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美製造業謀再度復興 打造新新興經濟體 抗衡中印世界工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4-29 11:45


隨著美國爆發頁岩氣革命、新興市場工資上漲及科技革新,國際輿論近幾個月不斷炒作一個新興概念:「美國製造業復興」(U.S. Manufacturing Renaissance),憧憬美國能夠抗衡中國、印度等世界工廠,透過製造業重振經濟,成為「新新興經濟體」。但專家對這股「復興熱」看法兩極,有人認為美國製造業強勁只是周期性假象,產業結構實際上並無改進。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美國媒體過去一年來,多次炒作美國製造業復興的話題,例如《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就多次介紹一些中小企如何受惠於中國製造成本上升、客源回流等變化,令各界紛紛談論「美國製造」新時代,甚至有人認為美國應捨棄「不事生產」的服務業,重新成為「工業大國」。


支持「製造業復興」論的人認為,受惠於能源成本下降、相對提升的工資競爭力、先進科技如物料科學、3D打印及物聯網等,美國製造業將再次起飛,通用電氣總裁伊梅爾特便形容:「我們可能正處於30年來競爭力最強的階段。」

支持派認為,製造業復興將為美國帶來諸般好處,對內能夠創造更多職位、擴大中產階層、減少貿易逆差,並維持社會長遠創造力,對外則可以抗衡中印俄的經濟優勢。

有「新興市場投資之父」之稱的著名投資者范艾格特梅爾稱,近期不斷有中國製造業高層向他抱怨來自美國的競爭,「是40年來在亞洲從未聽過的」。他說,美國手機網絡基建遠勝中國,在3D打印和機械化生產技術亦有領先,估計至少200家企業已將工廠回流美國。

但另一批專家卻懷疑「製造業復興」說法。高盛集團首席經濟師哈丘斯認為,所謂「復興」只是「周期性」而非「結構性」,原因是這種程度的製造業增長,只是經濟復甦過程中的正常表現,不代表美國製造業競爭力有實質改變。

高盛報告指出,歐洲和日本製造業相對疲弱,令美國表現顯得強勁,但實際數據卻是相反。美國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54.6降至52,行業職位空缺增幅亦按月減少。

亦有分析認為,美國製造業實力從未大幅衰退,當前狀況說不上是「復興」。國會研究處(CRS)報告就指,2010年美國製造業產出接近1.8兆美元(約14兆港元)冠全球,前年亦比1990年高72%,是1950年的6倍。所謂製造業「衰落」很大程度是職位減少造成的印象,去年製造業佔整體職位只有9%,遠少於1970年的25%。(接下頁)
 

[NT:PAGE=$]

綜觀全球經濟,發達經濟體一般較倚重服務業,發展中國家的增長則較依賴天然資源、製造或服務業,以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為例,15兆美元(約116兆港元)國內生產總值(GDP)中,製造業僅佔12%。製造業比重較低的美歐國家,近年經濟動盪較大,但比重偏高的德國在歐債危機中屹立不倒,反映製造業對經濟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美國GDP有近79.7%來自服務業,令經濟深受「景氣與蕭條」的周期影響,加上金融、保險及地產業近年比重增加,進一步削弱經濟抗震能力,使當地經濟在過去數年出現較大波動。與美國相似,英國的製造業比重亦只有約10%。

自1980年代起,中國、巴西及印度等新興國家漸漸成為製造大國,中國的製造業貢獻了約3成GDP,與韓國一樣是全球比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在發達經濟體中,德國及日本仍有龐大製造業基礎,佔GDP比例甚至較新興國家墨西哥還高,分別21%及19%,但在歐債危機中大受打擊的意大利、西班牙及法國,比重只介乎10%至15%。

據CNBC報導,顧問機構AlixPartner最近發表報告,指出在中國,人民幣升值、工人要求加薪、運輸成本持續上升等趨勢若持續,企業外判工序到華的生產成本,到2015年可能與在美國本土生產一樣,將使愈來愈多企業轉移到其他國家,甚至回流美國。

坐落上海的Prince Industries廠房與當地許多工廠一樣,負責替美國大型機械設備商Caterpillar、霍尼韋爾及西門子等生產零件。總裁米勒表示,自從10年前到中國設廠起,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了25%,工資水平亦以年均12%的速度增加。

AlixPartner報告指出,中國製造的落地成本(landed cost)在2005年比美國製造少25%至30%,但差距正快速收窄。不過報告亦認為,雖然中國生產成本不像過去般低廉,但因中國內需年增幅達8%至10%,海外業者為滿足這個潛力巨大的消費者市場,相信不會立即撤出。

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的西爾金表示,由於成本愈來愈高,設於沿岸城市如上海等的廠房預計會加速遷入中國西部或內陸,繼續享受低廉勞工成本,但部分企業亦可能因內陸工人生產力較低而留在原處。

有香港智庫研究員表示,美國製造業回流為港商帶來機遇,又指中國地近年湧現一批優秀民企,除了創造更多職位,亦有助產業升級,預言中國製造業優勢至少還能保持3至4年。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研究員指,香港因歷史原因與美國關係密切,不少大型港企在北美有分支,製造業回流有望降低成本,提高營商便利。另一方面,港企將中國工廠轉移至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國家,同時可利用1970年代的產業轉型經驗,與中國企業聯合開拓歐洲、拉美、非洲等海外市場,機遇無限。

他表示,頁岩等新能源壓低美企生產成本,成為製造業回流首要動力。美國總統歐巴馬連任後強調吸引高技術人才,又承諾讓非法移民入籍,為製造、服務業等引入大量基礎勞力。相較下,中國長期依賴煤炭等傳統能源,亦面臨大城市人口老化、中小企出口放緩、外企轉向東南亞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多項不利因素。 (接下頁)

[NT:PAGE=$]

總部在日本的理想工業(香港)零件中心經理福島文夫指出,公司在大中華地區所有零件均由深圳、珠海、上海3家工廠製造,指公司營運未受大陸勞工成本上升影響,又認為大陸製造業相較美國沒有劣勢,仍看好大陸沿海製造業前景。

美國總統歐巴馬2月發表第二任期首份國情咨文,提出中止外包減稅,實施離岸稅等措施,以重振製造業。隨著蘋果、通用等公司相繼把工廠引回美國,外界擔心,中國作為製造大國的優勢或將喪失。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胡祖六早前出席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時指,中美製造業優勢互補,但中國短期難由「製造大國」變成「製造強國」。

胡祖六指,美國製造業是集創造、製造、服務於一體的新型高端製造業,相較下,中國製造研發和相關服務較少,難勝任資訊科技、醫藥等高端產業。

除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低成本國家,中國亦面臨韓國、日本、德國、美國等高端製造業夾擊,產業結構亟需升級。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傳統模式難長久,加上知識產權保護欠奉,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長遠將削弱競爭力。

胡祖六認為,中國升級產業結構,須採取4大措施。首先是產業、政府及研究機構攜手。企業應改變競爭模式,提升技術、質量與服務質素;政府須改善營商環境,學界則須培養更多創造型科學家與工程師,並創造條件引進海外人才。第二要瞄準戰略性的新興製造業。第三要積極對外開放,吸引全球一流企業來華投資,建立研發中心和設廠生產經營。第四要深化金融改革,利用資本市場推動中國自家創新和製造業轉型。

《時代》周刊指出,「美國製造」有望捲土重來,其中有賴搶在海外競爭對手之前,利用先進科技革新以往生產過程,加上政府大力推動科研發展,積極培訓工人,有助美企鞏固新優勢。這種模式要求工人由人力生產者變成機械生產監工,只需一部iPad,工人就可隨時操控燈光、溫度、生產工序、採購乃至維修等。

物聯網

■在通用電氣(GE)位於紐約州斯克內克塔迪的工廠,生產的電池在出廠後仍可透過互聯網與GE「聯絡」。GE下一步計劃透過物聯網,將廠房設備、產品及工人互相連結,大大提升偵測錯誤及改善生產的效率。不過,隨著科技進步,工廠不僅不再需要低技術工人,高階工人數目亦愈來愈少。

3D打印

■日益成熟的3D打印技術正革新製造業生產模式。新企業不必大興土木投資設廠,只須購置一部3D打印機,便可量產飛機、汽車及其他精密零件,創業門檻大大降低;固有廠商亦可將工序回流本土,既可節省從海外運送零件的燃油費,又可提高供貨速度。此外,因3D打印可將任何設計圖概念變成實物,將有利創新設計及產品。

政府資助

■美國總統歐巴馬致力復興本土製造業,如向新企業提供稅務優惠,又加大科研發展投資,並向工人提供在職培訓。獲聯邦政府資助3000萬美元(約2.3億港元)的「美國國家增材製造創新學會」,是美東「鐵銹地帶」3.2萬家製造業與高等學府及科技專家之間的橋樑,令製造業形成「政府、學者、企業」鐵三角,促使創新意念快速轉化成實用產品。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