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揭開安倍經濟學背后日本黑心企業的殘酷內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08 08:27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撰文指出,黑心企業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如此多的人因為抑郁而不能正常工作,今後人數的增加,將更加降低日本的勞動質量。經濟的失落給日本帶來的這些問題,不是幾年能夠解決的,一些勞動者被逼到不能勞動,喪失勞動欲望,用自殺來結束生命,日本的問題已經相當嚴重。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台灣媒體報導7-11公司獲得黑心企業大獎的訊息,在中國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如果說2012年因為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站事故,讓東京電力公司獲得黑心企業大獎,人們比較容易理解,那么在我們身邊的7-11公司,其便利店在中國的發展相當迅速,該企業獲此“殊榮”,就讓人很有些意外了。


什么叫“黑心企業”?那些不付工錢、逼迫工人免費加班、不管工人死活安排工作、辭職的時候向員工索賠巨額損失費、工作期間上司對下屬百般刁難等等,發生這些現象的企業,是通常的黑心企業,這個在世界各地均可以看到,不足為奇。日本的黑心企業最後要的是員工的命,至少能把員工逼成抑郁,喪失勞動能力。其黑心程度更是超乎想象。

有這么嚴重嗎?人們也許會問。

幾個數據可以說明這個問題。不管日本媒體怎么吹噓“安倍經濟學”效果如何好,民眾生活水平如何得以提升,日本勞動市場上,臨時工的人數、所占的比率出現了很大的上升。比如,2010年臨時工總數為1750萬人,占總數的34.5%,但到了安倍經濟學如日中天的2014年,臨時工增長到了1930萬左右,比例接近40%。這是日本總務省《勞動力調查》給出的數字,是日本最權威的調查結果。任何人可以認為,日本的員工中,將近40%的人是臨時雇用的,他們的勞動狀況非常不穩定。

另一個數字是,日本勞動力質量出現的變化。1995年,有工作的日本人中患上抑郁症的人不到5%,但到了2012年已經突破25%。這是日本保健協會發表的數字,也非常可信。能參加保健協會的企業基本上是規模較大的企業,其員工四分之一抑郁,其結果讓日本工作質量嚴重下滑。

臨時工比例上升,員工中抑郁的人數過多,給家庭帶來了很大影響。收入的減少,成了日本這些年的最大特點。也還是日本官方統計,日本國稅廳對日本家庭平均收入有個統計。1994年,日本經濟剛剛進入到失落狀態,普通家庭的平均收入為664萬日元,但到了2012年,減少到了537萬日元,減少了將近20%。這期間日本的水電交通費、學費房租一點沒有降價,可能進口產品有了一些降價,但日常生活中最緊要的支出不能降低,生活變得更為緊迫。

黑心企業能夠到處滋生,就源於日本社會發生了這些變化。

一位日本的大學教授,對自己的學生做過幾年調查。他發現學生在考試期間也會接著打工。問了緣由,是家里給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而且學費需要自己打工掙出來。過去很多日本學生也打工,但更多的是為了接觸社會,也為了掙點外出游玩的錢,和現在的本質很不一樣。

筆者也接觸過一些日本學生,發現他們比正式職工更加拼命工作。首先是因為找到一份掙錢還不錯的臨時工很難,再有很多工作和效益掛鉤。黑心企業更是看中了這點,強加給臨時工的效益目標巨大,完不成目標需要自己出錢補上。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打工沒有掙到錢,反而欠了企業一屁股債。其后就沒完沒了地要填這個大窟窿。

黑心企業逼迫員工工作,已經不是像過去那樣老板拿著鞭子,鞭打勞動者了。而是提出一個口號,“鼓勵”員工去努力工作。特別是一些員工實現了某些目標后,企業大加獎勵,讓人覺得所有人都能成功,都能獲得報酬,但不知最後是所有人如同在賽狗場的獵狗,永遠吃不到眼前的兔子,無窮盡地跑下去,員工最後是不得不辭職。

在日本看到加班加點工作的現象非常多,不少企業的員工一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連續數日這樣工作。筆者所熟悉的便利店,基本上是資方把一個店鋪包給一個“老板”,24小時營業,盈虧都是店鋪的事。老板帶全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情況非常普遍。7-11能獲得黑心大獎,該和公司的這種制度有關。最後實在干不下去了,也只好告辭。至於7-11公司本身,分毫不受損失。

因為過勞而自殺的情況,從日本媒體報導的訴訟看,數量不少。更多的是一些人喪失了勞動熱情,或者沒有了勞動的愿望。社會上抑郁的人特別多,該和黑心企業大量存在有關,它們中間大都不會被評上黑心企業大獎的。

黑心企業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如此多的人因為抑郁而不能正常工作,今後人數的增加,將更加降低日本的勞動質量。經濟的失落給日本帶來的這些問題,不是幾年能夠解決的,一些勞動者被逼到不能勞動,喪失勞動欲望,用自殺來結束生命,日本的問題已經相當嚴重。(文章來源:《 陳言5931news》公眾號)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