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情緒未消退 本周63款在售理財品收益率超6%
每經記者 李玉敏 發自北京
貨幣市場流動性緊張有所緩解,月末、季末銀行的考核大限已過,但本周部分銀行理財品的發行量和預期收益率依然維持在高位。
據普益財富資料顯示,産品發售期在6月29日到7月5日的理財産品中,平均預期收益率5.18%,較上周大幅跳漲0.64個百分點,預期收益率達到6%及以上的産品有63款,其中有51款是短期産品。
一家股份制銀行的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理財産品的收益在‘錢荒’時自然水漲船高,現在雖然流動性有緩解,但其他銀行的理財産品收益沒怎麽降,如果我們收益低了,客戶就會流失。”
而對於爲何股份行發行理財産品較爲積極,分析人士認爲,此次“錢荒”,影響最大的就是股份行。季末大量理財産品到期,銀行仍需資金來銜接。
理財品收益率繼續高企
儘管“錢荒”有所緩解,但銀行理財産品市場,在季末之後的第一周,依然持續火爆。
昨日(7月1日),北京一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行一款36天的理財産品收益率,根據起點不同,從6.3%~6.8%不等。“由於收益比較高,賣得很好,89天期的已賣斷貨一次了,現在賣的都是後來補的額度。”
本周在售的理財産品中,有51款短期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超過6%。而發售理財産品收益率比較高的銀行大多是股份行和城商行。
記者發現,股份行的産品收益率上浮最爲明顯,且周平均收益達到2012年以來的最高值。在售銀行短期理財産品收益前51名排行榜中,僅華夏銀行就占了10款。
而這些高收益的理財産品,大多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率類的,投資領域主要投向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以民生銀行一款名爲“非凡資産管理35天增利理財産品第084期(特別計劃)”爲例,該産品30%~75%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流通債券、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投資方向爲債券的基金專戶或券商定向資産管理計劃、銀行存款、債券回購、資金拆借等投資工具,50%~80%投向符合監管要求的債權類資産、權益類資産、其他資産或資産組合。
[NT:PAGE=$]股份行發理財産品態度積極
上周,某外資評級機構關於1.5萬億元理財産品6月末到期,考驗銀行兌付能力的報告,在“錢荒”的背景下加劇了市場恐慌。現在6月已過,銀行到底有沒有出現兌付問題呢?
普益財富監測資料顯示,6月22日~6月28日的到期産品中,有153款公佈了到期收益率,其中有2款産品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其餘公佈了到期收益率的産品,均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上周到期理財産品的投資物件,多爲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類及包含債券類或結構類的組合。
在上述2款到期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的産品中,農行發行的“‘金鑰匙如意’2013年第9期英鎊匯率挂鈎人民幣理財産品”,爲一款挂鈎英鎊兌美元的結構性産品,由於在産品運行期間,挂鈎標的觸發低收益條款,因此未能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
對此,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認爲,銀行間市場的緊張情緒還未完全過去。銀行對理財産品的期限錯配也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季末大量理財産品到期,銀行目前迫切需要資金來銜接。
東方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金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理財産品的設計一般是季末到期、季初發行,有可能銀行預計“錢荒”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就再發行一些短期的産品。另一個原因是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收益率較高,銀行也能承擔更高的發行成本。
至於爲何是股份行更積極地發行高收益理財産品,金麟認爲,在銀行間市場中,一般都是大行出錢,股份制銀行借錢。此次的流動性風波中,影響最大的也是股份制銀行。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