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napchat看社交網絡未來:自毀型數據崛起
鉅亨網新聞中心
Snapchat應用截圖導語:國外媒體上周撰文稱,雖然社交網絡的廣泛普及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也催生了種種隱私問題。隱私意識的逐漸覺醒,使得以Snapchat為代表的新型應用憑藉著非永久性數據分享模式異軍突起。這些服務所分享的數據帶有“朝生暮死”的特性,因而極大地緩解了隱私擔憂,並有可能成為社交網絡未來的發展方向。
以下為文章全文:
Snapchat蔚然成風
2012年秋,紐約州楓木城(Maplewood)哥倫比亞中學的高三學生薩利·艾克(Sally Ike)從朋友那裏聽說了一款有趣的新應用。她的朋友說,這款名叫的應用可以免費下載到智能手機,而且能夠分享照片。與很多照片應用一樣,它的操作也很簡單:拍張照片,然后發出去就可以了。但它最大的特色在於,當好友打開信息后,照片會在10秒鐘內自動刪除。
艾克最初認為Snapchat很無聊。她當時正在申請大學,她還是哥倫比亞中學的校報編輯,並且參加了極限飛盤運動隊,忙得不可開交。Snapchat似乎毫無意義。然而,當冬天的腳步漸漸臨近時,Snapchat卻逐漸在哥倫比亞中學流行開來。從早到外,都有各種各樣的照片在校園裡四處傳播。同學們都對傳播這種一閃而過的照片樂此不疲。
有些老師甚至禁止在上課期間使用智能手機,所以同學們都在小心翼翼地展開“地下工作”。不過,如果將手機完全握在手掌裡,然后放在桌子下面偷偷使用,就不會被老師發現了。
艾克不停地收到別人發來的照片,隨使用次數的增多,她也逐漸愛上了這款應用。現在,她也像所有人一樣一天到晚地發送各種照片。她說,打開Snapchat中的一張照片,感覺就像拆開一件禮物:你永遠不知道會看到什麼。
由於信息會很快消失,所以不會給發送者帶來任何壓力。大家發送的照片也是各種各樣,有的做鬼臉,有的開懷大笑,有吐舌頭,有的翻白眼,還有的給自己披上了羽毛(Snapchat配有涂鴉功能),可謂無奇不有。你還可以用它來發視頻。如果有人作弊,試圖將照片保存下來,應用便會自動發信息給發送者。艾克表示,如果被人抓住會很囧。“我在想,等到我明年畢業上大學時,它會很有價值。”她說,“你可以用10秒時間迅速看到好友的表情,這比文字更個性。”
今年2月,Snapchat已經成為iPhone平台在美國第二熱門的免費照片和視頻應用,位居YouTube之后,Instagram之前。根據市場研究公司App Annie的統計,在所有免費應用中,Snapchat的排名也高居第19位。Snapchat的網站聲稱,每天通過該服務分享的照片已經超過5000萬張。[NT:PAGE=$]
佔據天時之利
它的異軍突起迫使競爭對手推出了類似的品。去年12月,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發布了一款名為Poke的應用,與Snapchat類似,該應用也允許用戶發送“自毀式”媒體內容。然而,此舉非但沒有打壓Snapchat,反而讓這個社交網絡新星愈發強大。今年1月,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將Snapchat選為2012年“增速最快的創業公司”。
Snapchat 2011年初誕生於一個兄弟會社團。彼時,埃文·斯皮格爾(Evan Spiegel)和鮑比·墨菲(Bobby Murphy)就讀於斯坦福大學,他們都是Kappa Sigma社團的“兄弟”。斯皮格爾學的是工程,墨菲讀的是計算機。他們二人決定開發一款手機應用,方便好友之間展開在社交活動,但卻不會留下任何記錄。
他們后來解釋說,這個靈感來源於他們多年來聽到的各種令人不悅的故事:原本是好友之間坦誠相見的私密照片,卻在社交網絡內廣泛傳播,甚至被搜索引擎永久收錄,無法刪除。斯皮格爾和墨菲均未發表評論。
斯皮格爾和墨菲的這款應用佔據了天時之利。當他們那年夏天忙於開發原型品時,美國前國會議員安東尼·維納(Anthony Weiner)因為給網友發不雅照而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而“自拍不當,前程盡失”的理念也已經深入人心。同年秋天,Snapchat在蘋果App Store上架,下載量迅速飆升。
“Snapchat的目的不是捕捉傳統的‘柯達時刻’,”斯皮格爾2012年5月在公司博客中寫道,“而是為了以完整的人類情感展開交流——不僅僅呈現美好或完美的一面。比如,當我覺得我很擅長模仿星鼻鼴時,或是我想讓好友看看我愛上的女孩兒時。”
隱私與色情
成年人早就警告過兒童,如果不多加小心,一些有問題的行為便會被永久記錄下來。過去幾十年間,這種記錄的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容易檢索,也越來越公開。伴隨雲計算的出現,數字空間同樣在突飛猛進。僅美國國會圖書館一家機構,就在忙於收錄1700億條Twitter消息。
當今的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的商業模式,是搜集和存儲各種行為和興趣,然后將信息出售給營銷機構。企業在組織和探索用戶的各種社交生活時,也更加得心應手,無論是聚會照片,還是對服裝鞋帽的偏愛。Facebook上月推出的“圖譜搜索”(Graph Search)就是一款檢索其十億用戶過往信息的工具。
在這樣的環境中,永久記錄在案的社交信息自然會令人不安。微軟高級研究員丹納·鮑伊德(Danah Boyd)表示,非永久性社交媒體首先獲得青少年的青睞並不出人意料。“在這類支持者的成長過程中,能夠直接影響他們的人一直都希望監視他們。”她說,“這種監視並非來自企業或國家,而是來自老師、招生負責人和父母。”[NT:PAGE=$]
Snapchat剛剛發布時,為了推廣該應用,斯皮格爾和墨菲精心挑選了一張有狐媚笑容的美女照片。這種暗示並沒有淹沒在媒體的汪洋之中。盡管Snapchat具備種種美好的願望,但所有人很快都認同了這樣一個事實:Kappa Sigma的這兩個大男孩兒的確為人們創造了一個在智能手機上獲取色情內容的渠道。
《情色引擎:從古登堡到谷歌,色情如何推動大傳播》(The Erotic Engine: How Pornography Has Powered Mass Communication from Gutenberg to Google)一書的作者帕切·巴斯(Patchen Barss)認為,幾個世紀以來,各種分享裸體照片的新渠道,一直都在推動傳播技術的發展。他認為,這種理論的核心在於:熱衷情色內容的人會很快擁抱各種新技術,一方面可以更加便利地查詢這類內容,另一方面也能夠更好地隱藏自己的身份,降低暴露的風險。
巴斯表示,多年以來,正是在這樣一群“風流人士”的追捧下,使得各種技術得以發展,從印刷機到錄像機,從付費電視到流媒體視頻,再到高速蜂窩網絡,概莫能外。“現在,同樣的事情或許也將在Snapchat身上重演。”他說。
很多新興傳播技術首次進入主流用戶的視野時,似乎都顯得很無聊、很可笑,但它們的廣泛用途隨后卻會逐步顯現。“我不會發送任何‘性息’。”巴斯說,“但目前為止,我的兩個孩子沒有一張照片出現在互聯網上,因為我不希望失去對照片的控制。這是一種永久性的記錄。倘若有一款應用,可以讓我與家人分享照片,然后讓照片在限定的時間內永遠消失,我或許很願意使用這種技術。這樣一來,你就可以理解這款應用如何獲得更主流的使用方式了。”
蘊含巨大商機
如果以創業公司的生命周期來看,Snapchat還處於“幼蟲”階段,他們的精力完全放在用戶體驗上,對品牌和營銷人員卻漠不關心,但有朝一日,這必將成為他們的利潤來源。(處於這種階段的企業,也可能會吸引規模更大、資歷更老的科技公司發出的收購要約。)科技博客GigaOM去年12月報導稱,Benchmark等風險投資公司已經完成了對Snapchat的一輪投資,以5000萬美元的估值向其注資800萬美元。
Benchmark普通合伙人馬特·科勒(Matt Cohler)負責處理該交易,但他並未對此置評。
營銷人員則對Snapchat持觀望態度。美國營銷和傳播公司Campbell Ewald首席數字官肯·博巴裡(Ken Burbary)說:“如果現在有客戶問我們對此有何看法,我會說,不要完全對它視而不見,但也得考慮現實利益。Snapchat現在還很不明朗。”
無論這款應用能否帶來滾滾財源,它的極速增長已經展示了一個巨大的商機——具體來說,就是針對越來越多擔心社交媒體足跡的人推出服務。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