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和鼎新電子涉嫌違規排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8-02 08:46
王爾德
8月1日,綠色江南、公環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環友科技和自然大學五家環保組織共同發布《誰在污染太湖流域?》調研報告。
“調研結果發現,富士康、鼎鑫電子涉嫌污染排放,給太湖流域昆山地區的皇倉涇河和婁下河造成嚴重污染,這些河流中的底泥重金屬嚴重超標。” 綠色江南負責人方應軍在調研報告發布會上表示,這些污染最終可能影響流域內的環境和公健康。
公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太湖流域的污染控制事關千萬人口的飲水安全,環境主管部門應加大對流域內IT電子行業污染排放的監管力度,全球主要IT品牌也應與本地利益方合作,推動供應鏈的污染減排。”
本報獲悉,該報告為太湖流域污染調查報告之一,接下來前述五家環保組織還會繼續做該區域的調查。
資料顯示,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流域內養育了三千多萬人口,支撐了中國最有活力的經濟中心。但太湖流域內水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根據《2011年度太湖流域及東南諸河水資源公報》,全年期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僅為14.2%;其中河流達標率15.3%;湖泊達標率僅為1.1%。
底泥重金屬嚴重超標
調研報告指出,在太湖流域的諸多業中,IT電子業被認為是高科技業,是太湖流域多地競相發展的目標。但IT電子品的生加工過程,也存在消耗大量資源和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環節。例如在IT品不可或缺的印刷電路板生中,其電鍍、蝕刻等工序會消耗大量水資源,併產生銅、鎳等金屬排放。
“本次調研主要以昆山地區的IT電子品加工企業廢水污染為主。昆山屬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內河網縱橫,湖泊星羅棋布。與本次調研密切相關的河道有:皇倉涇河、漢浦塘、婁下河、同心河。”方應軍介紹。
位於皇倉涇河兩岸的富士康科技集團蘇州區的兩個廠區之間有條內河,內河的西端為富士康泵站,通向皇倉涇河。 方應軍稱,調查發現,廠區廢水排入內河,並每日通過泵站排向皇倉涇河。所排廢水味道刺鼻,水體發黑,泡沫濃厚。
“現場取樣底泥,送由第三方檢測公司澳實分析檢測有限公司檢測,結果顯示:鎳2060mg/kg,銅532mg/kg,鉻175mg/kg。”方應軍介紹,由於中國尚無水體泥沙的質量標準,因此參照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水體泥沙質量標準發現,底泥中鎳含量超過NOAA泥沙質量標準 ERM限值(ERM代表可能生毒性影響為中)近40倍,銅含量超過NOAA泥沙質量標準 ERM限值近2倍,鉻含量超過背景值II級,屬於重金屬富集的狀況。[NT:PAGE=$]
同時,在婁下河現場取樣底泥的檢測結果顯示,底泥中的銅含量高達21600毫克/公斤,鎳含量高達797 毫克/公斤,分別超出NOAA泥沙質量標準ERM限值80倍和15倍。
根據調研報告,婁下河兩岸共分佈四家企業,其中印刷電路板的生企業鼎鑫電子和圓裕電子,其特徵污染物正是銅和鎳。其中鼎鑫電子因規模巨大,其2010年危險廢物生量在全昆山市企業中名列第二位,而成為調查重點,多次調研后最終發現該企業有通往河底的排污暗管。
流域監管力度應加強
本報獲悉,就上述問題, 綠色江南於7月15日和16日,分別緻信富士康科技集團和鼎鑫電子等,希望企業能夠作出公開說明,兩家企業拒接收,后傳真、Email后也沒有任何回應。
方應軍介紹,在發現鼎鑫電子疑似為手機品牌HTC的供應商之后,綠色江南為此向HTC發出環保提示信, 但HTC收到信件后沒有任何回應。
“我們呼籲當地環境主管部門加大對太湖流域內IT電子行業的監管力度,遏制企業的超標超總量排放,推動污染者清理被嚴重污染的水體。”馬軍表示,建議江蘇環保廳和蘇州環保局依照國務院辦公廳新近印發的《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和環保部《關於加強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要求,擴大污染源監管信息的公開,最終實現監管信息、在監測、排放數據和環評信息的全面公開。
報告還建議,像富士康這樣全球知名的製造業品牌,應嚴格遵守環保法規,大力減排,清理造成的污染,承擔起企業環境責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