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分析〉難民危機引爆道德版歐盟危機 體制缺陷全都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9-07 15:48


图片说明

阿富汗難民前日在希臘示威遭驅趕,有女難民倒地痛哭。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歐洲難民危機愈演愈烈,不僅撼動《申根公約》及《都柏林協議》等歐洲一體化的基礎,更掀起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對立,其中德國及匈牙利近日互相指責,便反映東西歐在難民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有評論形容當前難民危機實質是「道德版」的歐元區危機,暴露了歐盟現有體制的嚴重缺陷,同時挑戰歐洲各國之間的團結意志,威脅歐洲全球地位。

香港《文匯報》報導,目前有26個簽約國的《申根公約》,取消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促進人口流動,被視為歐盟最大成就之一,但如今正面對愈來愈多質疑。大批難民經地中海及巴爾幹半島湧至歐盟外圍國家,反映歐盟邊境實質已淪陷,加上規定難民須在最先抵達地申請庇護的《都柏林協議》幾近名存實亡,《申根公約》實際等同難民前往任何歐洲國家的通行證,這使得不少國家如坐針氈。

對比日前打開大門歡迎難民的德國和奧地利,匈牙利、捷克及斯洛伐克等東歐新晉歐盟成員國對接收難民表現抗拒,更以宗教作擋箭牌,僅選擇性接收少量基督徒難民,將穆斯林拒之門外。德國總理默克爾早前要求各國公平承擔責任,接收難民;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卻公開批評她的做法只會鼓勵更多人冒險赴歐,加劇難民危機。

經濟負擔亦是歐洲各國考慮因素之一,歐債危機大幅加重南歐國家財政及債務負擔,國內失業率高企,恰恰這些國家正是地中海及中東難民赴歐必經之路,導致當地政府即使想收留難民也有心無力。分析指,這同時是《都柏林協議》最具爭議之處,因為它把接收難民的責任都集中在歐盟外圍國家身上;就連有份起草該協議的前歐盟司法及內政事務專員維托里諾亦承認,事實證明有關措施並不可行,坦言「目前情況已失控」。

歐元區近年因為經濟危機瀕臨解體邊緣,已使歐盟各成員國之間出現裂痕,如今難民危機可謂雪上加霜,進一步威脅各國團結應對其他問題的能力。花旗銀行首席環球政治分析師福德姆指出,可能受影響範疇包括希臘債務問題和烏克蘭危機,不排除甚至有政府因為反移民情緒而倒台。福德姆又指,英國首相卡梅倫在難民問題上與默克爾打對台,肯定不利英國與歐盟計劃展開的分權談判,增加英國脫歐可能性。

有美國傳媒評論認為,《申根公約》消除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卻沒設立機制讓各國有效共同管理邊境,同時亦欠奉一個相當於國家內政部的機構,負責中央處理庇護申請及安置難民,是導致難民危機惡化至今日田地的主要原因。分析指,歐盟當務之急是就內部移動訂立新機制,並就批准庇護及安置難民的準則達成共識,否則只會促使各國分頭行事,進一步加深分歧。 (接下頁)

图片说明

不少敘利亞難民乘船經地中海抵達歐洲。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據了解,湧進歐洲的難民大部分是來自阿富汗及敘利亞等地的戰亂難民,倫敦大學研究助理哈提卜指,歐洲未能妥善處理敘利亞等地的政治衝突,亦沒向當地提供足夠人道救援,令難民不斷出走,更形容當前危機是歐洲「自己造成」。《華盛頓郵報》則批評美國過去5年只接收1541名敘利亞難民,數量明顯偏少,促請美國政客打破沉默,收容更多難民。

敘利亞2011年爆發內戰,隨即引發難民潮,隨着中東多國難民營「逼爆」,迫使敘利亞人投奔歐洲。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員希洛指出,近年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衝突不斷拖延,人道援助到達臨界點,敘利亞情況亦相似。他批評美國每小時耗資6.8萬美元(約52.7萬港元)空襲「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花在人道救援的支出卻不足一半。

美國每年向全球7萬名難民發出居留簽證,但敘國人只佔很少,部分原因是審批程序太冗長。國務院曾建議把接納敘國難民的名額增至1800人,但對於上百萬需要庇護的敘國人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面對難民不斷湧入歐洲,英國及德國態度分歧甚大。德國提出設立配額制分擔難民,英國卻聯同東歐國家反對,遭德國總理默克爾狠批拒絕承擔責任。德國政府估計今年最多或接收100萬名難民,相比之下,英國由去年6月至今年6月只接收了166名敘利亞難民。

英國執政保守黨對難民態度冷淡,內政大臣文翠珊8月撰文講述入境政策,刻意避開「難民」一詞,遭工黨大肆批評,但《衛報》分析保守黨不會在難民議題讓步太多,以免激烈反對移民的獨立黨乘虛而入。相對而言,默克爾7月出席活動時因解釋庇護政策弄哭一名難民女童,隨即備受批評,早前亦因沒及時譴責反難民暴動而捱批,足見德政界對難民較為同情。

德國民間對難民亦相當熱心,不少人把衣物、食物及玩具等送給難民,有人教難民德語甚至收容他們,慕尼黑警方本月1日更稱物資太多,呼籲公眾暫停捐獻。不過德國亦有反移民運動,內政部指今年初以來全國共發生336宗針對難民的暴力事件,較去年全年多出逾100宗,大部分是右翼支持者所為。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