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中國長線報酬慘,專家:別碰陸股指數ETF
鉅亨網新聞中心
精實新聞 2013-07-15 12:05:00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MSCI中國指數(包含股利)自青島啤酒在1993年7月成為中國大陸首家海外上市企業以來、迄今僅上漲14%,在10大市場當中僅贏過MSCI日本指數(下跌1%)。同一時間,標準普爾500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及美國公債的投資報酬率則是分別高達452%、322%、86%。安本資產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基金經理人姚鴻耀(Nicholas Yeo)指出,中國大陸就是「好GDP不等於好股市」這句話的最佳寫照,企業治理品質不佳是當地企業長期表現不佳的主因之一。
因成功預測安隆(Enron)倒閉而聲名大噪的Kynikos Associates避險基金創辦人James Chanos早在2010年就已開始看空中國大陸經濟。他在去年9月接受《Squawk Box》節目專訪時指出,大陸H股就像是一個典型的新興市場「蟑螂屋(roach motel)」,只是它的體積更為龐大。他說,作為一個西方投資人,你很難取得合理報酬並拿回資金。
獨立研究機構《JL Warren Capital》創辦人Junheng Li去年12月在MarketWatch.com發表專文指出,除了大型銀行外,A股當中多數的國營企業(SOE)幾乎是不配發股利,股東權益並非公司管理階層的主要考量。SOE的A股市值佔比從10年前的65%攀升至75%,代表具有活力的民間企業生存空間遭擠壓。
英國BBC新聞曾報導,大陸有一半的GDP是來自國營企業,但他們掌握的是超過70%的銀行低利放款。相關討論詳見《陸股得日本病,關我什麼事?(http://www.moneydj.com/KMDJ/Blog/BlogArticleViewer.aspx?a=09a03094-02b4-4eb1-8982-000000017516)》一文。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升級你的投資腦!9/17講座揭密獲利契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