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專家:「刺激派」vs.「撙節派」勝負已定 克魯曼贏了!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3-04-25 22:00


克魯曼。(圖:諾貝爾獎官網)
克魯曼。(圖:諾貝爾獎官網)

過去 5 年美國及全球其他經濟陷入困境的先進國家,有兩派壁壘分明的理論持續激烈的言詞與政策戰爭。其中一派經濟學家及政治人物主張,應該增加政府支出來彌補民間經濟活動疲軟;另一派人士則相信,應該減少支出來降低財政赤字,以「重建信心」。


前一派主張政府擴大「刺激經濟」支出的人士,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 (Paul Krugman),認為應以此措施協助降低失業率及提振經濟成長,直到民間充分休養並開始再度支出。

後一派陣營則主張政府應行撙節,因為刺激措施只會增加已高到危險水準的財政負債,政府恐失去償債能力,導致經濟成長永久受損;而國債市場也將爆發恐慌拋售,致使國家通貨膨脹劇升。因此惟有減支才能降低赤字,進而重建市場信心。

前一派先是在金融海嘯過後經濟衰退最深沉時期短暫勝出,包括美國等國紛紛祭出刺激支出措施;但「撙節派」隨後反攻,使得過去數年歐洲及美國財政政策由減支主導,以免被債台高築壓垮。

不過,雅虎財經 (Yahoo Finance) 網路節目《Daily Ticker》主持人 Henry Blodget 周三 (24 日) 指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撙節派」的主張是錯誤的。例如日本雖然持續增加支出,導致財政負債相較於國內生產毛額 (GDP) 比例已遠超越理應崩盤門檻,但至今日本債息卻依舊頑強維持低落。而像英國及希臘等擁抱 (或被迫) 撙節的一些歐洲國家,卻經歷多次經濟衰退甚至蕭條;且小國因稅收減少,赤字只能居高不下。

種種經驗證據,越來越支持克魯曼等人主張的積極擴大財政刺激支出措施,直到國家經濟恢復健康。更令人驚訝的是,撙節派引以為據的負債相較於 GDP 比例 90% 上限門檻,提出該理論的學術論文上周竟被發現有計算錯誤;一經修正後,該門檻便不再存在。高政府負債雖然仍會影響經濟成長,但不如原本想像嚴重。

因此 Blodget 斷言,這個發現已讓爭論多時的「刺激派」與「撙節派」角力戰畫下句點:結論是克魯曼一方獲勝。「如今剩下的唯一問題,就是那些曾經主張即便經濟依舊疲軟、仍別無選則必須刪減政府支出的人士,是否有足夠擔當來認輸。」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