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華交會“探溫”出口企業:凈利潤僅5%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05 08:47


繆琦

[ 不向業鏈上端升級,而向下延伸成為製造企業應對危機的下策 ]


3月的第一周,上海龍陽路地鐵站附近,形形色色的人拖小型行李箱匆匆穿行,他們正奔赴不遠處的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華交會”) 現場。

小柳前一天就從浙江湖州趕到了上海,提前佈置好了展位。作為浙江湖州一家印染廠的業務員,她說這兩年業務越來越難做了。

由於國內外市場的疲軟和人力成本的猛漲,近年來國內出口企業利潤正一步步被蠶食,是破釜沉舟還是按兵不動?是自創品牌還是繼續貼牌?企業主正面臨艱難的抉擇。

凈利潤率僅5%

“這件多少錢?”

“3美元。”

在安徽全椒縣麗馳服飾公司(下稱“全椒公司”)展區內,一位正在詢價的香港客商立刻變了神色,嘴裏嘀咕:“Too expensive(太貴了)!”然后轉身離去。

“我們做的是中高端品,我就猜到他們會覺得貴。”業務員小陳面露尷尬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然而,即使是做中高端嬰童裝,這家企業毛利潤率僅在10%的水平線上徘徊。

全椒公司目前和義大利一家公司合資生嬰童服飾。事實上,他們卻只負責生,即為義大利的公司做貼牌生。

除了這家義大利企業,全椒公司也在為西班牙和其他歐美國家企業代工。2012年,全椒公司共生成衣30萬件,按照每件平均3~4美元計算,銷售額約600萬元。[NT:PAGE=$]

然而,這600萬銷售額裡,只有約60萬的毛利,30萬的凈利。而在服裝行業,嬰童裝尚屬海外市場較好的一類。在小陳看來,女裝等其他服裝的情況更加糟糕。

小陳說,去年他們廠的人力成本增加了近10%,原材料價格也增加了約20%。但面對市場競爭,成衣品價格卻只能降不能增,利潤被削弱了不少。“訂單好的時候,毛利潤率可能有13%;不好的時候,連10%都達不到,凈利潤就只有5%。”

已經連續15年參加華交會的浙江衢州捷凡貿易有限公司,這次租下了9平方米的展區,展區沒有專門佈置燈光,使得展示的地毯等家用紡織品有些暗淡。兩名負責人正在等待外商的光臨。

目前,這家企業在做貼牌生,代工市場主要是亞洲。2012年,該公司總值為200萬美元,凈利潤約60萬元人民幣。負責人蔣先生對記者說,家用紡織品的人工成本5年裡翻了一番,外匯利率也在提高,雖然原材料沒怎麼大漲,但企業凈利潤已經降到了5%。

業鏈往下延伸

“這兩年東南亞的競爭太大了。他們的人力成本只有我們的一半,怎麼拼得過?”面對日益流出的服裝製造業,小陳有些無奈。

小陳說,為了降低成本,全椒公司的辦法是將原先直接進口成品的原料改成向紗廠進口面紗,再找當地加工廠將面紗加工成成品的材料,這可以讓品的成本下降5%。

這也成為製造企業應對危機的下策:不向業鏈上端升級,而是向下延伸。

小陳說,技術創新或自創品牌固然好,但他們的企業目前還沒有這個能力。小柳也認為,目前企業成本已經夠高了,如果再投入成本進行轉型升級,企業很可能會撐不住。

小柳告訴記者,印染行業還在打價格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承擔不起轉型升級的成本,只能繼續被動地顧眼前的利益。

蔣先生則說,家紡訂單並沒有多少流到東南亞,因為很多布料都源自中國,比較難取代。但他們應對利潤下降的辦法也極為有限。

在他看來,外銷很難有自己的品牌,內銷雖然用的是自有牌子,但還未形成品牌。“就在設計上多下點功夫,多做幾種花型吧。”蔣先生的話語裡,透出一絲無奈。[NT:PAGE=$]

小陳說,原本只做外貿的他們,現已開始向內銷轉變。2013年初,他們已經和三槍集團達成了合作意向。

技術創新為王

在企業利潤不斷下降的大潮中,靠技術和創新取勝永遠是“王道”。

杭州星華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反光材料製造商,20%為美國3M集團做代工,80%以自有品牌出口或內銷。其銷售人員秦和慶說,目前公司的毛利率在30%~40%,並沒有受到成本上升和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近幾年,該公司出口銷量始終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

另外,作為國內最大的反光布生工廠,他們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技術,所以也並不擔心同行來搶食“蛋糕”。秦和慶說,企業的設備配置正在以能35%的增長預期擴大。

獲得今年“華交會創新”的泉州紅瑞興紡織有限公司也在穩定收穫利潤。該公司外貿業務主管楊雅瑜告訴本報,他們企業的創新之處在於將納米技術加入滑雪服等戶外服裝的生中。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該公司20多個研發人員便立刻啟動了納米技術的研發工作。

楊雅瑜說,去年公司西歐市場縮水了10%,但通過開拓東歐和南美洲市場,彌補了西歐市場的萎縮。另外,由於這兩年人力成本上漲超過20%,公司還將工人規模從幾千人精簡到了幾百人。由於市場結構的調整,該公司訂單總量並沒有減少。而對於工人精簡帶來的勞動力不足,這家目前仍做70%代工品的公司也會再找其他企業代工。

作為一家貼牌品約占70%~80%的進出口公司,江蘇紅豆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則試圖通過創新掌握更多話語權。

該公司去年成立了專門的面料館以加強原料的科技創新,目前面料館可自供50%~60%的面料。公司外經企劃部副科長顧秋芳說,哪怕是代加工,他們也改變了原先被動接受客戶指定的方式,而是更主動地去尋找創新技術的面料並推薦給客戶。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