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資訊】傳銀監會已擬定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方案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路透社報導,三位了解情況的訊息人士稱,銀監會創新監管部近日已上報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的兩套方案待批,參與的方式和路徑還待監管層最後定奪,料第二套方案即24家商業銀行分批入場參與國債期貨可能性較大。
訊息人士透露,創新部對試點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提出了兩套方案建議,一是將國有、股份制、城商行為主的24家商業銀行全部定為首批參與國債期貨市場的試點銀行,參與模式由商業銀行根據業務需要自主決定;二是為進一步平衡國債期貨上市初期市場各方交易力量,保證市場平穩起步,將對24家商業銀行劃分為兩批試點銀行陸續參與。隨著國債期貨市場不斷成熟,市場深度不斷增加,再逐步推動更多商業銀行進入市場。
試點參與的商業銀行建議名單有,工建農中交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銀行則有招商、興業、民生、浦發、中信、光大銀行等10家,城市商業銀行包括上海、南京、寧波、杭州銀行四家,外資法人銀行有3家,匯豐銀行(中國)、花旗銀行(中國)、渣打銀行(中國).
“國債期貨推出初期也少不了‘主角’商業銀行的參與,但兩套方案二選一,監管層選擇後一種可能性更大,也相對穩妥。估計本月底銀監會就會公布最終參與方案。”上述訊息人士表示。
銀監會在接受路透查詢時對上述訊息未予立即置評。
接近證監會的人士還透露,銀監會創新部的兩套方案亦已與證監會和中金期貨交易所溝通,中金所亦傾向於讓銀行根據自身經營情況選擇以會員身份或以客戶身份交易。
今年7月4日,證監會批準中金所上市國債期貨,標志著國債期貨闊別18年後即將“重生”,作為持有國債現貨超過65%的主導力量--商業銀行,不僅對最快將於8月底推出的國債價格有決定性影響,而且還是國債現券的主要持有人,掌握著現券的流動性。若能進入國債期貨市場,則能使期限套利力量發揮穩定市場的作用。初期這一龐大群體會在國債期貨市場扮演怎樣的角色引發關注。
中信建投債券分析師施同亮稱,由於銀行參與國債期貨涉及跨部門監管協調,且體量大,監管機構初期會較為審慎;機構參與國債期貨的路徑或類似股指期貨,即先由債券、基金探路,保險、銀行殿後。
施同亮指出,這意味著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等非期貨類金融機構參與國債期貨還應該符合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等主管部門設定的條件,而這些部門還尚未出台關於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參與國債期貨市場的相關政策。
在監管層批準國債期貨上市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中金所”)7月8日就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規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交易規則》及其實施細則征求社會意見。
根據已公布的《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即將上市的國債期貨的合約標的為面值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3%的名義中期國債。國債期貨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2%,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2%,合約月份為最近的三個季月。(R01)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中國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51,5126]
X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