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天價谷歌迎第二春:智能眼鏡規模或達20億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每股800美元,市盈率為25倍,直指1000美元

張愎


[ 隨蘋果熱的衰退,市場中最敏的對沖基金經理將視線轉移至谷歌,這是否預示谷歌旋風即將來襲? ]

在蘋果公司(APPL)股價持續下跌之際,另一個美國科技股巨擘——谷歌公司(GOOG)卻迎來了光彩照人的“第二春”。谷歌迭創新高的表現令市場欣喜不已,尤其是突破800美元大關后,許多投資者更是直呼“賺得過癮”。

2月19日,谷歌報收於806.85美元,創下該公司自2004年8月IPO以來的最高收盤價。截至美股周四收盤,谷歌股價雖小幅下跌至795.53美元,但大多數人認為谷歌股價不會就此止步。

動力源自創新

谷歌股價首次突破700美元發生在5年之前,但這曾經艱難的“100美元路程”如今對於谷歌而言已是過眼雲煙。

2004年IPO之后,谷歌進入了快速的發展時期。在2004~2007年的三年時間裡,谷歌股價從100美元激增至700美元。就在2007年8月首次站上700美元后不久,金融危機來襲,谷歌也因此進入了一段相當長時間的下跌趨勢之中。2009年之后,在目睹其他科技大先后從谷底爬起並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谷歌卻因長期受到增長速度放緩的困擾而一直保持沉默。

谷歌的情況在現任首席執行官拉裡·佩奇(Larry Page)2011年4月上任之后悄悄地發生轉變。自2011年6月,谷歌股價開始從473美元的階段性底部反彈。在過去的一年時間中,谷歌股票價格累計上漲了30%,同期納斯達克指數的漲幅為6%左右,而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僅為10%左右。

有分析人士表示,近期谷歌股價的覺醒可謂是“薪嘗膽”之后的集中爆發。2010年時,谷歌方面就一再表示:“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不是為了這個季度或是下一個季度,而是為未來的5~10年打好基礎。”換句話說,谷歌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科技公司最應該做的事情——創新,卻不惜讓股價“受傷”。

隨移動互聯網的興盛,投資者相信越來越多的用戶將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谷歌服務,谷歌也得以厚積薄發。

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發布的數據顯示,谷歌1月在美國搜索市場上所占份額為67%,雅虎和微軟所占份額之和僅不到30%。另一項數據顯示,谷歌2012年在美國數字廣告營收市場上所占份額超過41%。在移動市場上,谷歌所占份額為53%,遠高於Facebook的8.4%;在搜索廣告市場上,谷歌更是佔據75%的主導地位。

事實上,谷歌已經利用其在網絡搜索領域和移動設備領域的優勢來贏得業績的穩定增長。

2013年1月底公佈的財報顯示,谷歌2012年第四季度總營收為144.2億美元,比2011年同期的105.8億美元增長36%。當季,公司凈利潤為28.9億美元,比2011年同期的27.1億美元增長7%。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谷歌第四季度每股收益為8.62美元,2011年同期每股收益為8.22美元。

[NT:PAGE=$]

在超過市場預期的財務數據基礎之上,谷歌股價開始連續創出新高。野村證券分析師凱利·賴斯(Kerry Rice)指出:“投資人對谷歌核心搜索業務,特別是谷歌自有網站的持續穩定表現放下心來。”

然而,無論是財報還是市場份額,都是已經兌現的事實。對於科技公司而言,美麗的“成長故事”才是投資者買入的最終原因。

2012年,谷歌發布了被認為是消費電子領域繼個人電腦、智能手機之后又一款革命性品——“谷歌眼鏡”。作為未來智能手機的替代和有效補充,該眼鏡不僅具備智能手機功能,還具有滿足消費者便攜性和大屏幕視覺體驗需求。近日,谷歌又發布了一段展示了谷歌眼鏡初期功能的最新視頻,並宣佈美國18歲以上的普通人可以通過申請的方式預訂購買谷歌眼鏡。

長江證券研究員陳志堅在其報告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從成長性角度來看,(谷歌在)視頻眼鏡等先進理念的消費電子品的帶動下成為科技業的創新驅動主軸。”

國泰君安證券指出,伴隨谷歌眼鏡被逐步揭開面紗,未來3年智能眼鏡主題將持續發酵,智能眼鏡或達10億~20億美元市場規模。

成為新寵

目前,谷歌的總市值已經達到2623億美元,但分析人士指出,谷歌不僅依然保持技術創新,而且持有的現金數量也越來越多。目前,谷歌市盈率已經調整為更為合理的25倍,股價漲至1000美元也並不是夢。近日,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和裡昂證券就將谷歌的目標價設定在了1000美元。

伯恩斯坦研究的分析師卡洛斯·吉利納爾(Carlos Kirjner)在報告中稱:“預計未來幾年中移動領域和持續的創新將支撐谷歌的營收增長。此外,YouTube已經是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業務,正在迅速增長,而且擁有健康的運營利潤率,其增長潛力在華爾街一致預期中未得到充分反映。”

隨蘋果熱的衰退,市場中最敏的對沖基金經理將視線轉移至谷歌,這是否預示谷歌旋風即將來襲?

近期,高盛集團的一份最新數據顯示,在連續三年作為對沖基金管理人最喜愛的股票之后,蘋果已經不再受歡迎,而取代蘋果的科技股正是谷歌。

[NT:PAGE=$]

高盛的這份數據指出,在2012年,美國國際集團是對沖基金管理人最喜愛的個股,有80家基金持有其股票;谷歌公司以73家的基金持有狀況排名第二,而蘋果公司則因67家基金持有屈居第三。

近日公佈的SEC報告顯示,貝萊德及旗下基金在2012年第四季度大幅增持谷歌,其中共持有A類股1476.8772萬股,占A類股5.57%,占總股本(A+B)的比例為4.48%,成為谷歌的第二大機構股東。在2012年第三季度,貝萊德及旗下基金持有谷歌A類股的數額為719.7865萬股。

另有數據顯示,谷歌的第一個機構股東為富達基金,所持股份占總股本的5.26%。

博弈不會終結

然而,這也並不是說谷歌的前方就是一片坦途。有分析指出,谷歌公司未來仍將麻煩不斷。

歐盟即將推出資料保護新規,在新法規下的違規企業將遭受嚴厲懲。歐盟司法專員雷丁表示,按照可能在不久后生效的新規定,谷歌最新的隱私政策可能使其面臨高達10億美元的巨額款。

目前,納斯達克指數在谷歌突破800美元大關的同時也創出了12年的新高,市場一旦調整,谷歌的上漲步伐很難不被阻斷。

另外,吉利納爾指出,谷歌所面臨的風險在於谷歌正積極在研發領域中進行投資,但有些投資並未取得預期回報,另外該公司是否能繼續改善搜索和搜索廣告的投資回報率,從而壓倒其他媒體和營銷工具,取得更多收入也成為關鍵。

而股價暫時處於低迷狀態的蘋果仍是谷歌的最有力競爭對手,它們在多個領域的較量還將繼續。

2月16日美國媒體報導稱,蘋果公司正組織100人左右的團隊研發一種智能腕表。據了解,蘋果手錶將採用可彎曲玻璃作為主要材質,不僅能夠顯示時間,還可以實現用戶界面、通訊、應用、感測等功能,從而讓其成為真正的微型智能設備。

製圖/張逸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