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硅谷與情報機構關係遠超外界想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7-04 14:00
導語:路透社今天撰文稱,雖然谷歌和微軟等科技公司在“稜鏡門”曝光后不遺餘力地漂白自己,但事實上,硅谷與情報機構之間的關係遠超外界想象,甚至連硅谷的創立和繁榮都與美國的情報和國防項目密切相關。
以下為文章全文:
廣泛合作
雖然硅谷一直在努力撇清與“稜鏡”監視項目的關係,但事實上,這裏的高科技企業與美國情報機構有很深的淵源。
曾經任職於美國政府和情報機構的消息人士表示,科技行業與情報機構的合作比多數人想象得更廣泛、更深入,甚至可以追溯到硅谷建立之初。
隨美國情報機構加大力度獲取新技術,並資助網絡安全領域的發展,他們已經投資了很多創業公司,鼓勵這些企業在董事會中安插更多的軍方和情報機構老兵,甚至在科技行業建立了廣泛的人脈網絡。
現任和前任政府官員表示,他們正在借助這些關係來部署具體的間諜項目。不過,他們仍會與科技公司相互配合,避免因為過於明顯的合作引發外國客戶的警惕。
喬爾·哈丁(Joel Harding)曾於1990年代在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擔任情報官員,后來任職於大型國防承包商Computer Sciences和SAIC。他表示,間諜機構有時會說服企業調整硬件和軟件品,方便他們監控外國目標。
幾年前,美國情報機構就向一位科技公司主管支付了5萬美元報酬,讓他在運往海外的機器中安裝一種有干擾功能的電腦晶片,以便開展間諜活動。但哈丁拒披露詳情。“外表看起來沒有變化,但晶片卻做了手腳。”他說。
一位要求匿名的前任美國情報官員稱,美國政府經常通過第三方開展行動,避免行動暴露導致大型科技公司受到衝擊。
他還引述了十多年前的一個例子:當時,美國政府曾經秘密成立了一家電腦分銷公司向亞洲政府出售筆記型電腦。這家分銷商從名為Tadpole Computer的公司購買搭載Sun處理器的筆記本。之后,該分銷商會在設備中安裝秘密軟件,使得情報分析師可以遠程訪問這些電腦。
Tadpole於2005年被美國國防承包商General Dynamics收購。General Dynamics拒發表評論,Sun的新東家甲骨文也未對此置評。[NT:PAGE=$]
安撫用戶
盡管展開了種種秘密合作,但前任情報官員和公司高管卻表示,海外客戶最擔心的事情——即廣泛使用的美國科技品都專門為美國國家安全局(以下簡稱“NSA”)和中央情報局(以下簡稱“CIA”)預留了“后門”——有些誇大其詞。他們表示,海外的電腦和通訊是通過其他方式監視的,包括筆記本分銷商等第三方公司,或是情報機構開發的專用軟件。
路透社獲得的一份品目錄顯示,國防承包商為美國政府提供了各種渠道,幫助他們入侵几乎所有大型軟件公司的品。這份檔案還將這種行為描述為行業慣例。NSA拒發表評論。
但一位曾經供職於微軟的情報老兵表示,大規模的合作卻比較罕見,因為大型科技公司的品銷往全球各地,而且中國等市場對他們至關重要,不能冒險安裝后門。
“從技術上講,微軟是一家美國公司,但它實際上卻是一家跨國巨頭,在全球各地都設有子公司。”他說,“把品賣到中國是微軟的一項重要戰略。”微軟發言人拒發表評論。
在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曝光了NSA的“稜鏡”監視項目使用大型互聯網公司提供的用戶數據后,硅谷與美國情報機構的關係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谷歌、微軟、Facebook等公司都在努力安撫用戶,聲稱只向情報機構提交了部分涉及海外目標的數據,而且否認為NSA提供了全部用戶數據的訪問權。
但上周末,歐盟要求美國對監視項目作出解釋,部分歐洲政要也紛紛表態稱,有必要終止雙方的貿易談判。還有人呼籲人們停止使用美國企業的品。
淵源頗深
在硅谷神話中,美國科技公司與政府國防和情報機構之間的緊密共生關係經常會被弱化。在1950和1960年代的多數時間內,國防合同都是硅谷的生命之源。在二戰期間領導盟軍無線電干擾項目的弗雷德裡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曾經拿學金來到斯坦福大學讀書,並與惠普創始人成為了同學。
Varian Associates等創業公司很多都與斯坦福有聯繫。這些公司都是憑藉1950年代政府的微波和真空管技術訂單起家的,這類技術都被用於航天項目。1960年代,政府航空和國防項目,尤其是民兵(Minuteman)導彈項目,也成為了硅谷售價高昂的整合電路電腦晶片的最大客戶。資料庫軟件開發商甲骨文的第一個客戶則是CIA。[NT:PAGE=$]
“硅谷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國防問題。”阿努普·葛霍西(Anup Ghosh)說。他2009年創辦的網絡安全公司Invincea也獲得了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署(以下簡稱“DARPA”)的資助。
DARPA曾經資助過互聯網的雛形項目,其目的是開發一個能在核打擊中倖存下來的通信網絡。該機構近年來加大了對網絡安全項目的投入,最近還推出了一個“快速”項目,以更快的速度向創業公司投入小額資金。
據市場研究公司Deltek測算,美國聯邦政府的網絡安全開支明年有望達到119億美元,2010年僅為86億美元。
關係裂痕
硅谷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也並非沒有出現過裂痕。低潮發生在1990年代中期,時任美國總統的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對科技行業施壓,要在他們的品中安裝“加密晶片”(Clipper Chip)。這款晶片內留有NSA設計的后門,使得執法機構在獲得授權后可以展開監聽。
美國公民權利團體,以及微軟和蘋果公司等科技行業領導者都對此提出反對,一部分原因是這種代碼可能存在安全風險。而美國政府最終也放棄了這項計劃。
受此影響,華盛頓開始努力融入硅谷的模式。最為人所熟知的項目便是In-Q-Tel的成立,這家風險投資基金專門資助CIA等情報機構感興趣的創業公司。
In-Q-Tel投資的企業包括安全公司FireEye和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CIA是后者最大的客戶。曾經供職於In-Q-Tel的員工透露,該公司經常會以適當的投資為條件,要求企業在品中增加特定的功能。但In-Q-Tel拒發表評論。
安全軟件公司McAfee前CTO斯圖爾特·麥克盧爾(Stuart McClure)表示,政府機構經常向科技廠商索取軟件代碼的評估權。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便可了解軟件內的漏洞,這樣一來,當這些軟件被安裝到其他地方時,他們便可滲透其中。
知情人士表示,在其他情況下,企業還會提前將軟件漏洞告知政府,甚至會在向客戶發出警告之前——這些信息可以用於防禦、攻擊,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系統漏洞和基礎設施的潛在風險現在的共享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FireEye CEO兼安全公司Mandiant董事長戴夫·德瓦爾特(Dave DeWalt)說。他曾經擔任McAfee CEO,並表示該公司就曾提前向美國情報機構提供威脅警告。
McAfee目前已被英特爾收購,該公司發言人查克·穆洛伊(Chuck Mulloy)表示,該公司會與全球各地的政府展開合作,但拒透露詳情。
作為一個更加正式的項目,NSA局長基斯·亞歷山大(Keith Alexander)主持了一系列名為Enduring Security Framework的會議,各大企業CEO都會在會議期間暫時獲得安全權限。
知情人士表示,其中一次會議的結果是:整個行業達成了共事,將合作提升PC啟動過程中的安全性。
哈丁在提到這些科技公司時說:“他們都在玩一個極其危險的游戲。他們想幫助自己的政府,可一旦暴露,問題就很嚴重。他們正在蹣跚前進,但如果走得太遠,就會迷失。”(書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