完成登月計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曾派宇航員來冰島進行月球行走訓練。
下了飛機,乘車去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市區下榻,一路上我的心情都很激動。因為,天藍且低,使人有一種到了天邊的感覺;火山岩到處都是,許多火山岩圍成了一個個大炕,真有點像在電視上看到的月球表面。這裏的地貌跟別的國家簡直太不一樣了。難怪中國總理溫家寶2012年訪問冰島時說,他是學地質的,冰島是令他神往的地方。
冰島是由大西洋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一塊陸地。直到今天,冰島仍有活火山20多座,是名副其實的“火山之國”。火山多,地熱資源就多,供人消的溫泉自然也就多了。所以,在冰島泡泡溫泉是許多觀光客的樂趣之一。但大大小小的溫泉中,被稱為“藍湖”的一處最出名。由於離機場較近,好多人一下飛機、或者在飛機起飛前、或者利用轉機的間隙,都會到藍湖享受一下泡溫泉的樂趣。[NT:PAGE=$]
藍湖是一處露天溫泉,我也體驗了一把“到此一泡”的感覺。在咕嘟咕嘟冒出熱水的泉眼近處坐下,身體浸泡在熱氣繚繞的溫泉裡,喝冰涼爽口的啤酒,欣賞周圍火山岩美景,我彷彿生了一種“月宮沐浴”的幻覺。但事后回味,更令我難以忘懷的,卻是進入溫泉之前在火山岩中行走的感覺。藍湖就坐落在重重疊疊的“火山岩群山”之中。從停車場到藍湖溫泉,人們要在“火山岩群山”中曲曲彎彎地穿行一段距離,那感覺真有點想象中的月球漫步。
在將外國國名譯成中文時,十之有九採用音譯法,而冰島几乎是唯一一個意譯的。冰島(ICELAND),顧名思義是“冰之島”,全島為冰覆蓋,寒冷之狀,一看名字便頓覺透心兒涼。但來到冰島之后,你不難發現,由於受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這裏的天氣根本沒有想象的那麼冷。
在雷克雅未克,天藍藍,海藍藍,如果沒人告訴你這是哪兒,你或許會以為這是中國江南某個美不勝收的海灣。有一個傳說講,最初的殖民者發現這裏氣候宜人,是個適合生存的好地方。為了防止過多移民湧來,他們就給這裏取名“冰島”,目的是用一個與事實不符的名字嚇退后來者。
當然,冰島之所以叫冰島,也有許多美麗的冰湖和冰川。還有一個傳說講,當最初的殖民者駕船到達南部海岸時,他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巨大冰川,即冰島著名的瓦特納冰川。殖民者對這個冰川留下的印象極深,於是把該島命名為“冰島”。但對於我來說,最喜歡的不是這些冰川,而是“人人峽谷(EVERYMAN’S GORGE)”。
我喜歡“人人峽谷”,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世界上最早的議會坐落於此。世界所有的陸地中,冰島是移民者到達並定居相對較晚的地方。大約在公元870年到930年之間,才有北歐人 逐漸來這裏生活。但定居下來不久,冰島人就發現,他們之間的許多事情需要集體決策,許多案件也需要集體審理。
於是,冰島人於930 年成立了由36名代表組成的議會。每年6月,這些代表聚集在一起,通過法律、做重大決策並審理重大案件,一直持續到1798年。比如,1000年,冰島人 在這裏決定皈依基督教;1262年,冰島人在這裏決定效忠挪威國王。即使到了議會已搬新址的1944年,冰島人仍然在這裏宣佈脫離丹麥統治成立冰島共和 國。1928年,冰島政府決定將議會遺址建設成第一個國家公園。2004年,該遺址公園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現在,議會政治已風靡世界,但又有多少 人知道冰島原來是“議會之母”呢?
第二個原因是該峽谷是美洲大陸和歐亞大陸的分界線。從地理概念上講,美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冰島和 格陵蘭島之間的丹麥海峽。所以,冰島是歐洲國家。但從地質學角度講,貫穿冰島南北全境的“人人峽谷”卻是美洲和歐洲兩大大陸板塊的結合部。因此,在地質構 造上,冰島是地跨美歐兩大洲的國家。
導遊馬克先生面帶神秘笑容對我說:“張先生,你的腳下是美洲,而不是歐洲。”但我的興趣點是, 既然冰島的一部分在美洲,那麼,發現冰島的人也就是發現美洲的人了。當我把這個想法拋給馬克導遊時,他顯然沒對遊客這麼講解過。他能說的,只是照本宣科講 一講那些老掉牙的北歐人發現冰島的故事。[NT:PAGE=$]
據北歐著名神話史詩《薩迦》記載,從公元800年開始的維京時期(即海盜時期)即陸續有北 歐探險家來到冰島。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紅鬍子埃裡克(ERIK THE RED,950~1003年,也稱“紅魔埃裡克”或“紅髮埃裡克”)。“紅胡 子埃裡克”是北歐的傳奇人物,關於他人生經歷的傳奇故事被編成電腦游戲,今天依然很流行。
“紅鬍子埃裡克”是挪威人,由於犯了殺人罪,被迫帶全家向西逃到了冰島,時間大約為980年。在冰島,由於還不起借貸,他又殺了人。這一次,他又帶全家向西航行逃到了格陵蘭島,時間約為982年。
格 陵蘭島是世界最大島,約81%的面積被冰雪覆蓋,直到今天仍沒有可耕種的土地,是名副其實的“冰島”。但為了讓這個地方聽起來美麗動人,以吸引更多的移 民,“紅鬍子埃裡克”給它取名為GREENLAND,即“綠色土地”。這一招果然靈驗,吸引大約4000名北歐移民來這裏定居。
即 使冰島不算美洲國家,格陵蘭島肯定屬於美洲。從這個角度講,“紅鬍子埃裡克”應該算作第一個發現美洲的、有名有姓的個人。但冰島人似乎並不買“紅鬍子埃裡 克”的賬,雖然認為他是格陵蘭島的發現者,卻並不認為他發現了美洲。在參觀冰島國家博物館時,我意外地發現,“紅鬍子埃裡克”的兒子更受推崇,被認為是最 早到達美洲的人。
“紅鬍子埃裡克”的兒子萊夫·埃裡克松(LEIF ERICSON,970~1020)從小立志學習父親,做一位 能成大事的探險家。約1000年,埃裡克松率船隊向西探險航行,第一個到達的島嶼充滿了平板石。於是,他將之命名為赫爾陸蘭(HELLULAND,意思是 “平石之地”),這就是今天加拿大的巴芬島(BAFFIN ISLAND);接,他又到了一個長滿樹林的島嶼,便給它取名為馬克蘭(MARKLAND, 意思是“樹島”),也就是現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島;但為了過冬,埃裡克松在一個島嶼居住了下來。由於這裏生長可以釀酒的葡萄,埃裡克松給它取了個名字 文蘭島(VINLAND,意思是“葡萄酒之地”),這就是今天加拿大的紐芬蘭島。
如果你去加拿大紐芬蘭旅遊,一定不要錯過其最北端 一個叫“蘭塞奧茲牧草地(L ANSE AUX MEADOWS)”的村落。1960年,挪威探險家海爾格(HELGE INGSTAD)和他的考古學家 妻子安妮(ANNE INGSTAD)發現,這裏是維京人村落遺跡。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這個地方列為世界文化遺。多年來,紐芬蘭政府一直想 把這裏打造成旅遊勝地,拋出的口號是:“這裏是歐洲人在美洲的最早定居地”。
讀到這裏,你一定明白了,即使不算格陵蘭島,而把蘭塞奧茲牧草地看作歐洲人在美洲的最早定居地,埃裡克松到達美洲的時間也比哥倫布早了大約500年。接下來,有的讀者可能會生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老談歐洲人發現美洲,這不是十足的“歐洲中心論”?[NT:PAGE=$]
其實,想打破“歐洲中心論”的一直大有人在。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要打破“歐洲中心論”的非歐洲人一直空呼口號而拿不出證據,而要打破“歐洲中心論”的歐洲人卻把證據說的井井有條。
法 國有一位漢學家,名叫歧尼(JOSEPH DE GUIGNES,1721年~1800年)。早在1761年,他就率先提出中國人最早到達了美洲。他的根 據是,中國古籍《梁書》中記載,佛教高僧慧深曾在公元5世紀到過“扶桑”。他認為,這個“扶桑”並非日本,而是墨西哥。
2002年,英國曆史學者孟西斯出版了一本書,名為《1421:中國發現美洲的一年》。該書列舉了許多鄭和在1421年到達美洲的證據;而1492年哥倫布之所以能航行到美洲,是因為他獲得了一張鄭和繪製的航海圖。
這兩位歐洲學者的確長了中國人的威風。但直到現在,我們似乎還有些羞羞答答不好意思“笑納”。我的看法是,或許有人早于哥倫布到達美洲(印第安人除外),但唯有哥倫布對人類的發展影響最大。他啟動了人類的全球化進程,從而使人類史無前例地深度融合在一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