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調:全球前20大太陽能模組商Q1搶下70%市佔
鉅亨網新聞中心
精實新聞 2013-05-03 記者 萬惠雯 報導
據研調機構Solarbuzz表示,全球前20大太陽能模組供應商在2013年第一季占全球模組總出貨量將近70%,由於太陽能發電製造廠商間的持續整合,為一線模組廠帶來機會,全球前20大模組廠商的市場佔有率在過去幾個季度持續增長,從2012年第一季度的58%提高到現今的70%。
隨著太陽能發電產業持續呈現終端市場全球化,一線太陽能模組供應商也積極的開拓海外市場以增加市場佔有率,尤其是中國前十大一線模組供應商,例如英利(Yingli Green Energy)、天合(Trina Solar)、阿特斯(Canadian solar)、晶科(Jinko Solar)和昱輝(Renesola)等。
Solarbuzz表示,中國太陽能模組供應商持續主導全球供應端展望,在過去的四個季度裡全球41%的模組出貨來自中國前十大模組商。新興的中國一線廠商,像是晶澳(JA Solar)和海潤(Hareon Solar),過去專注在電池片的製造,現也增加了太陽能模組的出貨而獲取不少市場占有率。
在部分有著強勁當地模組廠商或是太陽能政策特別優厚的國家,中國前十大模組供應商還未能佔據領先地位。像是在美國和日本太陽能市場,其國內的模組製造商仍居於該國模組出貨量的前幾位。
以美國來說,First Solar和SunPower為美國市場模組出貨量的前兩名;在日本,其國內供應商Sharp,Kyocera,Panasonic和Solar Frontier過去四個季度的出貨表現也優於中國競爭者;但歐洲、中國、澳洲和其他新興太陽能市場,均由中國一線太陽能模組供應商主導,以澳洲為例,在過去四個季度有將近50%的模組供應來自五家中國一線模組廠。
歐洲的一線模組供應商如Conergy和SolarWorld,仍然以其高品牌知名度和較高價的特性主打歐洲和北美太陽能市場,但卻造成市佔率的萎縮,此兩家供應商的合計市占率已由2012年第一季的10%衰退到7.5%。
Solarbuzz表示,儘管太陽能模組的價格在全球各主要終端市場高低互見,2013年第一季前20大一線模組廠的平均銷售單價穩定在2012年第四季的每瓦0.76美元左右,而2012年第一季度時,受惠日本高價高效率市場的強勁需求,均價在每瓦1.03美元左右。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