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凡客併購初刻啟示:原創品牌不僅僅是營銷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 崔西

“兩年半創業歷程,仿若一場跌宕起伏的跋涉,險灘美景走過,甜苦五味體驗。短時間必須承受磨煉的一切,都讓自己的閱歷更豐滿,也更深刻理解了曾以為懂的常識。”這是凡客誠品對外宣佈收購初刻后,重回凡客的初刻創始人許曉輝,在新浪微博上寫下的感慨。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初刻出售消息傳出。據初刻高管透露,當時是有很多買家希望能夠收購初刻,有五六家收購方進入價格談判階段。許曉輝在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出售是為了彎道超車,因為單純財務融資已經不足以支撐今年的垂直電商突圍。

據初刻高管透露,因收購涉及未來發展等很多因素,初刻最終選擇的是與老東家凡客合併。許曉輝年前與陳年會面兩次,在放年假前兩天確定最終意向,年后即進入細節落地階段,目前正在搬倉中,預計兩周后初刻進入凡客銷售。

據新浪科技的了解,資金的缺乏是初刻尋求收購的最主要原因,但資金缺乏的背后原因是什麼?

融資難題

2010年11月初刻上線時,正是凡客風光最盛的時刻,各種凡客體走紅網絡,互聯網原創品牌這一思路,也成為行業探討及創業的熱點。

經歷過凡客最鼎盛時期的許曉輝,同樣看到了這一機會,以一種“文藝青年小清新”風格,切入了互聯網原創品牌的細分市場。

雖然許曉輝並未披露過融資的數據,但據新浪科技獲悉,其天使資金約為千萬元左右,2011年底又引入了新的投資人,金額略低於第一次融資。這些資金大多來自於有傳統企業背景的人,比如探路者的前副總經理馮鐵林。

但隨資本環境的惡化,讓電商公司都面臨融資難題,大批奢侈品、化妝品類電商及團購網站倒閉,初刻同樣面臨融資的難題。

來自投資方的消息顯示,2011年7月初刻曾與KPCB有過接觸,雙方已經簽訂了投資意向協議書,但由於投資環境的急轉直下,最后讓這一次已經談的差不多的融資夭折。

有曾經在初刻工作過的員工表示,這次融資的失利讓對團隊來說有不小的打擊,而隨電商寒冬的到來,2011年底初刻也進行了團隊的縮減——由最高60人的團隊調整至30多人,由此來降低成本。[NT:PAGE=$]

但上述成本對於燒錢嚴重的電商來說僅僅是杯水車薪,2012年初開始不斷有買家找到初刻,初刻就開始尋求買家,許曉輝開始考慮出售。據新浪科技了解,當時許曉輝就與凡客創始人陳年有過交流,隨后凡客收購初刻傳聞四起。

不過時隔一年后凡客最終向初刻伸出橄欖枝,據凡客公佈的信息,其以現金加換股的形式全資收購初刻,初刻團隊將併入凡客,初刻的估值達到千萬元人民幣級別。

營銷之惑

對於曾經在凡客全程操作代言項目,負責韓寒、王珞丹廣告片創意製作及推廣工作的許曉輝來說,營銷文案(市場營銷吧,文案不是核心)無疑是其擅長的工作。在初刻上線初期,一種小清新的文藝格調,配合精美製作的圖片,吸引了不少用戶的眼球。

為了配合這一文案定位,初刻上線時進行了大規模的營銷活動,這裏麵包括成本較低的微博等社會化媒體推廣,也包括發放大規模的優惠券進行讓利。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嚴重拉低了初刻的利潤。對此初刻高管向新浪科技稱,促銷的目的是拉新,項目早期不能以利潤衡量。

由於初刻“文藝小清新”的定位,決定了其品的中低價位。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的大規模促銷,讓本來有限的利潤空間更加狹小,2011年底第一筆融資基本已經花光,而這一年初刻的銷售額約為1000多萬元,勉強能夠持平,但這個數據比起一些巨額虧損的公司來說還是要好的多。

在2012年,初刻面臨的矛盾開始集中爆發,最為尖的是拉新客不足,但此時初刻已面臨資金困境。

有曾經在初刻工作過的員工向新浪科技表示,2012年外界詬病初刻最多的是“性價比不匹配”,比如整體風格不再“小清新”,比如衣服的質量不如以前等。當時許曉輝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曾經在2012年7月的一個論壇上,表示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會進行調整。

但“調整”並不容易,這是一個涉及到供應鏈的問題,而對於初刻這樣一個創業團隊來說,並沒有特彆強大的服裝廠資源,導致其在供應鏈方面存在缺陷。

比如在2011年7月,就曾經有媒體披露過,初刻有部分衣服是從北京動物園等地採購,業內俗稱“港口貨”。雖然當時許曉輝在微博上進行否認,但初刻高管坦言會有工廠的ZARA、MUJI等品牌的尾單。

“當時正是初刻衝量沖規模的時候,負責采貨的人比較急上新的品,所以採購服裝的渠道會比較分散,有部分貨品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上述員工說,但這並沒有帶來太多正面的效應,反而用戶因為風格不統一、質量下降而有所流失。初刻高管則表示,質量有問題是因為工廠有時候不可控,特別是初刻處於在採購規模比較小,議價能力不夠強的階段。[NT:PAGE=$]

而供應鏈缺失的另外一個結果,則是商品的周轉速度跟不上。初刻員工以淘寶一家原創品牌向新浪科技介紹:由於供應鏈做的比較好,該店鋪鞋進100雙,7天就能補上貨,而初刻最快也只能做到15天,而且還是用高價,大部分情況是1-2個月補上貨,但此時往往已經過了銷售熱度。

“如果最開始的時候控制營銷投入,忍得住從每個小點慢慢做,可能結局會有所不同。”初刻前員工說。

初刻未來

對於凡客是否有必要收購初刻這樣一個問題,很多業內人士的答案是否定的(我看到的評論恰恰相反,而是:凡客需要借助初刻做多品牌探索,為凡客海量顧客的細分探索新路,一個品牌滿足用戶所有需求是很難的,裂帛、韓都衣舍等都已經在做多品牌佈局,旗下各自都有四五個細分品牌)。最重要的理由是,初刻與凡客服裝在風格上有重疊的地方,凡客也有因盲目擴張而需要解決的問題。

據接近陳年的人士稱,收購初刻這樣一個舉動,更多的是希望許曉輝團隊回歸凡客。

事實上在2012年初的那場收購的初步溝通中,陳年就希望許曉輝回凡客。雖然凡客今日發布的公告裡,並沒有對許曉輝的具體職務進行明確披露,但據透露不會僅僅是繼續運營初刻那麼簡單。

2011年5月許曉輝在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談及為何創業:“創業是個失敗率高的事情,我把這個試錯時間盡可能放前,如果沒有成功我還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對於許曉輝來說,初刻品牌併入凡客,創業的成果能夠繼續保留,並且能夠借用凡客相對成熟的供應鏈進行持續發展,並且有平台有流量,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不過在這樣一個階段,許曉輝婉拒了新浪科技的採訪,認為“目前還不是時候”。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