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趙會榮:中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問題探析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1-06 08:43


請點擊圖片上方藍色小字關注我們

請點擊圖片上方藍色小字關注我們

來源:《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5年第6期

“一帶一路”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國領導集體提出的國家發展戰略。它的提出既是為了解決國內發展問題,也是為了確立對外戰略總體方針。在中國對外戰略的總體思路中,可以清晰地發現兩點,一是通過周邊外交促進大國外交,二是通過共同發展促進和平穩定。其中較為明顯的戰略思路是,依托中國與獨聯體地區國家的合作推動中俄關係的穩定發展,依托中俄合作推動中美關係穩定發展。前者對於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至關重要,因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主要涉及歐亞大陸,而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占據了歐亞大陸近一半面積。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下,俄羅斯因素的作用如何,中國能否與俄羅斯合作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怎樣合作,這些問題非常重要。自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出后,俄方的態度備受各方關注,國內學界對此也有不少爭論,有的認為俄羅斯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挑戰,有的則認為中俄雙方在中亞地區的合作大於競爭,兩國在中亞地區沒有利益分歧。伴隨著各方爭論,俄羅斯官方的態度逐漸明朗。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索契(2014年2月)和上海(2014年5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都明確表示支援中方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2015年5月中俄兩國元首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指出,“俄方支援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愿與中方密切合作,推動落實該倡議。”俄羅斯官方的積極態度為中俄兩國合作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然而,這僅僅是雙方在此問題上進行合作的前提,后續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思考、研究和解決。

一 中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意義
絲綢之路經濟帶雖然由中國倡導提出,但這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業,而是面向所在地區的所有國家、需要沿線國家共同參與、造福沿線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2015年3月28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檔案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是打通以下頻道: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在此,除中國外,俄羅斯是唯一被提到的國家。那么,為什么要單單提到俄羅斯?

這首先與俄羅斯在世界和歐亞大陸的地位和影響有關。俄羅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環節。這個國家橫跨歐亞兩大洲,地域遼闊,國土面積占歐亞大陸面積三分之一以上,居世界第一位,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堪稱地大物博。俄羅斯經濟發展潛力很大,2014年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九位。同時它還擁有戰略核力量,其常規軍事實力也僅遜於美國。同樣重要的是俄羅斯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為歐亞大陸的主要國家,俄羅斯與中亞、西亞、東南亞、南亞等地區國家已經建立了不同程度的聯系,在這些地區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以中亞地區為例,俄羅斯與中亞國家的安全合作非常密切,在中亞安全領域在某種程度上扮演著“衛士”角色。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邊界線長7 000多公里,雙方建立了區域聯合防空網;在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長期租借軍事基地;俄、哈、吉、塔四國均參與了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快速反應部隊;是中亞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在中亞國家一些重要經濟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同時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建立了歐亞經濟聯盟,吉爾吉斯斯坦也加入其中。此外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各有百萬以上的居民在俄務工,僑匯收入對於三國的經濟和社會穩定有重要意義。俄羅斯與中亞國家的人文聯系也非常密切,擁有影響中亞國家政局和輿情的資源。

其次,俄羅斯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中俄兩國戰略目標相似、戰略利益相符。俄羅斯是中國的最大鄰國,也是全面戰略協作伙伴,在中國的外交優先順序中處於優先位置。對中國來說,與俄羅斯搞好關係,在對美外交上就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靈活性。反過來,俄羅斯也非常重視對華外交。在俄羅斯看來,東方外交或許是俄羅斯尚能與西方進行對話的理由。特別是2013年年底烏克蘭危機爆發以后,俄羅斯對外交政策做出了調整,加大了對來自西方威脅的防范,同時加強東向外交,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加強務實經濟合作。俄羅斯軍事實力與中國經濟實力的組合足以維持全球戰略平衡,這決定了中俄戰略合作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中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符合中俄兩國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目標。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中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他指出,“兩千多年的交往歷史證明,只要堅持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用和平,共同發展。這是古絲綢之路留給我們的寶貴啟示。”絲綢之路經濟帶作為一種創新的合作模式,它的最大吸引力在於它所遵循的理念和原則,即所有國家,無論大小,一律平等,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它提倡尊重各國人民自由的選擇,反對霸權,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絲路經濟帶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更加公正、符合大多數國家利益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形成。

這些理念也是中俄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係的原則和基礎。中俄兩國都認為,當前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存在不夠合理之處。冷戰結束以后,美國奉行強權政治,為本國私利不惜損害別國利益。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動輒對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指手畫腳,甚至直接干預,不惜通過顛覆別國政權和引發動盪實現其戰略目標。美國是冷戰結束后世界上對外發動戰爭最頻繁的國家。美國利用二戰結束后的有利形勢,通過構筑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經濟霸主地位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不僅通過增發美元轉移債務,而且謀劃操縱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的做法損害了中俄兩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中俄兩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責任合作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促進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合理化。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符合中俄兩國促進歐亞大陸穩定和發展的共同目標。中俄兩國都處於歐亞大陸,歐亞大陸的穩定與發展關乎兩國的切身利益。歐亞大陸至今也沒有建立起各方都能接受的穩定的安全體系。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引起歐亞大陸地緣政治版圖和地緣經濟版圖的變更,蘇聯東歐地區出現了一條破碎帶。俄羅斯的實力和影響與蘇聯不能同日而語,蘇聯解體遺留下的問題處於待機爆發狀態,新獨立國家的建國轉軌道路障礙重重。同時,各種力量針對這條破碎帶的競爭從未停止,或以熱戰形式表現出來,如科索沃戰爭、俄格衝突、烏克蘭危機,或以“金融戰”、“網絡戰”、“顏色革命”等其他形式表現。亞洲地區安全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也很多,包括美國的亞洲政策、朝核、日本右翼傾向、俄日島嶼爭端等。

在這種背景下,開展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有利於促進歐亞大陸穩定和安全。后金融危機時代,歐亞大陸的經濟增長動力主要源於包括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增長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歐亞大陸國家的經濟結構各有特點,歐洲發達國家以高新技術和創新能力見長,俄羅斯以豐富的資源能源見長,中國則以投資和制造能力見長,如果歐亞大陸國家能夠拓展和深化經濟合作,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相互補益,那么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產效率以及本國和地區的整體競爭力。歐亞大陸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潛力巨大,關鍵是要發揮原蘇聯地區的地理優勢,使歐亞大陸橋在促進歐亞經濟聯系中發揮積極作用。原蘇聯地區國家的經濟在獨立以后經歷了幾番“折騰”,處於工業化不同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有的還不如蘇聯時期。原蘇聯地區整體上基礎設施嚴重老化,交通和通信網絡碎片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導致亞歐大陸橋的地緣優勢難以顯現。俄羅斯重視原蘇聯地區,試圖通過建設歐亞經濟聯盟維護在該地區的利益,但面臨著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的不少困難。而中國恰恰在這些方面具備一定優勢。如果中俄兩國能夠攜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促進原蘇聯地區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加強彼此之間的經濟聯系和經濟合作,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原蘇聯地區在歐亞大陸經濟版圖中的地位,改善當地就業狀況,緩解當地居民到俄羅斯務工給俄方帶來的壓力,促進原蘇聯地區國家與亞洲和歐洲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這有利於整個歐亞大陸的發展和穩定。

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有利於深化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係,符合各自國家的根本利益。中俄關係是新型大國關係的典范,雙方加強“五通”合作,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可以進一步夯實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的基礎。兩國之間加強政策溝通,有利於促進政治互信,找到利益交匯點和達成合作意向,為順利實施合作項目提供保障。加強設施聯通,可以進一步降低交通物流成本,提升效率,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加強貿易暢通,促進相互投資,有利於節約社會資源,促進生產要素的最優設定,提高利潤率,促進資本積累,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加強資金融通,擴大中俄雙邊本幣結算范圍,有助於降低雙方銀行和企業在經貿往來中的匯兌成本及匯率風險。加強民心相通,深化兩國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相互了解與理解,為兩國關係深入發展鞏固社會基礎。

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下,俄羅斯的重要性以及中俄合作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如果俄羅斯能夠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發揮積極和重要的作用,那么將有利於提升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對於對華合作以及區域經濟合作的興趣和合作效率,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進程。反之,如果俄羅斯消極對待甚至阻撓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那么這項事業可能面臨更多的困難。俄羅斯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是一個重要因素,但還不是必要條件。俄羅斯國內一些官員和學者並不同意這樣的觀點,這也增加了中俄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下合作的難度。
二 中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
面臨的困難中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面臨的首要困難是來自俄羅斯單方面的疑慮和阻力。盡管俄羅斯官方明確表示支援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但其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有自己的考慮,導致其做法未必時時處處都與中方保持一致。

其一,俄羅斯的處境、看待世界和原蘇聯地區的視角以及利益目標與中國存在差異。俄羅斯曾是歐亞大陸獨一無二的帝國,歷經不斷的擴張才擁有了廣袤的領土和豐富的資源。帝國思維始終影響著俄羅斯的行為方式。"俄羅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國家思想、帝國思想”。這種帝國思想在今天的俄羅斯主要表現為激進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蘇聯解體導致俄羅斯的疆域縮回到300年前,從超級大國變成地區大國,這讓俄羅斯痛心疾首。此后20多年,俄羅斯國內經濟社會發展與政治抱負和軍事實力之間的不平衡不斷加劇,融入西方與其平起平坐的努力屢遭挫敗,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逐漸萎縮,有效的對外影響不斷下降。普京認為,蘇聯解體后形成了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俄羅斯一直面臨來自西方的排斥和對抗,他的使命是努力改變現狀,帶領俄羅斯走向復興和強大。普京堅持保守主義,對全球化保持警惕,把恢復在地區和全球范圍的影響作為首要目標,特別看重在歐亞地區推進一體化。很多俄羅斯學者都認為,歐亞地區是俄羅斯的特殊利益區,那里本沒有國家,那里擁有的一切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歷史上莫斯科的恩賜,那里的人對莫斯科應懷有感恩之心,並在行動上跟隨莫斯科。歐亞地區國家加入歐盟和北約的努力幾乎等同於背叛俄羅斯。例如,俄羅斯學者在談到烏克蘭問題時,使用俄文前置詞“на”,而不是“в”,這在烏克蘭人看來,是俄羅斯把烏克蘭當成地區,不承認烏克蘭是獨立國家。再如,很多俄羅斯學者稱“我們的盧甘斯克”,而不是“烏克蘭的盧甘斯克”。俄羅斯認為,它擁有軍事、能源、經濟、人文等各種杠桿來維護在歐亞地區的利益,而且,它特立獨行,善於單打獨斗,在它處於優勢的地區無須合縱連橫,無須與其他大國協商。

其二,俄羅斯擔心絲綢之路經濟帶削弱歐亞經濟聯盟的影響,損害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聯邦上合組織問題特使瓦羅比耶夫先生在學術期刊《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發表的論文《新絲綢之路——關於中國建設“偉大的絲綢之路經濟空間”的思想》指出,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留下了很多疑問,其中包括該倡議是否對歐亞經濟聯盟構成競爭,以及中國如何界定和履行“平等互利”原則等等。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所所長納烏姆金在與筆者交談時,特別關注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否會考慮俄方的利益。俄羅斯之所以對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樣一個新生事物產生擔心,主要是因為歐亞經濟聯盟面臨的問題很多,俄羅斯既難以負擔,又無法放棄。按照俄羅斯一些經濟學家的說法,歐亞經濟聯盟不是經濟一體化機制。截至目前,歐亞經濟聯盟取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機制化方面,很多一體化項目由於各種原因長期得不到實施。相比之下,絲綢之路經濟帶雖然還有很多細節問題需要確定,但它堅持平等互利原則,擁有充足的資金保障,這兩點就很具吸引力。筆者通過與俄方學者交流,把俄方對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顧慮概括為以下五種說法:一是以為中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目的是為中國商品打造傾銷頻道和市場。很多俄羅斯學者坦言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第一反應就是中國要打造通往歐洲市場的商品出口頻道。俄方擔心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大量涌入歐亞地區,可能將俄羅斯商品排擠出歐亞市場;二是認為中國與歐亞地區的交通一體化項目與俄羅斯的跨西伯利亞鐵路和貝阿鐵路構成競爭;三是以為中國投資主要面向歐亞地區的資源和能源,對當地制造業投資較少,技術轉讓不多,結果很可能把歐亞地區國家變成中國經濟的原料來源地和附庸;四是以為中國對外經濟合作中存在違法勞務輸出的情況,給該地區國家帶來所謂的移民威脅;五是擔心中國在歐亞地區開展的合作項目可能引發生態問題。總而言之,俄方存在一種認識,認為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對外投資能力優於俄羅斯,中國針對歐亞地區國家的經濟合作計劃對該地區國家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中國在經濟領域獲得成功,在該地區的政治影響必然上升,對俄羅斯將形成競爭優勢。俄羅斯很多學者主張本國政府在對華合作中要堅持平等原則和維護俄方利益。實際上,中俄兩國實力與地位的變化對中俄關係從心理到行動都產生了很大影響。處於換位中的俄羅斯和中國都需要與時俱進,理智處理雙邊事務。

其三,中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在操作層面,以往俄羅斯與中國合作經常出現反復,雙方簽署協議后由於各種原因,俄方負責的部分長期得不到落實的情況不少,例如2009年中俄兩國政府曾簽署《中國東北地區同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2009~2018)》,這份檔案提到的200多個項目或者停留在紙面上,或者中途擱淺,給中方造成很大損失。即便中俄兩國為了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簽署一些合作協議,也不能排除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出現各種阻撓、拖延、甚至違反協議的情況。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能源出口,在國際市場能源價格持續走低的情況下,俄羅斯經濟遭受重挫,投資環境惡化,投資風險升高。俄羅斯政治經濟精英中看重西方、與西方有利益關聯的很多,他們對與中國開展合作興趣有限。在外部勢力的支援下,或者出於政治斗爭、維護地方和個體利益需要,可能拿中國問題說事,使經濟問題政治化,為中俄合作制造困難。即便中俄兩國齊心協力,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也可能遇到世界經濟走勢低迷、地區合作安全風險上升以及來自西方、歐亞地區國家、甚至中方內部的各種阻力。
三 應對困難的辦法

中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可行的,盡管面臨的困難不少,但困難的出現具有階段性特點,而且這個過渡階段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隨著換位階段的結束,雙方的合作可能迎來新的局面。當前,兩國政界、商界和學界都在積極溝通,尋找合作點和實施合作項目。對中方而言,要推動中俄合作,還需做很多努力。

第一,抓住當前中俄關係不斷上升的有利時機,加強與俄羅斯的溝通和磋商,探索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等地區多邊合作機制之間的互利合作模式。弘揚和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通過利益共用、交換和補償等方式促進中俄之間、中國與獨聯體國家之間的合作。俄羅斯民調顯示,約一半的被訪者表示俄羅斯應該首先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在全球范圍內,中俄可以就打擊三股勢力、加強資訊安全、應對“顏色革命”威脅等問題展開深度合作。在地區層面,中俄可以在歐亞地區、亞太地區、中東地區相互配合,共同營建東北亞安全對話機制和安全體系,促進地區戰略平衡,鞏固地區安全和穩定。所謂的中國移民威脅已經被俄羅斯和獨聯體地區國家官方機構證實為子虛烏有。中國對於獨聯體地區國家非資源領域的投資越來越多,甚至超過對資源領域的投資。哈薩克斯坦前駐華大使葉爾梅克巴耶夫稱,中國多年來都是哈薩克斯坦第三大投資伙伴。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共吸引中國投資超過2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投資投向了哈薩克斯坦工業和基礎設施項目;中國駐哈大使張漢暉指出,在與中亞國家的能源、資源合作當中,中國高度重視高科技的投入,重視對周邊環境的保護,重視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他還舉例說,中國企業投資在哈薩克斯坦阿克糾賓油田修建了大型油氣處理廠,滅掉了當地已經燃燒了幾十年的“火把”,把伴生天然氣有效利用起來,還解決了當地居民的用氣問題。中亞學者稱,在中亞地區,詆毀中國與詆毀俄羅斯的經常是同一批人。中俄兩國有必要加強媒體合作,向外界及時發布客觀資訊,避免產生誤解。

中俄在歐亞地區的合作可以在交通、能源、制造業、高科技等領域展開。在交通領域,俄羅斯在開發北極能源和發展北極運輸能力方面非常積極,也歡迎中國參與其中。中俄雙方可以在北極能源開發、造船和航運領域進行合作。此外,俄羅斯和歐亞地區國家都希望發展貫穿東西的交通運輸體系。中俄簽署莫斯科至喀山高鐵建設合作備忘錄后,雙方已展開合作勘測設計工作,未來有望實施從北京到莫斯科的高鐵項目。在能源領域,除了推動和落實中俄雙方關於建設東線和西線天然氣管道的合作協議外,可以考慮擴大俄羅斯經過哈薩克斯坦出口中國的石油管道運輸能力。根據《國務院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以及歐亞地區國家經濟結構相對單一、缺乏資金和技術等情況,中國可以與俄羅斯在歐亞地區的采礦、冶金、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等行業進行合作,根據這些國家各自的特點幫助它們建立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充分發揮它們的優勢,促進它們的工業發展和經濟現代化。

第二,加強中俄雙邊合作。支援俄羅斯發展遠東,支援和參與俄羅斯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加強雙方在戰略性大項目方面的合作,重點深化在能源、高科技、互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加強軍事合作,增大雙方在軍事戰略規劃方面的相互認知,加強在戰略預警和反導領域的實質性合作;開展作戰理論和軍事改革經驗的交流;推動軍事技術聯合研發、聯合生產,爭取在高新武器裝備開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強在防范抵御“顏色革命”以及網絡資訊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加強雙邊人文合作,促進兩國從官方到民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2016年正值《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5周年。2016~2017年是中俄媒體交流年。兩國可以利用這些時機,舉行一些紀念和交流活動,進一步夯實兩國關係的民間基礎。

第三,利用上合組織平臺和機制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2014至2015年俄羅斯作為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提出六項優先任務,包括制定《上合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加強政治團結和擴大相互協作、擴大伙伴關係、加強上合組織作為對話平臺的作用、成立對抗安全威脅中心、加強經濟和文化聯系。這顯示出俄羅斯利用輪值主席國的地位積極推動上合組織發展的意愿和決心。上合組織的發展有利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在上合組織的框架下,中國與俄羅斯和中亞成員國可以共同探討雙邊和多邊合作的興趣點以及可以合作實施的項目,特別是在金融、能源、交通、通信等領域,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

第四,加強與歐亞地區國家之間的合作,使之與中俄關係相互促進。歐亞地區國家加強與中國合作的動力主要有二:其一是中國是促進其對外關係平衡的相對可靠的力量。其二是中國的政治支援、資金和技術對於推動經濟增長、避免經濟震盪、維持社會穩定非常重要。歐亞地區國家有時抱怨中國看重中俄關係而忽視與它們的關係,擔心中方在處理對俄關係中犧牲它們的利益。事實上,對中方來說,中國與歐亞地區國家的關係與中俄關係同等重要,中國既要避免二者產生矛盾和衝突,又不能因為其中一組關係而犧牲另一組關係。歐亞地區國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與俄保持較遠距離,甚至與俄有很深矛盾;另一類與俄關係較近,至少保持中立。對中方來說,與第一類國家發展關係應增加主動性,同時避免卷入矛盾,與第二類國家發展合作應盡量與中俄合作形成互補關係。實踐證明,中國提升與獨聯體地區國家之間的合作水平往往能夠促使俄羅斯在對華合作上產生更大的動力。中國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對中俄能源合作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就是例證。

最後,與歐美國家和國際組織展開對話和溝通有利於推動中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雖然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土耳其等國際行為體提出的“絲綢之路”計劃有各自的地緣政治目標,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目標並不完全一致,但它們提出的經濟合作方案對於促進歐亞地區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存在有利的一面。此外,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在促進歐亞地區互聯互通方面也有自己的計劃。因此,中方有必要與歐美國家和國際組織展開對話和溝通,探索彼此之間進行合作的可能性。這將有利於推動俄羅斯與中方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方面的合作。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