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低迷投資者轉投美股 偏愛IT行業中概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A股持續數年的熊市和越來越低的底部,不斷消磨和打擊投資者的信心;此時,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等三大股指卻不斷創出歷史新高。投資客們移情別戀,“炒美族”悄然成為資本市場的新生力量。
緣起
IT公司美國上市成契機
炒美股的投資客們主要操作IT業的中國概念股,這是他們最顯著的特點。
從中概股赴美上市最瘋狂的2010年算起,一大批中國IT企業奔赴海外圈錢。隨之遠渡重洋的,還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在IT光環籠罩下,股市新生代“炒美族”迎來第一個投資高潮。
“炒美族”由兩部分人構成。據資深人士介紹,“炒美族”主力是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專業投資者以及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員工,這些人在投資過程中充分利用行業信息優勢。
據了解,I美股是少數可以在工作時間炒美股的公司,其員工持有的多是中國IT公司的股票。
在海外定居與留學人員也是一支漸呈規模的炒美股隊伍。雪球網友K自喻為“一個價值投資路上的新兵”,三年前移民北美,兩年半前開通美股,自稱“總體資金增值300%左右”。K先生從1994年進入A股市場業餘炒股,2006年下半年專職從事股票投資。這位居住於加拿大的職業股民,形容每天的日常工作是:“看看各種報告、行業和公司信息,偶爾也看盤,也操作。”
“炒美族”的規模有多大尚無準確數字,據機構推測,大概在20萬至30萬人。不過這些投資者目前行走在制度的灰色地帶,大都需要轉道中國香港或直接通過美國的網上券商開戶。
故事
兩隻股票打算持有十年
不願透露姓名的英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員工,講到以往的經歷時,他說自己買過奇虎,原因是非常看好團隊的執行力;不過賺點小錢就賣出了,因為當時奇虎盈利主要靠瀏覽器,公司說不會推出搜索,沒想到過段時間就推出來了。
講到成功的案例,他說曾買入諾亞財富,原因是看好汪靜波為首的諾亞團隊以及行業增長空間,另外其價格和價值的差距也很大,一年前5美元左右滿倉買入諾亞,12.5美元左右賣出一部分。剛開始買入諾亞財富時,他在雪球網上發了帖子,不贊同的意見很多,比如每天的交易量太小、私人銀行的競爭等等,買入后也曾跌到了4塊多美元。
目前他把所有資金都放在特斯拉和諾亞財富上了:“這些股票是我打算持有10年以上的。”特斯拉股票是當時90多美元買入的,最高價達到了130多美元。英先生並不急於出手,他的胃口很大:“按照估值計算,這些股票是可以漲到十倍以上的。”
英先生在A股也有股票被套,主要是金融股和白酒股,分別虧損了20%和10%,他打算解套了就轉移做美股。
分析
A股做價值投資更難
I美股CEO梁劍炒美股已經有5年,偶爾也炒港股,他認為A股沒有真正的互聯網公司,所以他不炒A股。他說,相對A股,美股股價與公司業績關係更密切點。
講到兩個市場的根本區別,梁劍認為,A股公司實行上市審批制,導致可選標的有限,也導致沒有正常的退出機制。美股的注冊制和完善的監管可實現市場的優勝劣汰,有利於投資者作選擇。
英先生更喜歡美股的游戲規則。他舉例說,美股有做空機制、沒有漲跌幅限制,一個作假的公司一天可跌去50%以上。中資概念股也有些公司因為作假被做空,最后導致退市。
類似K先生這樣的投資客則認為:“美股市場成熟,好公司非常多。上市公司輕易不敢造假,一旦被發現就面臨退市風險,主營業務清晰,盈利模式明朗,對未來預期也比較靠譜,同時很少靠消息搞投機,大把大把圈錢。”“炒美股更關注基本面,需要讀懂財務報表,不需要每天盯盤,也不用擔心受消息面影響大起大落。”
不止一位採訪對象告訴記者,相對美股,A股做價值投資更難,好公司少、制度不健全、投機文化盛行;哪怕是業內炒股高手名家,也普遍認為A股是個資金市,不敢長持有。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